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善本:上海編校為何強


追求善本:上海編校為何強


上海編校質量為什麼強?郝銘鑑:堅持了三個“一”

語言學家、《咬文嚼字》創辦人、原主編郝銘鑑4月2日上午10時12分病逝,享年76歲。

據悉,《咬文嚼字》原主編郝銘鑑一直把上海出版質量整齊、穩定、較好的原因歸納為:有一個追求善本的傳統;有一套堅持質量的制度;有一支咬文嚼字的隊伍。

一個傳統追求善本

張之洞曾經對善本有過一個定義:凡是善本書必須是舊本、主本、精本。舊,代表著歷史積澱、文化價值;主本,則指完整的本子,沒有殘破不全;精本,講的是經過精校精刊,無錯無訛。

“中國人做出版,歷來有追求善本的傳統。凡是印書,首先是要考證版本,到底有沒有價值,然後才是在這基礎上精校精刊。”郝銘鑑說,上海很好地傳承了這一傳統。

郝銘鑑告訴記者,近現代上海有魯迅、郭沫若、鄒韜奮這樣一批文化名人,他們非常重視出版質量。魯迅對“咬文嚼字”這樣的題目都做過好多文章,還親自幫青年人看校樣;郭沫若出版《青銅時代》一書時,自己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鄒韜奮甚至提出過,要編沒有一個錯別字的刊物,常常是自己承擔最後一個校次。

“直到現在,上海也沒有哪家出版社的領導敢不把編校質量當回事。”郝銘鑑舉例道,上海音樂出版社照理是強調技術的,可是,這些年來,他們非常重視文字質量,“年年都與《咬文嚼字》編輯部合作,年年提出培訓要求”。

一套制度堅守質量

近年來出版社的生存壓力在加大,技術發展也改變了原有的編校形式,一些保證圖書編校質量的制度在被衝破。“三審三校、檢查和培訓制度,上海始終都在堅持執行。”郝銘鑑說。

郝銘鑑認為,三審三校是圖書編校質量的重要制度保證。他告訴記者,上海每家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校對科,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章和程序。“即使現在沒有紙質書稿了,每家出版社還是在堅持這一制度。”

說起檢查制度,郝銘鑑也不禁感嘆起來,“全國再難找出像上海這樣檢查編校質量的省區市了。”他告訴記者,圖書的編校質量,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在查、集團在查、出版社還自查,而且是年年查。郝銘鑑說,上海市局的檢查堅持了數十年從未間斷過,還對檢查結果進行打分,算到出版社的社會效益評估中,這也起到了一定的鞭策作用。

上海各出版社的培訓工作大都做得有聲有色。上海市局的老領導、出版社的老社長給青年編輯上課,以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是上海的一個傳統。郝銘鑑介紹,上海每家出版社都在做編校手冊,作為培訓教材;新編輯有入門培訓,骨幹編輯有強化培訓,檢查不合格的單位和個人還有特殊培訓,進行專門講解分析。

一支隊伍咬文嚼字

提起這些人的名字,上海出版界的人都不會太陌生。老一輩的有宋存、徐慶凱、談維、酈仁琰等,新一代的有金文男、楊桂珍、胡曉耕等。郝銘鑑說,在《咬文嚼字》刊物出版前,上海就有一支咬文嚼字的隊伍,而且素質非常高。談維,編寫過全國出版界的校對教材;酈仁琰,通曉歷史掌故、天文地理知識;徐慶凱的“編齡”超過50歲,如今80歲高齡的他還時常給《咬文嚼字》寫稿子。

郝銘鑑告訴記者,《咬文嚼字》編輯部最近就有一名編輯調到了上海遠東出版社專職做校對,年青一代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上海理工大學還有一個校對專業,不少出版人在那裡任教。“傳統得到傳承,隊伍始終在成長。”郝銘鑑說。原載於2014/5/27《中國新聞出版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