03.03 作為患者或者家屬,該如何看待現在的醫生?

廣州木棉花花


這是一張圖片,第一次看見時我非常生氣。

劇情還原:這是醫生向病人家屬交待病情時,病人家屬佩戴的720P高清微型攝像儀,記錄醫生的一言一行。信任是人與人溝通的必要條件,人生之幸,莫過於被人信任;人生之憾,莫過於失信別人,信任會讓生活更美滿、幸福。

我情不自禁的唏噓:信任只是掛在耳鬢的霜花,瞬間即化!

我是一名醫生,為很多病人看病,同時也作為病人身份在我所在的醫院和其它醫院看過病。

在我以醫生身份和病人身份出現時,都有過不好的經歷。

先說說我當醫生經歷的一件事——

2013年年底的一個星期三,是我的門診,那天似乎有所預感,我在門診部門口"出入平安"的地毯上摔了一跤就強烈感受了晦氣上身,果然來了父子倆,父親複雜泌尿繫結石,需入院手術,兒子各種不信任的詢問手術方式及併發症,並要我保證手術百分百成功,我悄悄撥通死黨電話,死黨裝成家屬跑來,對我一頓痛罵:我爸手術後癱瘓在床,咋賠?然後父子倆走了,判斷對方是否具備醫鬧潛質是每個醫生必須具備的智慧!

我在網絡上發表了這條消息,引發一場大討論,表揚我的居多,將心比心的結果,9成網友理解我對病人的推諉,因為,沒有醫生可以在疾病的治療方面打包票。

其實,我也覺得挺遺憾的,我有信心治療病人的疾病,卻因為一開始的不信任迫使我選擇消極。

再說說我當病人經歷的一件事——

去年3月,我在某城市參加學術會,會後一幫哥們聚會,我被灌醉了,去當地最著名的醫院(也是全國排名前十的醫院)急診科就診,急診科醫生不妨青紅皂白的為我下了病危通知書,並開具了3000多元的檢查費,各種心電監護,讓我落荒而逃。這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就醫體驗,醫生甚至不願意多聽我說一句。

我回到酒店,喝了點糖水,翌日所有症狀消失。

對於病人來說,傾聽是另外一張具有治癒系的處方。

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

1:大多數醫生是好的,醫生的平均道德水平高於國人平均道德水平。

2:沒有任何一個醫生是想把病人治壞的,在診療過程中,他們心無旁騖,全心全意。

3:大多數病人對醫生充滿了尊敬。

4:只有極少數醫生唯金錢至上,也只有極少數病人對醫生百般挑剔。

5:醫生是人不是神,日新月異的現代醫學依然有其侷限性,不可能對每個病人都能做到妙手回春。

6:醫生和病人,最美麗的過程是同舟共濟的信任!


成都下水道


主流觀點:一切不過是黑心賺錢。你看他們一連幾臺手術,累癱在地,想賺錢竟然到了拼老命的程度。你看他們整天憋尿看病,診室外一長隊待宰的顧客,住院部加滿了床,醫生護士一個個高高興興都晚上七八點了還不想下班,為了賺錢還常常晚上再回來加班,甚至大部分時間午餐都是外賣盒飯匆匆扒了了事,想賺錢都要想瘋了。某人:有次我去看病,那個黑心醫生,就是隨便問問聽聽看看,一揮手開了上百的藥,連個檢查都不做就開藥,真是黑心不負責任……另一人:是啊是啊,上次我也是不舒服去醫院,那個醫生更黑心啊,竟然開了一大堆檢查……某人:是啊是啊,比墨水還黑啊!


一夢千秋溯天機


這種問題就是“炒冷飯”,特無聊。首先社會沒有醫生行嗎?回答是否定的。還有這個問題太廣泛,你是指所有的醫生,學歷有專科本科碩士博士,職稱有主治副主任主任院士,只能說現在的醫生總體是好的,老百姓的就醫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倡導文明社會的今天,大家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要相信醫生,相信科學,希望病魔被不斷戰勝,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