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記者 孫樂怡

“刻印以老實為正,讓頭舒足為多事”,是青年藝術家賀維豪治印的座右銘。他刻印遠取秦漢,近取明清,紮紮實實,不輕易言新而自新。近年來,他逐漸探索出“亦古亦今,即古即今”的個人風格。對於篆刻,賀維豪一直都充滿著熱情。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賀維豪,1986年11月生,浙江寧波人。本科、碩士均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2018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導師祝遂之教授。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浙江省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青年書協理事、篆刻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任職於中國美術學院。


賀維豪自述:平時我喜歡翻閱印譜,看到喜歡的便動手臨摹或仿作,開始努力以“像”為標準,在追求“像”的過程中也逐漸明白了一些原來一知半解的東西。隨著學習的深入,我逐漸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風格,於是便開始進行有意識的嘗試。我痴迷於古璽漢印中古樸、大方的趣味和其中表現出來的極其豐富而又自然的變化。因此,我在自己的創作中一直努力地追求並希望能有所表現。當然我現在還差得很遠,但是偶爾創作出一方自己覺得有點意思的作品的時候,還是會很開心,而這種“有點意思”就是我一直前進的動力。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蘭為王者香

【師友說】

樂微室篆印歌

丸泥已蝕烏銅爛,土花剔落出雕瑑。

天巧繩墨何從施,振迅奇姿到浙皖。

甬東才髦字樂微,昆吾刀作郢匠揮。

腹笥多有爰歷字,冥搜故可晝掩扉。

堂堂祝門難與並,憶昨同學奉師命:

汝彊汝豪宜各勉,希古希賢慎狂佞!

悤悤歲月吹葭灰,嗟我抱拙負追陪。

羨君同儕最年少,先鞕已到黃金臺。

手鍥成刓真名跡,諸老見茲當辟易。

固是虎頭能痴絕,披褐夜摩壽山石。

變化火傳吳讓翁,一列紅沫證宗風。

就中二印謂遺我,典學終始孰降衷。

君不見符信猶數軍司馬,千七百二十九鶴夜齊下。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副教授 錢偉強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孤貞

對於維豪的印章,我認為有幾個地方做得非常優秀。首先是他清晰地知道,古代的印章對他來講材是作為藝術素材而存在的,對於它們並不是要一味地模仿,而是要進行有選擇的深入和發揮,這種慢慢探索出來的認知和表達方式,是一種只有從事實踐的藝術家才獨有的經驗,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的人是永遠無法明白這種“默會之知”的。其次,他在趣味的選擇上也是持之有故的,有一條主線在,這是在他自我認識與認識篆刻的基礎上形成的。當然,這條主線的存在並不意味著他給自己劃了一個圈子,或是做了一種限定。他的選擇看似有限,但卻是不斷深入和向外拓展的。以這種明確的、可把握的有限去探索未知,其所得與展現必定是經得起品味的。

我非常喜歡維豪篆刻的質樸風格,這也是他的性情使然。我曾經問他這種風格確實是自己想要的,抑或只是一種嘗試?他非常謙虛地說他只會這樣刻,別的不會。而據我所知,他在創作的理念上是有其過人之處的。樸素和呆板或許只有一線之差,所以沒有對藝術過人的敏銳度是不敢這麼做的。而且維豪還是個坐得住冷板凳的人,歷經慘淡經營、反覆琢磨,才有了他今天的成績。以他的才情和努力,他也可以以一種更為“藝術”的面貌出現在大家眼前,而他偏偏以平正示人,因此,我也看到了維豪樸素中的一絲可愛的“狡黠”。

——中國美術學院博士 王冬亮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聞一知十

維豪兄的篆刻,簡要的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平(平實)、簡(簡約)、厚(渾厚)、古(入古),因為太過熟識,得以翻看過他的諸多印作,可以說從本科的臨摹創作到現如今,他的印章都很“平”,這詞兒似乎不太好聽,但絕非貶義,而是給人整體的平實、質樸之感,無論對入印文字的經營佈局還是到最終的印面效果,這種平實都恰如內心的真實寫照,從骨子裡流露作品中。而“簡”則是他一直以來在創作上不斷實踐的手法特徵。雖然他的每一方篆刻作品風格不盡相同,但對於字法的選擇,往往都是最為簡潔明快的;而在刀法上,倘若你看過他現場的創作,便會明晰,那些所謂的豐富“變化”都來自他“大刀闊斧”的揮運和看似“毫不經意”的敲敲打打,有時“簡”到讓你驚訝。“厚”似乎是習印者一致的審美追求,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尤為充分,無論是其書法還是篆刻創作,都可以看到“厚”的影子。顏體楷書與西周金文是他近年書法創作的主要方向,與篆刻中取法古璽、漢印風格一樣, 其點畫的蒼渾與結構的飽滿都在詮釋的“厚”的內涵。最後一點是“古”,“入古”或者說“有古意”都是從作品氣息上、格調上講的。相比較前三點而言,要求也更高。

說到維豪兄作品的“古”,便是他的好古之心、學古之能。他的很多作品似乎讓人感覺很熟悉卻又有點陌生。“熟悉”是因為他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取法於古代經典,這也是我們學習篆刻的必經之路,但要學好,用好,卻並非易事。在他的作品中,不論是古璽、漢印還是流派印風格,都能做到對經典的化用,尤其是通過對吳讓之篆刻作品的長期研習,使得他能自如地將其藝術元素運用在不同的印章風格中。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教師 馮立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賀氏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當仁不讓於師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新銳榜】“新峰計劃”優秀青年藝術家 | 賀維豪:“有點意思”,是我前進的動力

月湖之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