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過的所有書中,你最喜歡的是哪本書?

環球博覽匯


《群書治要》這本從唐朝,編輯下來的古籍。

1、國學典籍。

《群書治要》即是一部國學大著作,而且包羅了近50多圈,內容非常宏大。

2、修身經典。

《群書治要》通篇講的都是教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他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3、治國經典。

《群書治要》當初唐太宗皇帝下令編撰,就是想,能夠找到一部枕邊的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寶典,時時提醒自己。把自己修身,治國落實好,並開創大唐盛世。

4、自我實現。

《群書治要》無論你如何學習,它無外乎就是:自我實現的歷程。

讓你轉迷成悟,轉凡成聖。這個過程,就是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從深淵到回頭是岸的生命彼岸,走向幸福、成功、快樂、健康、圓滿的人生。

5、管理實踐。

《群書治要》是一部管理實踐的,枕邊書。

吸收裡面古聖先王的,治國理政的經驗、心得、體會,和智慧的良言啟發。

管理是一門工具、學問、精神、方法,多位一體的一個大科目。

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是一個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高度和一的系統,需用心實踐才有所進步。

可喜的是《群書治要》有太多高維度的理論與智慧的結晶,地等著你拾寶,並把它用出來,發光發亮。


知周萬物道濟天下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現代漢語詞典》,其次是.《魯迅小說名篇》和《圍城》還有梵高傳和餘純順先生寫的徒步旅行遊記。我有個習慣,喜歡在午後的寂寞時刻(下午兩點左右,我把它稱作寂寞時刻,也不知為什麼,這個時段寂寞感油然而生)。寂寞了就去翻看老書(讀過的書),這幾本書是我翻看次數最多的。

但是一本書看過一萬次,誰敢吹這個牛,我就敢!可能比一萬次還多,沒數過暫且就一萬次吧。我做過編輯,幾乎天天都翻看無數遍《現代漢語詞典》。剛做編輯時,我的老師雜文家劉興雨先生,送我一本詞典,我當時的感覺是,這本書用過後收藏。我真是小瞧了文學文字編輯使用詞典的程度,後來不僅翻爛了劉先生送我的那一本,做編輯幾年居然生“吃”了好幾本,都是用得實在無法用了才換新的。

那時候我們編輯之間做遊戲就是背《現代漢語詞典》,鬧得我現在落個“毛病”,沒事愛看詞典,看裡面的詞句以及解釋,感覺都是故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人魔怔呢,那玩意兒就一工具,有啥可看的呀?我覺得這就像商人愛數錢(這玩意兒也是工具),咱愛看詞典也沒錯,都是個“職業病”。



小林作家


這麼久以來,你最喜歡哪本書,推薦一下唄?

目前很是喜歡的一本書是《如何在愛中修行》,美國的芭芭拉·安吉麗思的著作,張德芬翻譯。



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入圍城的人,自動屏蔽了表達的能力,變化為失語的兒童,完全讓對方彼此去猜測心思。

這也就是翻譯者張德芬要傳達的意思:親密關係中,我們每個人就不自覺地用和父母互動的模式開始運作,或者是下意識地讓伴侶用父母對待你的方式來對待你。想一想,是不是有這樣的習慣或者是做法?

表達是解決婚姻矛盾的首要問題

這讓我不禁想到這樣一種說法:中國的結婚儀式,往往把女方稱為“新娘”,就是要這位結婚的“新娘”替代原來母親——“老孃”的工作,開始家庭的延續。


不管你是否認同這一說法,事實上生活就是存在這樣的例子。

男A在外邊和朋友相處,禮貌友愛,勤快嘴甜,什麼都能夠想的周到;一到家中,A就變了一個樣子,沙發上一坐,除了看電視、玩手機,基本什麼都不做。唯一做的就是指喝妻子一會兒端茶,一會兒盛飯,要麼就是挑刺兒——這裡沒有擦乾淨,哪裡收拾不爭氣。再不濟,他就會發無名火,衝著妻子兒女一頓亂吼,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怒火。


你看,這就是典型的婚姻媽寶男,回到家中就是沒有長大的大男孩,希望妻子像他媽那樣對待他。當然,也有這樣的媽寶女!都是沒有搞清楚自己在婚姻中的身份,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於是,婚姻雙方矛盾重重,就會走不下去!

怎麼辦?學會表達自己的訴求,向婚姻中的另一方坦率地表達,不要害怕失去愛。愛是在表達中一點點長大的。

溝通交流是解決婚姻的關鍵

芭芭拉把婚姻中的雙方情緒比做一個關聯的兩個水箱,中間是一根水管。在親密關係中,尤其是有了性關係之後,便會建立這種聯繫。(悄悄提醒一下有婚外情的友友們啊,第六感應很靈驗的,估計和芭芭拉所講的蹺蹺板效應有關吧!)

兩個水箱裡裝的是彼此的情緒,一方壓抑情緒,另一方就會通過水管來感知到對方的情緒,然後爆發易怒,替對方來發洩情緒。這就是芭芭拉的蹺蹺板效應。

如果出現了婚外戀,這就很糟糕了,四個人在遭受這種情緒的攻擊,給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舉個例子——

傑克和吉爾是夫妻,而哈維和吉爾有私情,哈維的妻子是海倫。傑克不僅受到妻子及其情緒的影響,還會受到哈維情緒的影響,甚至受到海倫情緒的影響。反過來,海倫也是這樣。如果海倫壓抑了情緒,那麼傑克就會感受到,然後發無名火。四個情緒水箱連在一起,你知道有多複雜了嗎?

所以,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企圖通過外界尋求幫助,造成失衡,而應該是彼此好好表達、交流,按照重複法或者能量轉化法,找到愛的表達通道,讓愛回到婚姻中。

在愛中修行,讓愛成長

在《如何在愛中修行》這本書中,芭芭拉還給我們介紹了愛的高潮——性愛。我就不在這裡贅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讀一讀,對夫妻和諧是大有幫助的哦!


成功感情的基礎不僅僅包括愛和相容,還要有方向感。感情有了方向才會成長。感情的方向由你和你的興趣決定。

每一次痛苦都是一次成長。

無論如何,愛是不回原地踏步的,但是在婚姻中,只有一方在進步,另一方停滯不前就會造成情緒的緊張。這就是不成功的感情。因此,要能夠敞開心扉談談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伴侶一起在愛中成長;否則只能面對分離,不要害怕孩子的接受程度,勉強的婚姻比離婚更可怕。孩子是能夠感受得到父母的情緒的。


說了這麼多,我想你應該明白如何在愛中修行了。那就是不斷地表達自己,和伴侶交流、溝通,向著同一個方向,奔著同一個目標,攜著愛快樂地成長吧!


思三一


在我看的眾多課外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當然要數《西遊記》啦!

以前電視上也播放過《西遊記》,看了幾集我就被故事中的幾個人物吸引了。2007年寒假,媽媽又為我買了一本《西遊記》,這下把我高興壞了,一連幾天,我每時每刻都捧著書看。沒多久,我就把一本書看完了。我不僅喜歡《西遊記》中幾個主要人物,還喜歡書中很多精彩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學到了很多新奇的知識,同時也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西遊記》中有一身正氣、目標專一、一心想去西天取經的師父唐僧;有神通廣大、擁有百般智慧、嫉惡如仇的孫悟空;有好吃懶做、貪財好色的豬八戒;有任勞任怨、不離不棄保護師父的沙和尚。其中我最喜歡人的是孫悟空,因為他有很強的法力非常厲害;我最討厭的人是豬八戒,因為他好吃懶做。

《西遊記》主要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在取經的道路上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在眾多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它講述了由於悟空太頑皮喝了王母娘娘的玉酒又吃了她的仙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才引起“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趣事。

我真喜歡《西遊記》這本書啊!


西北強子


最喜歡的一本書是《道德經》

我曾告訴我的朋友,這本書值得我去用一生去知、去行。

很多人覺得它晦澀難懂,其實最主要的是在於你有沒有興趣去讀,然後是有沒有用心去讀,最後才是它的文字是不是真的難懂。

我不敢說我讀懂了道德經,我曾說過,我一輩子也讀不懂它,就像尼采說的,它就像一口古井,永不枯竭,我無論如何也喝不完,我也不需要喝完,每一口都是滿載智慧和喜悅的水。

值得用一生去學習、去踐行!



古道西風


一生喜歡讀書,好書比比皆是,枚不勝舉,喜歡的書也難以羅列。比來較去,日前為止,最喜歡的算是《史記》吧。

認識《史記》,還是通過中學課文節選的幾篇課文,如《陳涉世家》、《將相和》、《鴻門宴》、《信陵君竊符救趙》等,文章寫得十分引人入勝。後來學習歷史,知道《史記》還是一部史學鉅著,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近代文化巨匠魯迅先生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謂評價至高,無以復加。大學的時候買了第一套《史記》,閒暇時細細拜讀,工作以後又買了一部不同版本的,一直以來置於案頭。

讀《史記》最喜歡的,當屬三十世家七十二列傳,入選課文的絕大部名篇都出自這兩部分,不但人物的刻畫傳神,而且故事的敘述迭宕起伏,絕不亞於現在的小說。魯迅先生所言“無韻之離騷”,正是在此。一部史書,竟寫得這麼傳神,太史公筆法可見一斑。文以史載,史以文傳,史乎?文乎?亦史,亦文,是文中精品,是史中巨傳。

讀《史記》最讓人起敬的,還是太史公的史學精神。敢於寫實,剛直不阿,雖是本朝帝王,亦是直言不諱,秉筆直書。正因為如此,太史公才得罪當朝,遭受宮刑之恥。有人說,《史記》之後再無史記。後代的朝代史,都是下一朝代編寫,開始了本朝不寫本朝史的慣例,也同時開創了為本朝諱的惡例。歷史是科學,太史公的治史精神,永為後代人的楷模。


花開自飄香


我比較喜歡的書,就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閱讀的是普及版的(因為經費有限),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主要以下三點:

1.\t人物的塑造。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孫少安都是農民出身,但因為接受過一定的教育,全然沒有思想上的侷限去甘願一輩子做個農民。哥哥孫少安從磚廠開始幹起,漸漸把村裡的磚廠辦得有聲有色,最後有能力承包了縣裡的磚廠。弟弟孫少平不甘在村裡做農活,跑到縣城謀生。他背磚的同時也不忘學習,最後一路走來做了礦工,收入也翻倍。兩個人物的塑造有血有肉,給人的感覺很踏實。

2.\t語言風格。我讀路遙的作品並不是很多,目前只讀過《平凡的世界》和《人生》。從這兩本來看,路遙老師的寫作風格是屬於比較樸實的,故事一路讀下來,有跌宕的情節,但不會顯得突兀,很有代入感。故事雖然是虛構,但作者拋給讀者的整個故事畫面讀起來卻又是如此的現實和直擊人心。

3.\t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兩人因知識相遇,相互鼓勵,相互促進,他們之間的愛情是純潔而不摻入一點雜質的。孫少平跑到礦場裡去當挖煤工人,田曉霞就藉著工作的機會去看他,但那一次的探望,卻變成兩人最後的相見。田曉霞作為記者,在一場洪災現場報道中被洪水吞噬,她眼前最後的畫面不是家人,而是孫少平那微笑的樣子,未來的美好也一併被捲入這滔滔洪水中。

《平凡的世界》被許多大家推過,很多人閱讀後,都把此書當成是自己成長路上的啟迪之書,都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而我最喜歡的,是故事所要傳達出來的奮鬥和腳踏實地的精神,你會明白,所有的成功和美好願望的實現都離不開“踏實”二字。





Mylife梅子酒


這麼久以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西遊記》,可能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麼會對這本家喻戶曉的名著情有獨鍾呢?我的答案是,在我成長的不同階段,《西遊記》都給了我不同的啟示。

初讀西遊,打開想象的大門

在我童年時期,最愛看《西遊記》,因為它滿足了我對另外一個世界的美好想象,孫悟空本領高強,會各種法術,孫悟空完全符合我心中對於英雄的要求。

我還記得那段時間,凡事有關西遊記的東西,我都喜歡看,小說、電視劇、動畫片,我希望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面還有各種未知的東西,等待著我去探索。

七十二變,筋斗雲,小時候的我太喜歡這些東西了,那一段時間,我時常想象各種神奇的事情發生,自己在腦海中虛構出一片影像。

所以說,看《西遊記》,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很幸運我的童年做到了它,讓我度過一段特別難忘又美好的時光!

再讀西遊,敢問路在何方

中學時期,褪去童年的青澀,小小少年也開始會有煩惱,也會感受到壓力。

中學時期好像不能再無憂無慮了,作業變多,學習壓力也變多,有時候感覺笑容也會變少。

偶然有空閒時間,再打開以前經常讀的《西遊記》,很奇怪,給我的感覺完全又不一樣了,以前以為闖關打怪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現在卻感覺充滿了辛酸。前路漫漫,感覺看不到境頭,在不遠處,又有著未知的磨難在等待自己去功課。

中學時期的我心想,這不就和我一樣嗎?孫悟空師徒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取得真經,而那些課業壓力和它們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於是我調整心態,以西遊精神鼓勵自己勇往直前,不斷加油!

現在讀西遊,別有一番滋味

如今大學畢業後,感覺很少有時間能夠再好好靜下心來讀書,在心血來潮的某一天,翻開許久未打開的書,找到了曾經最愛看的《西遊記》,又是別樣滋味,此事看的早已經不再是書,而是自己的人生,這本書,記錄了我的成長,我很感謝它。

所以,這麼久以來,我一直都很喜歡《西遊記》,因為它在我成長的不同時期,給了我不同的營養,謝謝你,我的西遊!


馬小文說事


今天重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之前也讀過的,當時也是覺得很晦澀,非常學術性,所以讀完之後並沒有真正從中汲取閱讀的技巧。前幾天我買來了紙質的書籍,決定再次重讀,每讀完一章節都有很大的收穫。此時才發現自己之前真是錯過了一本好書。

我強烈推薦愛讀書的人都去認真讀讀這本書,這本久負盛名的閱讀指南書籍一定不會讓你失望,但這本書的作者是兩個大學的教授,他們博覽古今,有些語言很學術性,但我勸你不養放棄,一定要啃下來。如果你能夠把這本書讀下來,並把作者給的讀書建議運用一部分,那麼你讀其他的書籍會獲取比別人更多的理解,也懂得如何針對不同的書籍使用一樣的閱讀方法。

作者把閱讀分為了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作者還具體給出瞭如何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在這裡非常全面的概括了幾乎所有類型的書籍。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讀者,那麼你在讀一本書時就要學會回答下面四個問題:

第一,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第二,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第三,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第四,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現在的我每次拿到一本新書我都會去問問自己這四個問題,這些問題幫我更好理解一本書。

當然其中更多的閱讀規則還需要你自己去讀,去體會並付諸實踐。

(附上自己做的思維導圖)



傾聽風清


當然是《紅樓夢》。《紅樓夢》位列中國四大小古典說之首,數百年來的大浪淘沙,不僅未能撼動它的地位,反而銜化出了一門新的學問~紅學,自能證明其擁有深厚的文化價值。

在我看來;“如果單純地將書看成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那未免也太過於膚淺了,如果是這樣,那《紅樓夢》也就不配稱為四大名著之首了。

事實上,《紅樓夢》表面上是寫薛王賈史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但如果結合儒家思想中的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麼很容易對號入座般地將家族興衰歸為齊家一列。但齊家前承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後啟治國,平天下。家在中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單位,它承擔著為國提供人才 ,塑造精神,參與勞動,貢獻財富等功能。

曹公披閱十年,增刪五次,可謂是字字如金。書中的每一個故事,甚至每一個字,都有極為深遠的意味。例如香菱學詩,痴迷者必有所成;鴛鴦平兒送別劉姥姥,贈物也當贈情;湘黛夜吟爭詩,情自觸物發而知命……凡此種種,還望諸公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