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今日————“鐵血宰相”的誕辰

大家好,歡迎來到 往昔今日 。歷史上的今天,即1815年的4月1日,是德國近代史上素有“鐵血宰相”之稱的俾斯麥的誕辰。



他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沒有他就不會有統一的德國。因為他提出的“鐵血政策”,德國於1866年擊敗奧地利統一德國,1870年擊敗法國使德意志帝國稱霸歐洲大陸。最終結束了德國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他曾一度被稱作是“德國的建築師”,“德國的領航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老鐵傳奇的一生。

往昔今日————“鐵血宰相”的誕辰

俾斯麥晚年照




俾斯麥全名是奧托·愛德華·里奧波德·馮·俾斯麥,(這老外名挺長)。他出生的時候他老爸已經43歲了,在咱中國人眼裡也算是中年得子,可喜可賀,因此一看到兒子呱呱墜地,他老爸那高興的呀,立即屁顛屁顛的將三杆獵槍攬到肩上,走到庭院中連開三槍,以示慶賀。

俾斯麥他們家養有很多農奴,在地方有一定的權力,在中國這叫地主鄉紳,但國外叫容克。小俾斯麥從小就練習游泳和擊劍,身體強壯結實,不僅如此,他在學校中也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學會了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使他成為一個掌握多國語言的天才,為日後從政打下堅實基礎。

往昔今日————“鐵血宰相”的誕辰

俾斯麥幼年照

好娃娃也有叛逆期,俾斯麥未滿17歲時,就進入了哥廷根大學,大學期間他經常腰間佩劍,並牽著一隻大狼狗,(有點二郎神的範),無心向學,染上了許多惡習,據說他與同學光打架鬥毆就有27次,看來從小鍛鍊身體是為這呀。

大學畢業後,俾斯麥回到家鄉,當上了小地主,但他並不滿意,於是很快再次進入政壇。他的第一份職務是河堤監督官,由於極具政治才能和眼力勁兒,他一步步向上晉升,從河堤監督官到議員,再到駐俄大使,最後在1861年被威廉一世任命為首相,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1862年成為首相的俾斯麥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從此俾斯麥被冠以“鐵血宰相”的綽號。鐵血演說後的九年裡,俾斯麥在他所籌劃的三場統一戰爭: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中取得勝利,幫助主子威廉一世於在位期間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威廉一世加冕為帝國的皇帝,而俾斯麥也從普魯士的首相走向德意志帝國的宰相和親王。

往昔今日————“鐵血宰相”的誕辰

普丹,普奧,普法三場戰爭後德國版圖


生命給你的所有燦爛終究要用寂寞來償還。1888年,主子威廉一世去世,繼位者幹了一百來天也掛了,下一個繼任者是29歲的威廉二世,由於他年輕氣盛,與俾斯麥時常產生分歧,俾斯麥開始大權旁落,飽受排擠,於1890年請辭,結束了他將近30年的執政期。

一百年後,在德國電視臺於2005年開展的“最偉大的德國人”票選活動中,俾斯麥名列第九。

往昔今日————“鐵血宰相”的誕辰

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關注昔時今日,每天學點小知識,拒絕過度娛樂,共同成長】

《人民網德文版編譯版》,《國家人文歷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