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啥注意力不集中?

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調皮,一會兒都閒不下來,因此,甚至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那麼,“調皮”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多動症”呢?如何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呢?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兒童發育行為門診主任於曉輝,為大家解釋有關孩子“多動症”的一些問題——

問:孩子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發呆走神兒、作業拖拉”,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多動症”是一個俗稱,醫學上它的全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是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多動、衝動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常見的慢性神經發育性障礙。這個疾病不僅僅發生於青少年,也可以發生在成人身上。它的核心症狀:注意力缺陷、多動、衝動。

“多動症”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家長忽視。有的家長說,孩子在玩遊戲、看電視、拼樂高,做喜歡事兒時,注意力是會集中的。但是,就是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為此,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沒有注意力問題,只是不想學習。注意力分兩種,一種是主動的注意力,需要通過毅力把精力集中在某一項事物上;另一種是被動的注意力,是因為事物的特點吸引到,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個事物上。所以,不用費勁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

學習是需要主動注意力,看電視、玩遊戲時,是不需要費勁的,這是被動注意力在起作用。所以,感覺孩子對於某件事情做得很久,就是認為是“注意力集中”。是家長的誤區了。“注意力缺陷”主要指的是主動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達不到同齡孩子的水準。有這樣問題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

問:“調皮”是不是“多動症”?

近一段時間,孩子們宅在家裡,很多家長都被調皮的孩子折磨得“頭大”,那麼“調皮”的孩子就是“多動症”嗎?“多動症”的孩子活動水平明顯的多於正常的孩子,尤其是在安靜的場合,比如,做作業的時候,小動作比較多,手裡總是喜歡拿著點什麼東西,還喜歡招惹別人,在家裡也是翻箱倒櫃,精力非常旺盛。這樣的孩子對待事物的興趣特別短暫,很容易從一件事情上跳到另一件事情上,顯得非常忙碌。對於這樣的情況,有的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小,可能就是“調皮”。但是,調皮和“多動症”還是不一樣的,“多動症”的孩子在運動協調上是比較差,比如,跳繩就會很費勁,在精細動作方面跟正常孩子不一樣,表現出來生活自理能力欠佳,而且一些舉動帶有破壞性。往往不知實情的家長就認為是自己的孩子笨,因而責怪孩子。

“多動症”是大腦皮層神經發育障礙的一種表現,真正調皮的正常孩子與“多動症”孩子的區別是,正常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停下來,什麼時候需要安靜,會很快的讓自己進入比較好的狀態當中。

問:為什麼“多動症”的孩子伴有“衝動”?

“多動症”的孩子不僅表現為多動,常常還伴有衝動的情況,有時愛管閒事,遇到事情特別著急,沒有經過思考就去做,這都是衝動的表現。“多動症”孩子知道規則,但是,由於“衝動”的因子作怪,總會犯錯誤,這些孩子又會對自己做錯的事情感到內疚,但這種內疚不能阻止他再次的犯錯。所以,家長就會誤認為孩子就是這樣子,甚至被認為發育遲緩,智力有問題,被標籤化。經常遭到批評,孩子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其實這樣的孩子內心很痛苦,很容易產生自卑感。

問:“多動症”不干預會不會持續到成年?

很多家長認為“多動症”孩子長大了就好了。其實,這樣的觀點是不正確的。病症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影響到孩子的成年。ADHD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表現,嬰幼兒期表現睡眠不好、好動;幼兒園時期會明顯表現出一些症狀,比如在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不停地動來動去,去“騷擾”其他小朋友,還會攻擊別人,無法跟小朋友友好地玩耍;小學的時候上課坐不住、不遵守課堂紀律、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種“失敗感”會讓他們不喜歡上學;初高中的時候,老師更傾向於讓孩子自我解決問題,ADHD的孩子執行力比較差,這樣就很難跟學習的進度,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會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到了青春期之後,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到了成人,ADHD者因學歷相對不高,就業不理想,整個的工作當中容易跟人發生爭執,容易抱怨、頻繁換工作,對家庭婚姻也有很大影響,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症雙向障礙,甚至極端的犯罪可能性。

問: 引起“多動症”的原因是什麼?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ADHD呢?關於病因的研究是很多,目前公認的原因是遺傳和環境,它是神經系統發育的障礙與神經地質的紊亂有很大關係。如果家長懷疑孩子有這方面問題,除了做腦部核磁、生理學的檢查之外,還需要做智力水平的測試,以及神經心理學的評估,還包括觀察。只有通過全面的檢查,才能診斷是否是患有ADHD。

在“多動症”的治療上,我國的治療方法與國際上是接軌的,要合理的選擇並且綜合運用藥物治療、心理行為治療和個體化的治療,全面干預。原則上,所有的ADHD孩子都需要治療,否則,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也有不需要藥物治療的孩子,具體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