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經常在電影裡看到魚雷把戰艦炸成兩截,現實中魚雷有這麼大威力嗎?

我的拳頭好帥


一發入魂是魚雷的使命,一擊兩截則要靠海水幫忙了!

要評論魚雷的殺傷能力,尤其題主指明瞭,“一發兩截”是否可能,這需要解釋一個核心概念,魚雷究竟靠什麼殺傷目標的。

魚雷摧毀目標,主要都是利用強大的戰鬥部,撕裂對手的艦體裝甲,隨後導致目標大量進水後,讓目標沉沒(熱能傷害都是附帶、濺射傷害,不是主要輸出)。魚雷戰鬥部一般都是聚能定向戰鬥部,再加上較大的彈頭質量(100KG以上,大的還可以到600KG-800KG)所以撕裂對手的裝甲很正常。一般在爆炸時,會產生衝擊波和熱能。衝擊波本身是一種能量傳遞手段,又碰上了在水裡爆炸(水的密度是空氣1000倍左右)。因此,就算同等當量TNT在空中和水中爆炸,實際傳遞能量也差距1000倍!由於魚雷一般的爆炸位置都是在水線以下,瞬間產生大量的衝擊波,再加上水不易壓縮特性( 密度高,壓縮難,中學物理知識),所以衝擊波可以非常快的傳遞到目標上,可以很容易摧毀艦體並迫使艦體被頂起來。

這個時候,還有一個要素不容忽視,那就是水的變化,由於衝擊波高速傳遞,也裹挾著大量氣泡,一同進入艦體底部,而當撕裂艦體後,空間變大,氣泡進入到艦體內破碎,導致也導致整個艦體浮力結構被破壞。

(就算你有防魚雷裝甲帶,也沒用。圖示為“俾斯麥”的尾舵,被一發兩截的場景)

接下來,艦體就會進入到類似地震時候的樓房狀態,在波的作用上上下震盪,而且這個波的傳遞速度比地震波還要快,同時由於靠近爆炸源,能量也極大,艦體甚至可能會被結構徹底破壞。此時,從裂口位置會發生形變、再加上自身的重量導致艦體折斷,“一發兩截”的場景就出現了。

以上為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粗淺的認識和資訊整合,僅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深入討論。

軍事天地


魚雷的傷害很高,它利用了水的聚能效果,一是因為魚雷的口徑很大,一般都在五百毫米以上,戰列艦的巔峰大和才460mm,日本島風驅逐艦魚雷更是達到了恐怖的六百多毫米,相比於戰艦的魚雷,航母魚雷機的魚雷威力就小了不少。

二戰時戰艦分為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其中驅逐艦吃一發魚雷幾乎必死,日本一艘驅逐艦就直接被炸成兩段了,相比於驅逐艦,戰列艦就有專門的帶了,通常是幾十毫米,大和的防雷帶最好。日本飛龍級航母曾吃了26發航母的魚雷和數發穿甲彈才沉沒。

這種東西也看運氣,如果運氣好可能會直接殉爆敵方(現在基本上沒有了),如果打在上,那一發就OK了,就算是現在的航母,如果龍骨吃了魚雷,直接就沒有維修的價值了!


莫莫伽


水上戰艦談魚雷色變,就好比陸軍害怕踩上地雷一樣,魚雷強大的破壞力足夠可以讓水上各種戰艦非沉即失去戰鬥力,就算是10萬噸級的航空母艦,中魚雷之後也是差不多的結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dc2400094cdcc44a5934\

用戶5446401805


大型船舶的龍骨結構通常在受到反向彎曲的應力時是相對容易折斷的。就比如泰坦尼克沉沒時斷成兩節就是因為船頭下沉船尾翹起導致龍骨承受不住反向彎曲的應力所致。 魚雷就是用來打大型艦艇的,因此威力通常都十分巨大。再加上有些魚雷的引信並非碰炸,而是鑽到船的下方起爆,這會對船舶的龍骨結構造成很大損傷。想象一下,船舶下方的海水因為爆炸釋放的氣體瞬間隆起又很快落回的效果就知道艦艇被炸成兩節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