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在地鐵候車區“賣大屏”,智元匯“我做的是智慧城市”生意

AI創新中心企業,

  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在疫情發生第一時間組建研發團隊,

  在48小時內開發出“智惠行小助手”工具,

  實現非接觸式登記、

  實名信息倒查溯源等,

  將地鐵乘客平均入站時間由5分鐘降為5秒,

  極大提高通行效率。

  

不只是在地鐵候車區“賣大屏”,智元匯“我做的是智慧城市”生意

  重新審視自己,提升自身能力

  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

  各城市的智慧水平表現層次不齊,

  有的廣受好評,

  有的頗受質疑。

  而在不少投資人士看來,

  疫情結束後,

  智慧城市建設可能會有新變化。

  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智元匯)

  創始人、董事長鄧波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是對所有人、所有企業

  在極端環境下的壓力測試,

  但同時也是一次重新審視自身生存

  和增長的難得機會。

  說起智元匯,

  這家創建於2010年的企業,

  當時的註冊資本為3126萬人民幣。

  智元匯自2010年成立以來,

  專注於城市公共交通領域,

  依託互聯網,

  建立滿足消費者關於公共出行信息服務、

  智慧出行、

  城市生活信息等需求的

  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的研發、製造、投資運營的全產業鏈公司,

  是智慧出行領域內,

  最具人工智能特徵的智慧乘運解決方案提供方。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估值超過50億元。

  去年(2019年),

  公司A輪獲商湯科技億元級投資。

  

不只是在地鐵候車區“賣大屏”,智元匯“我做的是智慧城市”生意

  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

  智元匯也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

  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

  1月29日,

  智元匯緊急開發的“智惠行助手”APP火速上線,

  幫助地鐵

  “零設備採購、輕量化部署”,

  實現實名信息倒查溯源等功能,

  將地鐵乘客憑身份證登記入站的時間

  由5分鐘降為5秒,

  並將軟件免費提供全社會使用。

  目前,

  智元匯的相關“戰疫”產品和系統

  正全部或部分在西安、石家莊、鄭州等城市落地,

  也即將在成都投入使用。

  其中,

  部分系統已被納入

  成都高新區新經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應用場景城市機會清單

  向社會發布。

  智慧乘運管理及乘客服務AI體系,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智能交互式乘運服務,包括智能自助服務系統、基於自助服務引申出的智能自助新零售;

  智能線網動態感知,交通場站實時動態感知系統(數字孿生)、交通場站智能安防安檢系統;

  智能場站及乘運管理,交通樞紐智能數字化場站、交通線網客流(車流)分析及預警預測、交通智能移動支付。

  目前,

  我們在成都實現的還是手機掃碼進站,

  去年9月,

  智元匯在鄭州地鐵上線了刷臉乘車支付系統,

  這也是全國首個實現全線網可刷臉乘車的地鐵,

  全球首創刷臉與刷碼互通的支付方式,

  率先實現了刷臉乘車可

  “先乘車,後付費”的信用支付模式。

  在困難之下,生機也在萌發

  對企業自身經營來說,

  此次疫情爆發後,

  除緊急調動開發的“戰疫”項目外,

  智元匯在全國的多項業務陷入停滯,

  公司自投、自建的全國地鐵電子媒體停刊,

  所面形勢也較嚴峻。

  鄧波也曾說過:

  “現在和接下來會比較難”。

  為此,

  智元匯在2月10日對外發布的“戰疫”書中,

  公開承諾“疫情期間不裁一人、不減一薪”。

  在困難之下,生機也在萌發。

  隨著全國陸續復工,

  城市防控防疫壓力不降反增。

  智元匯相關負責人表示,

  智元匯加快、加急參與實施疫前已啟動

  公安部“地鐵公交智慧安檢安防試點項目”,

  並增項開發了防疫布控系統功能。

  同時,

  還上線實施了智慧工地防控防疫應用“元智管”,

  特色解決

  疫情期間軌道交通工地務工人員身份登記、

  工地管理、

  人員定位、

  地鐵防疫等問題,

  成為未來智慧工地建設的有力抓手。

  截止目前,

  智元匯相關“戰疫”產品和系統

  已在全國十餘個城市落地。

  此次疫情將是新經濟轉危為機、

  順勢崛起的良好機遇。

  疫情過後,

  “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設將

  “去虛向實”、“由點帶面”,

  深入社會治理和服務方方面面。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智元匯

  又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