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善本:上海编校为何强


追求善本:上海编校为何强


上海编校质量为什么强?郝铭鉴:坚持了三个“一”

语言学家、《咬文嚼字》创办人、原主编郝铭鉴4月2日上午10时12分病逝,享年76岁。

据悉,《咬文嚼字》原主编郝铭鉴一直把上海出版质量整齐、稳定、较好的原因归纳为:有一个追求善本的传统;有一套坚持质量的制度;有一支咬文嚼字的队伍。

一个传统追求善本

张之洞曾经对善本有过一个定义:凡是善本书必须是旧本、主本、精本。旧,代表着历史积淀、文化价值;主本,则指完整的本子,没有残破不全;精本,讲的是经过精校精刊,无错无讹。

“中国人做出版,历来有追求善本的传统。凡是印书,首先是要考证版本,到底有没有价值,然后才是在这基础上精校精刊。”郝铭鉴说,上海很好地传承了这一传统。

郝铭鉴告诉记者,近现代上海有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这样一批文化名人,他们非常重视出版质量。鲁迅对“咬文嚼字”这样的题目都做过好多文章,还亲自帮青年人看校样;郭沫若出版《青铜时代》一书时,自己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邹韬奋甚至提出过,要编没有一个错别字的刊物,常常是自己承担最后一个校次。

“直到现在,上海也没有哪家出版社的领导敢不把编校质量当回事。”郝铭鉴举例道,上海音乐出版社照理是强调技术的,可是,这些年来,他们非常重视文字质量,“年年都与《咬文嚼字》编辑部合作,年年提出培训要求”。

一套制度坚守质量

近年来出版社的生存压力在加大,技术发展也改变了原有的编校形式,一些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制度在被冲破。“三审三校、检查和培训制度,上海始终都在坚持执行。”郝铭鉴说。

郝铭鉴认为,三审三校是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制度保证。他告诉记者,上海每家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校对科,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和程序。“即使现在没有纸质书稿了,每家出版社还是在坚持这一制度。”

说起检查制度,郝铭鉴也不禁感叹起来,“全国再难找出像上海这样检查编校质量的省区市了。”他告诉记者,图书的编校质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查、集团在查、出版社还自查,而且是年年查。郝铭鉴说,上海市局的检查坚持了数十年从未间断过,还对检查结果进行打分,算到出版社的社会效益评估中,这也起到了一定的鞭策作用。

上海各出版社的培训工作大都做得有声有色。上海市局的老领导、出版社的老社长给青年编辑上课,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是上海的一个传统。郝铭鉴介绍,上海每家出版社都在做编校手册,作为培训教材;新编辑有入门培训,骨干编辑有强化培训,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还有特殊培训,进行专门讲解分析。

一支队伍咬文嚼字

提起这些人的名字,上海出版界的人都不会太陌生。老一辈的有宋存、徐庆凯、谈维、郦仁琰等,新一代的有金文男、杨桂珍、胡晓耕等。郝铭鉴说,在《咬文嚼字》刊物出版前,上海就有一支咬文嚼字的队伍,而且素质非常高。谈维,编写过全国出版界的校对教材;郦仁琰,通晓历史掌故、天文地理知识;徐庆凯的“编龄”超过50岁,如今80岁高龄的他还时常给《咬文嚼字》写稿子。

郝铭鉴告诉记者,《咬文嚼字》编辑部最近就有一名编辑调到了上海远东出版社专职做校对,年青一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上海理工大学还有一个校对专业,不少出版人在那里任教。“传统得到传承,队伍始终在成长。”郝铭鉴说。原载于2014/5/27《中国新闻出版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