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升迁最快事例:从布衣百姓到位列三公,有人仅用了九十五天

《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极有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间事无一不是学问,在古代,为官无疑是一门大学问。

有些人在仕途方面用心极深,深谙为官之道,升得快,爬的快,让人望尘莫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升迁特别快的那些人和事。




东汉末年,有人从平头百姓到位列三公,仅用了九十五天。

这人叫荀爽,出身望族颍川荀氏,兄弟八人都有才名,时人成为“荀氏八龙 ”。

“献帝即立,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古代升迁最快事例:从布衣百姓到位列三公,有人仅用了九十五天


因荀爽“有时名”,何进掌权时便征召他,结果诏书还没到何进就败亡了。董卓专权时,又征召荀爽,荀爽没有逃掉最终不得不低头,于是便有了九十五天为了三公高位的奇迹。

还有人说荀爽用了不是九十五天,而是九十三日,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道:“自布衣九十三日而至三公。”

司马懿有个手下叫州泰,也是升迁地极为迅速。

“司马懿辟州参,既至三十六日,擢为新城太守。懿使钟繇调之曰:‘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

司马懿从征辟州泰到提拔他为太守只用了三十六天,因此受到钟繇的打趣。

州泰是邓艾的同乡,司马懿赏识他可不仅仅用三十六日就提拔他了,当初征辟州泰时,州泰父、母、祖父相继去世,州泰要居丧九年,司马懿“留缺待之”

,等了州泰九年,待他居丧结束,三十六日后便升为太守。

武则天时期有个被称为“四时仕宦”是傅游艺,为何叫“四时仕宦”呢?因为他在一年之内屡次升迁,“一岁中赐袍自青及紫”,官服从青袍到绿袍再到朱袍、紫袍。

不过他升得快,败的也快,不久就被武则天处死。

唐文宗时期,李训“一岁至宰相”,不过他能受到唐文宗的赏识,是因太监王守澄的推荐。

唐宣宗时期,白居易从弟白敏中五年十三迁,从不起眼户部员外郎做到宰相,自员外,凡五年,十三迁。”

北宋向敏中受到宋太宗器重,自郎中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不过百余日。

“太宗大惊异,召见,慰谕赏激,遂决于登用。未几,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自郎中至是百余日,超擢如此。”


古代升迁最快事例:从布衣百姓到位列三公,有人仅用了九十五天

剧照


南宋陈自强借着自己是韩侘胄私塾老师的身份开始了连他自己哦度想不到飞黄腾达的升迁之旅,“除太学录,迁博士,数月转国子博士,又迁秘书郎。入馆半载,擢右正言、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入台未逾月,遂登枢府”。

从普通布衣到执政大臣,“才四年”。不过他是个大贪官,贪污受贿,“掊克民财,州郡骚动”。

明代也有很多人升迁很快。

嘉靖时期,张逾从开始做官到拜礼部尚书、大学士入阁只用了六年。


古代升迁最快事例:从布衣百姓到位列三公,有人仅用了九十五天

夏言


夏言因大礼议受宠于嘉靖皇帝,去谏官未浃岁拜六卿,前此未有也。

他从谏官位置上下来不满一年做到六卿之一的尚书,创纪录了。

隆庆元年,张居正地位火速上升,“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去学士五品仅岁余。”

一年左右,张居正便从五品的翰林院学士成为礼部尚书并且进入内阁。

古代升迁最快事例:从布衣百姓到位列三公,有人仅用了九十五天

张居正剧照


万历皇帝时,沈鲤由六品小官两年左右便官至至礼部尚书入阁,“去六品甫二年,至正卿”。

由于他口碑一向很好,不受非议,“素负物望,时论不以为骤。”

正德皇帝时期,大臣张彩攀附大太监刘瑾,一年时间便从吏部主事几次擢升,成为吏部尚书。

天启年间,田吉投靠大太监魏忠贤,从不入流的淮扬参议做到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时“未匝岁”,不满一年。

古代升迁最快事例:从布衣百姓到位列三公,有人仅用了九十五天

明代官员画像




很多火箭般升迁的多是走的不是正道,“皆附权奸而速化者”,或者赶上了特殊时期,遇到了特殊的机遇。

按正常途径,官职升迁讲的是资历,要排资论辈,这都是靠时间熬出来的。

比如宋代官场就有所谓的“祖宗之法”的。

“故事,进士第一人,初命官以将作监丞,迁著作郎,次迁右正言。”

考中进士第一名(状元),先任将作监丞,期满后升为著作郎,期满后再升为右正言。这是北宋当时官场的官吏。


古代升迁最快事例:从布衣百姓到位列三公,有人仅用了九十五天

王安石


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想打破祖宗成规。

当时的许将(北宋历史上福州地区的第一个状元)按惯例当升为右正言,当时王安石想升其为太守。“荆公方下笔作太守”,当时“堂吏以手约笔,具陈祖宗之制”

王安石正想写“太守”二字时,手下的官员不同意了,拽着王安石的笔,认为不能违背官场惯例。

没办法,“荆公乃改‘太’字右笔作‘口’字”,最终许将还是按官场升迁制度,“迁右正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