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興樂宮到長樂宮:流放在時間長河的古宮,在塵世生輝

導讀:

秦人從學習了中原的建築技術之後就開始了一系列宮殿營造,說的為一統天下營造出大國的氣勢。

而秦始皇也是一個追求盡善盡美的人,早期創業之時的秦宮早就滿足不了一統之秦的需要,無論是對內接待群臣分散空間還是對外展示大國氣魄。挾擁關中八百里沃土的秦帝國都需要一個和諧系統的宮殿來管理整個國家的中樞機構。而當年眾多秦宮中的興樂宮本是不起眼的一個附加配置,卻在秦亡以後成為了漢帝國的頂級配置,在歷代君主的加強與完善之下,成為了秦漢四百餘年宮殿文化的代名詞。

從咸陽到長安是燒不盡的秦風

從興樂宮到長樂宮:流放在時間長河的古宮,在塵世生輝

秦始皇在秦宮登基場面

秦始皇帝的驟崩使得整個天下陷入了動盪,而秦二世胡亥又是一個缺乏治國之才的人。如果僅僅是中庸之才還有群臣可以補救,但秦二世的畏懼心理害怕能人賢士在某一方面超越自己,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地位,遂使用自己手中的兵權將秦始皇帝留下的一眾安定社稷之臣都給處死殆盡。這個時候的秦國就成為了一個空殼,在劉邦和項羽的起義烽火中走向了滅亡,從一定意義上面來說:劉邦和項羽都是地域文化上面的楚人,但兩人對待秦始皇帝留下來的宮殿建築卻是截然不同的態度。

劉邦從一開始就是有心繼承秦帝國的宮殿並作為自己的立國之基的。但無奈是哪個時候的劉邦實在是不敵項羽,在本已攻下的秦宮殿面前,劉邦選擇的還是將它們讓給武力強盛的項羽。而項羽本身就是一個容易被情緒主導的人,作為一個純粹的楚人,他跟秦國有著血海深仇,面對輝煌壯麗的秦國宮殿,項羽沒有選擇以此為基礎建立國家,而是選擇付之一炬,讓熊熊烈火燒掉秦國一統天下的痕跡,他從心中也是想著用大火來燒掉秦人的信仰,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把大火不僅沒有燒滅秦人的心性

,反而使得關中,隴西諸多秦人化為漢,以劉邦漢軍的身份重現來了一次夷滅六國,定鼎天下。

從興樂宮到長樂宮:流放在時間長河的古宮,在塵世生輝

項羽縱兵焚燬秦宮室

咸陽被項羽一把大火燒成了灰燼,而城池之中的諸多宮室也成為了廢墟。劉邦自然是不可能再次於咸陽立國的,但關中之地的先機卻是整個天下都為之羨慕的,捨棄咸陽不代表捨棄關中。當時的劉邦在咸陽城的西北方向另外擇去了上佳土地興建漢朝的國都,而當時的興樂宮就成為了劉邦的首選,因為興樂宮距離咸陽帝都比較遠,在項羽大火焚城之中僥倖存活了下來,成為了當時存留不多的秦人宮室。

劉邦準備定都關中,那他就要改變過去自己的作風,洗掉自己身上的楚印記,變楚為秦。認真學習秦人的宮殿與都城營造技術,只有這樣,他才會得到關中隴西及北地河西秦人的認可,當年的劉邦的確是這樣做的,他從本質血緣宗族關係上面來說的確是一個楚人,但作為君臨天下的帝王,他需要成為了一個秦人,這樣才不會讓關中父老失望,而接下來漢帝國的宮殿營造也充滿了秦風,這是項羽三月大火所燒不掉的秦風。

長樂宮的營造是漢代諸宮殿之始

從興樂宮到長樂宮:流放在時間長河的古宮,在塵世生輝

從興樂宮改造為長樂宮

興樂宮是秦代宮殿的名稱,雖然說以劉邦為代表的漢帝國從文化血統上面繼承了秦始皇的事業。但新國家總免不了要更新換名。作為秦宮室的遺留,興樂宮被更名為長樂宮,這還是蕭何擴張興樂宮以後的事情。當時的劉邦雖然即位為皇帝,但漢初的天下依舊是動盪不安的。身邊諸多大將功臣的背叛使得劉邦必須親自上陣前去平叛,而蕭何則是作為關中地區的實際運作人鎮守劉邦的大本營。

劉邦雖然出身微末,但成為天下之主之後也要有天下之主的氣魄,如果繼續使用秦朝舊宮興樂宮作為唯一宮室的話,不但不會得到天下人讚揚他簡樸歸真,只會說指責劉邦辱罵了大國君主氣魄。不但會讓境內諸侯看不起,更會使得境外夷狄小瞧。這些方面都被大漢丞相蕭何考慮到了。他決定擴展興樂宮為長樂宮,用恢復秦代舊宮的做法為漢宮積累一些經驗,蕭何這一普通行為卻成為了秦漢宮殿四百年的經驗基礎。

從興樂宮到長樂宮:流放在時間長河的古宮,在塵世生輝

長樂宮中彰顯帝王氣度的裝飾物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整個天下已經大定,所剩下的只不過是一些不過是一些妄圖恢復封建與功臣之中不服的人,劉邦征戰在外,蕭何營造宮室在內。長樂宮的修建依舊是採用的秦制,以少府作為宮殿的監督者,秦末著名戰將章邯在未領軍出戰之前就是負責秦始皇陵的營造工程,而如今的漢帝國只不過是換成了蕭何以丞相身份來總攬全局。

當時正是秋收之際,從農耕民族的本質上面來說,秋收過後的百姓是最空閒的階段,而關中百姓也是這樣,蕭何利用了戰亂時期百姓工價低廉這一特點,大肆招攬民夫來營造長樂宮。這一點和後世的羅斯福以工代賑是有著相同功效的,兩千年後的羅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賑被世人以為是獨創,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手段早在兩千年前的漢朝就內國家統治者熟悉的運用了。蕭何主持的長樂宮一切遵循秦人工匠中的舊法。所增加的只是一種簡約美,即在控制宮室規模的基礎上將宮殿的細微之處裝飾到至精至美。

長樂宮當傳萬年的精神宏願

從興樂宮到長樂宮:流放在時間長河的古宮,在塵世生輝

後世所繪長樂宮

建築物起名是從秦漢開始的一種獨特歷史文化,在漢帝國的發展遷延過程之中,每逢國家宮室園苑營造,總是需要一些德高望重的政治人物來進行命名,當時的長樂宮就是漢朝第一任丞相蕭何所名,他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長樂宮的營造必將成為漢高祖以後諸多皇帝營造宮室的經驗之處,而

今人的智慧與取名定策也將昭告後世,故在這件事情上必定馬虎不得,蕭何在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決定取名為長樂宮,這個名字包含著秦代遺民與漢初統治者的無限希望,他們希望在秦始皇崩塌的事業上面繼續前進,而悠遠的義理則是定萬世之法,作長久之樂。

長樂宮無論在宮殿營造方面如何的精美入微,但它的前身畢竟是秦代的離宮,作為離宮,從地理位置上面來說就很難佔據中央之地。這也是後來為什麼長樂宮從帝宮變為後宮的重要原因。因為秦代離宮興樂宮的規模與整體佈局實在有限,漢丞相蕭何只能將壯麗之處用在宮室的建築本體上面,而對於以長樂宮為主的新興長安城卻是選擇了忽視。

興樂宮的原址本就是咸陽近郊一塊不平整的土地,周圍凹凸迴轉。秦始皇帝都只是將它作為一座離宮就是認為興樂宮的潛力有限,不能作為秦帝國的中央之宮,最多作為秦皇帝閒暇遊離之處,而漢朝剛剛成立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那麼多,只是因為兵焚之後,興樂宮反而成為了上佳之選,蕭何主持的民夫雖也對宮室土地進行了平整,但改變不了的是周圍山河。

從興樂宮到長樂宮:流放在時間長河的古宮,在塵世生輝

後世從長樂宮廢墟中出土的文物

蕭何極盡所能的對長樂宮進行了優化,但卻沒有留住漢惠帝以後皇帝的心從帝宮成為後宮說不上是長樂宮地位的衰落,畢竟當年的呂后曾幾十年在長樂宮稱制臨朝,也沒有人說不是,就連司馬遷的史書之中也是記載的高後本紀,而偏偏沒有那漢惠帝的本紀,這從一定意義上說明了長樂宮還是有能力擔任漢初帝宮的職責的,

只不過是漢惠帝的架空使得漢文帝及後代君王害怕那一幕重演,而到了漢武帝卻是變得更加心大,先帝的微末宮室不足以匹配大漢氣象,而長樂宮也擁有的失去了成為帝宮的可能,在整個兩漢都淪為后妃之宮。

結語:

定萬世之法,作長久之樂是漢初統治者對於整個天下的宏願,他們希望長樂宮能夠永世長存,但時間又是那麼的無情,世事的變遷與朝代的更替讓昔日的漢長樂宮也褪去了壯麗的光環。

從失去帝宮之位後,長樂宮的未來就已經被邊緣化了。擇山水上佳處為帝王之宮始終追求的是一個更好,而不是在原地進行過度人為改造。漢長樂宮雖為漢朝諸宮室之祖,但在後起之宮的追逐下,它終究是沉淪了。那兩千年前屹立在關中大地上的漢人驕傲,在時間的長河之中,只是留下了它的名字和廢墟,其宮室雖沒,然精神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