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按平仄韻律創作詩詞呢?他們真的會寫格律詩詞嗎?

張小笨123321


這個問題,我也說兩句。提問者應該是說當今的所謂的詩人,不喜歡按照平仄韻律寫詩詞。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從平仄韻律來看,提問者應該說的是近體詩,也就是格律詩,如果寫近體詩,的確需要遵循近體詩的格律,如果寫古體詩,那就另一說了,尤其是雜體詩,就是詩中的另類,除了押韻有規律,至於句式,平仄等等,完全沒有限制。比如說字數,只要能表清意思,兩言句,三言句,甚者夾雜四五六七言,的確,當今,有人偏愛古風,至於原因就不說了,至於偏愛雜體詩,無奇不有,真不敢說沒有,我只能說還沒發現。

說了詩,再說詞,說寫詞的人都是外行。倚聲填詞。如果填詞不按照詞律來填,那成什麼了?那就是押韻的雜體詩啊!長短句啊,二三四五六七言都有,甚至有一言的。比如十六字令的起拍,標準的雜體詩。當今的詩詞圈很少人倚聲填詞了,不倚聲也可以。至少你得按照詞律來填,詞律從哪裡來的?不是把相同詞譜的詞,綜合一起,看看哪個位置平仄都用過就是中,填詞的時候可以隨便填。詞律是,你找一首例詞,按照例詞的平仄來填。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懂倚聲啊!古人現成的,倚聲的詞譜,如果把這些再去掉,還填什麼詞?乾脆寫雜體詩算了,哦,對了,李清照幫這類人起了個好名,叫長短句。

第二個問題是,他們真會寫格律詩詞嗎?第一個問題回答完了,如果仔細讀讀,這個問題就不用說那麼多了。其實,還真不敢說他們不會寫格律詩詞。按照如今詩詞圈所謂的格律詩詞標準寫出來的都算格律詩詞,只能說他們會寫。

末了,說個例子,陳子昂都知道吧,就是寫《登幽州臺歌》的,人家就不愛寫格律詩,就愛寫古風,雜體詩,跟皇帝提意見都用詩來上奏。但是,他也寫律詩。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幫助,有所啟發,歡迎各位關注,交流。


風族詩社講詞堂


老道的、感情豐富的、駕馭文字能力強的創作者,信手拈來什麼都是素材都可以組成句子,所以平仄的束縛痕跡看起來少些,但通觀全文,還是可以尋到平仄的蛛絲馬跡,那真是高手。很多初學者循規,不喜突破,實際上為寫出日後更好的律詩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養成習慣,更能成為高手。


南天藍166


墨守成規,框框條條,酸臭無比的規矩,束縛了人們的手腳,中國文化的發展,推進了一代代新文化運動,教條主義的延習,阻礙了新文化運動前進的步伐,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復古,崇尚格式是不足以限制文化的復興。不管舊體,自由體,只要奔放,豪邁`、能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意思就是目的。政策都改革開放,難道我們的文化還要因循守舊嗎?


張斌科


不按平仄就不是格律詩!是古體或打油,但也有非常好的詩!詩歌不能單看平仄,主要還是內容意境!


關東散人150618023


樓主說的很對,不懂平仄的確寫不了格律詩。但為什麼寫詩一定要寫格律詩呢?心中有溝壑,落筆自有風雷之聲。


BY123123


問題: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按平仄韻律創作詩詞呢?他們真的會寫格律詩詞嗎?


前言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詩和詞需要分開考慮。填詞的人說不喜歡按照詞譜的平仄要求填寫,你可以判斷他真得不會。

作詩的人說不喜歡平仄格律,就不一定了。

一、填詞不是填空

有些人不瞭解填詞的要求,誤以為把字數搞對了就是填詞,這就把古人想象的太簡單了。詞,一開始被稱為倚聲填詞,要按照曲譜填詞,也有高人能夠自度曲,如柳永、姜夔、周邦彥等人,既可以作曲也可以填詞,這和今天的詞曲作者沒有什麼不同。


您試想一下,不懂音樂的人,聽了一支曲子就可以填詞麼?

南宋以後,很多曲譜漸漸遺失,後來明朝人開始製作詞譜,我們今天一般按照清朝政府編撰的欽定詞譜填詞。所有的詞都有詞譜依據,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

李白《菩薩蠻》詞譜: 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換韻,兩仄韻、兩平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 ◎●●○△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 ⊙●●○○   ⊙○⊙●△

這首詞譜是明清人根據眾多的前人詞譜歸納出來的規律,後人填詞都是以詞譜為準。

如果哪位“詩人”說填詞不用考慮平仄格律,基本就是個外行。

二、詩有格律詩和非格律詩

但是古體詩也有一個要求不能犯錯誤,否則也是不懂詩

舊體詩分兩種,近體詩是格律詩,古體詩不是格律詩。格律詩要求嚴格,古體詩寬鬆一些,但是古體詩也有一個要求不能犯錯誤,否則也是不懂詩

1、格律詩

各律詩有四種基本句式(另有變格與拗句),這四種句式分別作為第一句,因此律詩也有四種組合。兩句為一聯,絕句二聯四句;五、七律四聯,分別叫做: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單數聯稱為上聯,雙數聯為下聯。下聯必須押平聲韻。

五律《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古體詩

古體詩自由得多,但是古體押韻也有要求,一組韻中要麼平,要麼仄,否則也不是懂詩之人。

例如這位網友的“五言絕句”《 風陰虐寒》

風陰虐寒枝,雨冷劫冬池,孤雁渾不怕,從容舒雲翅。

第一句押韻“枝”,第二句押韻“池”,都是平聲韻,第四句押韻是“翅”,變成了仄聲韻。(今天說詩以隋唐以後詩詞舉例,因為之前古詩裡面字的發音、押韻與後來的韻書會有些不同,這裡不多解釋。)


就這首詩來說,絕句只有四句,是不能換韻的。第一句要求不嚴,但是第2句和第四句的押韻絕對不能錯,不能第二句押平韻,第四句押仄韻。下面看看古人是怎麼押韻的: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唐代:劉長卿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住、處,2、4句押仄韻

《靜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霜、鄉,2、4句押平韻。

結束語

結束時,說一說換韻的情況。

不換韻的古體詩韻腳,平仄要一致;換韻的古體詩,一組以內,平仄也要一致。例如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有兩句一組,有四句一組,觀察一下每一組的韻腳,平仄都是一致的: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按平仄韻律創作詩詞呢?他們真的會寫格律詩詞嗎?

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按平仄韻律創作詩詞呢?

首先我們把詩詞的概念捋清楚。平仄韻律就是平仄格律,是近體格律詩需要嚴格遵守的規則。而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古風)是不需要遵守平仄格律的,所以,如果那些人是創作古風的話,不遵守平仄格律很正常啊。

但是近體詩是格律詩,詞牌則是比近體詩更加嚴格的格律體。也就是說題主這個問題中的“詩詞”中詩的近體詩部分和詞牌這兩種格律體,是不允許不按平仄韻律創作的。

這是個非黑即白的劃分。

不按平仄韻律寫,那就不是近體詩和詞牌。是古體詩或者文言文格式的歌詞而已,不能稱為格律詩和詞牌。也就是說他們寫的根本不是格律體。

這何來喜歡不喜歡?

把這個問題理順下,為什麼有人不喜歡寫格律體?這樣就問對了。

第一種,根本不清楚平仄格律。因為在當今時代,寫詩這種事情,特別是寫格律體的詩,已不能謀生,連提高自己的逼格也不如有錢二字來的簡單暢快。寫詩本來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何況詩歌中比較讓人頭痛的平仄韻律。

但是平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知識,統治了近體詩壇近千年。既然我懶得學,又想寫詩裝逼,那就反對平仄格律好了。白話文、新詩的突起更加給了這些人藉口和理由,因為不想學而反對,這種人很多,他們並不清楚平仄關係是如何處理,如何運轉,他們也不想學。

第二種,清楚地學會了平仄格律,但在個性上確實不喜歡格律詩的眾多限制,偏向於古風自由浪漫地表達,感情奔放輸出不限定在個別字詞上的斟酌,看重整體詩的意境營造。這種人是真正的詩歌高手。

李白就是如此。他們的古風作品,看似長短不齊,隨性而為,其實在單獨的句子中都暗合平仄,保障了每一個句子的音律完美。他們的“隨心所欲”,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的遊刃有餘。而不是自以為是,橫衝直撞,然後再搬出“不以詞害意”來遮羞。

說意境高於形式的,看看自己的詩,真那麼有意境?一字都不能動?

大部分是不知道如何成律吧。

第二個問題。

他們真的會寫格律詩詞嗎?

其實上面也回答了。

不按格律寫詞牌的是真不懂。這個不用想,肯定是的。

不按格律寫古詩的則分為假懂和真懂。這個需要看作品慢慢區分。詩的意境走在前面,寫得不合平仄格律,並沒有問題。但是寫得不合平仄格律,還給自己標一個七絕、七律之類的副標題,那這人也是真不懂格律。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所謂詩言志,是要表達內心情感的,給內心情感加上條條框框是不是有些不妥。

古體詩與近體詩,其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格律。但是如果讀的多,就不難發現,古體詩在形式上較為自由,而且最重要的是多為即興之作,《詩經》中很多詩,都能從字裡行間明顯的感覺出那種即興。而近體詩則不然,這很明顯,加上格律的限制必會不斷推敲,時間短尚可,時間一長就談不上即興了。

所以說用那種形式寫詩有場合,情感上的區別,當然也有喜好之分。

縱觀有唐一代,擅寫律詩者不多,最出名的當屬小李杜(李商隱,杜牧,因為律詩是在晚唐時期才趨於成熟的)和溫庭筠(還有一個是許渾,此人一生專攻律詩,不寫一首古詩,想學律詩的可以瞭解一下),李白杜甫以及白居易雖說都有膾炙人口的律詩(嚴格意義來講,他們的律詩如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是有失粘重字的,相比較晚唐時期的成熟律詩,這樣的毛病是不可能有的)但與其它詩體相比還是差了不少。

律詩雖然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和諧,但是在直抒胸臆,意境氣象上還是稍有遜色的。總而言之,擅律詩者必諳音律之法,至於喜不喜歡,是有功力的成分在內,但最重要的還是在表現形式上。

最後說一下今人如何對待律詩。

講實話,當今社會真正能弄明白律詩格式要求的人不多,能寫出來的就更少了。

律詩成熟於晚唐也結於晚唐,這與其對音律要求甚嚴不無關係,就如同追求詞藻堆砌、華麗細膩的詞賦,都只是盛行了一朝,卻因華而不實而很難延續下來一樣,過高的要求限制住了進入這扇門的人。

現代人更是如此,我們暫且不說平仄關係,韻律對仗這些必要的東西。就遣詞造句而言,能說出古代表示月亮的詞的人有多少?能說出幾個的有多少?且能說明典出何處的又有多少?說不出一二的如何入韻?如何入聲?所以說,這是現代人(對初學者而言)學習詩詞最重要的一環。

只有豐富了自己的詞彙儲備,接下來才該考慮,平仄,韻律。平仄完全可按照我們現在普通話的四聲來做,即一聲二聲為“平”,三聲四聲為“仄”。“入聲”現在基本上已經絕跡(據說,好像是在福建閩南一帶,還有少數的入聲字)不必理會。

然後是對仗,即《笠翁對韻》中:“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這些。現代意義上的對仗多是同性詞,比如白露,可對清霧或暮靄,如果對清風就稍有不妥了,因為露和霧以及靄都屬於天氣現象,而風則屬於自然現象,雖然詞性相近,但是欠妥當(當然也不是不可以對)。

對仗較多的出現在律詩(一二句為首聯,三四為頷聯,五六為頸聯,七八為尾聯)頷聯和頸聯中,對自己的詞彙儲備有一定的要求。

最後就是用韻。個人認為,這個還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差一點的就按照現在的韻去壓,稍強的可以用平水韻。當然,唐詩作為詩這一體裁的最高水準,想要和李杜試比肩,《廣韻》是最合適的。

其實,在我看來,聲韻對仗的運用還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做,至於其它要素,不必苛求,瞭解一下就好。

最後想說一下的是詩詞當中的“意境”“氣象”,這對我而言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容易掌握的部分,所謂“一白遮百醜”。“意境”“氣象”說白了就是想象力,如何佈局,如何比喻,如何用典,如何抒懷。這方面與個人的寫作能力是分不開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能靠多看多寫去自己體悟。

下面分享一下我多年以前的一首詞(我不喜歡寫詩,詞也是興起的時候胡亂寫的,根本不注重韻律)供大家參考。

《木蘭花慢 》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這是辛棄疾的一首詞,下面的是我依照辛棄疾這首送月詞的韻腳而作的一首詞。這叫做次韻,亦稱步韻。即用原詩詞的韻和韻腳順序來和詩詞。最著名的當是蘇東坡次韻章質夫:“似花還似非花”一詞。

《木蘭花慢》次韻辛幼安送月詞

平生屈指算,多少事,恨悠悠?是歲月無情,抑或愁使,華髮滿頭?終日醉酒對菊,問能否,音書寄送秋?催問良駒誰系?心在漢營盍留?

醒來約見佳人笑:“大將軍莫愁。千騎隨敵去,賊首伏誅,已破城樓。”聞訊遽起卻倒,拂袖嗔怪哪般輕浮?正色卻見黃衫,怎漸細漸如鉤?

我這首詞是次韻辛棄疾,也是寫辛棄疾。上闕寫辛棄疾一生蹉跎,意為“屈指算來,我這一生有多少遺恨的事情啊?我這滿頭白髮,到底是因為年紀大了,還是恨事未平,愁悶未消的緣故啊?”這裡突出一個“愁”字,辛棄疾一生鬱郁不得志,64歲被重新啟用,但不久後又被棄,那種苦悶,愁怨是無法表達的。

終日對酒對菊,則是因為辛棄疾效仿陶淵明建停雲,種菊花。意為“在這閒居的日子裡,只能對著菊花,獨自醉飲,傾訴著內心的那些愁苦,菊花君啊,能幫我去信問一下嗎?何時能迴歸戰場殺敵的日子?。”古時秋天主肅殺,辛棄疾也有“沙場秋點兵”的句子,所以引申為戰場。最後一句則是用關羽人在曹贏心在漢的典故,問“誰把我的赤兔馬繫住了,我雖人在曹營心卻一直惦記劉漢啊,又何必留住不放呢?”

下闋首句“醒來約見佳人笑”,意承上闕,為醉後醒來,隱約朦朧中看到一位佳人笑意盈盈地對我說:“大將軍不要再愁悶啦,我們的千騎大軍已經隨著敵人的撤離追去了,他們的首領被砍了腦袋,已經攻破了敵方城池。”聽到這個消息,辛棄疾自然喜出望外,興奮的從床上猛然起身,卻撞了報信佳人滿懷,佳人羞憤難當,拂袖嗔罵道:“你這登徒子,浪蕩人兒,怎生如此輕浮?”輕浮有不穩重之意,也含輕佻之意。此時辛棄疾被佳人一頓呵斥,酒意頓消,回神正色看時,卻見那黃杉佳人,怎麼越來越細,越來越如鉤了呢?

這裡是我最為得意的地方,其實整個下闋就是辛棄疾的一個夢,而那黃衫佳人正是菊花化形而來,所以才漸細漸如鉤。

整首詞因為是次韻,所以不存在用韻問題,不妥的地方是沒有平仄關係,就是瞎寫一通,這就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導致的,而且還是次韻,所以更難。

至於意境,我自我感覺良好,有所謂的“古意”,是我最為得意的一首詞。


莫非有話說


寫格律詩真的不能提倡首先有點難學,其次按古代平水韻不合現代要求,中華新韻或拼音又不統一,還有當地方言的摻和,無法有完整的統一標準。還有格律詩就像八股文死板影響意境的發揮,也有其很大的侷限性。就像京劇是國粹,但無法普及,尤其是年輕人聽不懂還怎麼普及。


若荷


以前研究過一段時間古體詩詞,感覺是比較難的,為什麼呢,肚子裡的知識根本太少了。

要知道,漢字的四種聲調,又分為平聲和仄聲兩大類。其中第一聲和第二聲通稱平聲,第三聲和第四聲通稱仄聲。為什麼稱為詩詞呢,不能說簡單的句子,就是因為這幾個句子本身是有韻律的,換句話說是由固定的平仄格調按照一定規則構建而成,五言律詩也好,七言絕句也罷,表面上看著只是句尾押韻,實際每句每個字都是有規律的,這樣讀起來才朗朗上口。

那麼迴歸到題主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按平仄韻律創作詩詞,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拿李白的兩首唐詩來說吧。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首先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我們來剖析一下它的句子構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前兩句均是仄仄和平平對應,後兩句也是仄仄和平平對應,這叫不失“對”,第二句的第二個字是仄,第三句的第二個字也是仄,這叫不失“黏”,這就是古詩最基本的韻律。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這是一首的五言律詩,仔細讀你也會發現,它不僅每兩句平仄互相對應,而且上排的後句第二個字和下排的前句第二個字韻律都是一樣的,這種詩才滿足古詩詞最基本的要求。

放眼到現在,你會發現做一首普通的詩容易,但要真符合古詩詞要求,那可是難上加難。難怪會有這麼多人不喜歡按平仄韻律創作詩詞。

第二個問題,基本上和第一個問題原理一樣,歸根到底就是很多人肚子裡的知識儲存量無法滿足較高要求的需要滿足一定韻律規則的古詩詞的創造。你要說他們真的不會,那也許有點以偏概全。這個世界上,有點知識儲備的人還是有的,這種詩也能做出來,不過相比與古人出口成章,也許會費點時間,至少創作出來之後再按照規則仔細推敲一下,稍微修整修整,也能寫出不錯的格律詩詞。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