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向别人推荐的名著是哪本?你最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是什么?

浮华芝士


我最想向别人推荐的名著《道德经》。

《道德经》之后,中国大地出现了一个对我们种群和个人带来深远影响的本土宗教一一道教。

从《道德经》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看,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总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每当时代变乱得无可救药之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一定是道家人物。

老子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智慧的化身。

《道德经》有着广泛的世界影响,是2016年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总销量最高的传世经典,也是外文译本种数最多的名著。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现在仍为我们广泛使用的有近60个,我们说话做事处理问题,也受着它的影响。

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是《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首先这段文字体现老子看问题的多角度。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的人都知美之所以为美,那就不好了,那就糟糕了。天下人都知道善的之所以是善的,这就不善了。这不奇怪吗?其实老子只是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话,说明恶已经非常流行,美成为稀缺资源。社会特别特别需要美,那社会风气有多么糟糕。

另外,如果大家都知道美的好的,都朝这个方面去努力,必然出现伪诈。东施效颦者有之,邯郸学步也有之,美没追上,反成笑柄。斯恶已了吧。

从多角度来看问题,会更准确。

其次,这段文字充满智慧。世界难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二千多年前的《道德经》早就给出了答案: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无相生,就是有和无相互生成,即无生有,有生无。这叫有无互根。鸡是蛋所生,蛋是鸡所生。就这么简单。我们的思维不能受到一个平面甚至一条直线的限制。有的有先后,那是射线方式,一直延续下去不可逆;有的是循环往复,互为根基。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真是高妙。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具有相互为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特点。

第三告诉我们如何处事或处世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什么叫处无为之事?肚子饿了吃饭,口渴了喝水,睏了睡觉。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该办的时候就别办。不能越门俎代庖,揠苗助长。

行不言之教,就是说教化要以身示范、潜移默化,不要只是耍耍嘴皮子说教。要“敏于事而慎于言”。

功成而弗居。不居功自傲。

这些做好了,能做事,会处世。

《道德经》中充满智慧的语言随处都是。所以,强烈推荐《道德经》。


胡学勇320


最想向大家推荐的名著——《红楼梦》。

【推荐原因】

《红楼梦》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近三百年来,这部文学巨著,国内与境外人员争相传阅,悉心研究,以至成为一门专门性的学问。



【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

《红楼梦》这本名著,句句段段印象皆深,今为大家分享一段: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的尾文——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乌惊飞。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一片红与红楼梦


最想推荐的是(道德经),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文字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以前自己脾气很暴躁,属于一点就着的那种,在生活中也因为自己的嘴巴刻薄,而得罪了不少人,错失了很多机会。最主要是自己也知道脾气暴躁不好,但是总是改不了,每次发完火或者说了尖酸的话,内心也是非常后悔。

自己信佛,也有家传风水八字,也会去修行,但是总是改不了暴躁的脾气,刻薄的嘴巴。偶然的机会听到了道德经的解读,我被慢慢改变了,好像知道了非恒道的道,好像知道了上善若水,好像知道了犹兮若畏四邻,好像知道了无我利他,好像知道了清静为天下正。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国学主持人刘大有


推荐一本美国小说《漫长的告别》。

推荐理由:文笔诙谐幽默,人物性格刻画方面功底很深。日本文学泰斗村上春树读了12遍,评价很高。

友情提醒,这不是顶级推理小说,这是一部推理小说方面文学价值最高的小说,非常适合喜欢文学的读者阅读。

第一次阅读这本小说,我没想过要给它定性。我看小说通常不会去看别人写的推荐和评价,直接翻到第一页。如果看两页还索然无味,就会放弃,到现在已经看过三遍。

这本小说的中文译本有好多,除了在角色名字发音上有些区别外,最大的区别就是推荐角度。有的当做文学作品,有的当做推理小说。

钱德勒的小说,刚开始时都被当做推理小说发行,市场反响不大。正如刚才所说,这不是顶级推理小说,尽管情节也非常不错,毕竟作家钱德勒是给出版社写推理类短篇的。包括《漫长的告别》,《长眠不醒》等主角都是硬汉马洛。他的代表小说也有一些短篇拼接的痕迹。但并没有削弱它的文学价值和可读性。

点滴内容分享:

她走向过道对面的桌子,除下白色长手套,老侍者为她挪开桌子,永远不会有一个侍者像那样为我挪开桌子。她坐下,把手套放进手提袋,朝侍者报以感谢的微笑, 那微笑如此温柔、纯洁和精致,几乎让他挪不动脚。她对他低声说了句什么,他哈着腰飞快地离开了。这家伙生活里还很有奔头哪。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推荐。钱德勒的风格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梅里上品


老规矩,先说结论——毛姆写的《人生的枷锁》。

这本书足以启示年轻的你我,我当年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整整郁闷了一个星期,后来再去细想书中的内容,突然像是得到解放一样。

如果能早一点看到这本书,

我也不至于每天在瞎想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般模样!

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来对待世界和自己。

主人公是一个不断找寻生命意义的追梦人:菲利普·凯里

菲利普小的时候在教会的皇家公学念书,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菲利普越发觉得宗教在钳制着人们的思想,宗教逐渐让人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们对权威极其盲目地崇拜和信奉,于是,菲利普没等毕业就离开了皇家公学,即便他当时是学校里十分优秀的学生。菲利普为了探寻自己的人生意义,辗转于欧陆和英伦之间,学习绘画。

他坚信自己比他人优秀,有足够的天赋,将来一定能成为伟大的画家。但是,事实并非如他所愿。在他的求学过程中,他发现有些人的绘画比他高强很多,可就是郁郁不得志。

无奈,他或许感受到这里面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最后他接受了现实,接纳了自己的绘画是平凡的,是不完美的。

菲利普知道绘画不能让他继续生存了,为了生存,他选择了普通人通过勤学苦练便能养活自己的事业:从医。可学医的历程也并未顺利,他曾为恋人荒废学业,又将父亲留下的一小笔财产耗费许多,还遭受买卖股票的巨大亏损,一时生计无着,后来在一家服装店当招待员,才免于流落街头。

最后,他从事着医生的职业,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可他也要看着身边的好友相继去世。

菲利普饱尝人间艰辛,历经世态炎凉,他逐渐认识到生活并没有意义,所谓的酸甜苦辣不过都是编织成人生格局的花纹,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

他甩开了年少凌云志的誓言枷锁,不再遵循别人的嘴说手写的理想行事,不再盲目地深究那些所谓的生活本质或意义。

在菲利普的人生旅途中,失败毫不足奇,成功也等于零。

他不过是暂时占据在地球表层的芸芸众生中间的一个最不起眼的动物而已,然而,他又无所不能,因为他能从一片混沌之中探出其奥秘来。

最后献上书本中的一段话做结:

人降生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 ----毛姆


历史课代表张大同


最想推荐《飘》(乱世佳人)里女人公说的那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这句话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这本名著也曾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女人公斯嘉丽奥哈拉与男主人公白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少女时期的斯嘉丽任性而骄傲,被心仪的艾希礼拒绝后,负气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查尔斯。此时南北战争爆发,查尔斯参军,在军营中不幸染病死去,而斯嘉丽一心惦记艾希礼,并没有因为丈夫的死而难过。处于战争中的人们生活惨不忍睹,斯嘉丽的庄园也惨遭洗劫,父母相继过世,仆人陆续离开。经受着战争、死亡、饥饿的斯嘉丽愈加顽强,面对困境告诉自己不能屈服,像上帝发誓要走出困境不再贫困。战争结束后,斯嘉丽为了保住庄园,养活家人,抢了妹妹的未婚夫,摇身一变成了女商人,为了钱不择手段。男主人公白瑞德见证了斯嘉丽少女时期时的倔强率真,也见证了战争中斯嘉丽的坚韧顽强,更被成为商人后的斯嘉丽的精明所吸引,他认为他们是同类人。斯嘉丽也在第二任丈夫过世后,不顾世人眼光和舆答应了白瑞德的追求,但是最终因为各种冲突和矛盾,在女儿骑马坠亡后,白瑞德伤心欲绝离开,此时的斯嘉丽终于认清自己对白瑞德的爱。小说故事结尾,斯嘉丽说:“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表达了她一定要追回白瑞德的决心,以及面对困境依然对明天充满希望的毅力。


猴头小菇


《水浒传》,书中影响深刻的是一首诗:男人出生当自豪,眼前困难莫心焦,待到春雷动大地,平步青云入九宵。


襄阳红色记忆


《红楼梦》是最值得一看的名著。

这本小说算得上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在里面你能找到做菜的菜谱,能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还能探寻建筑的美学,更能重温青春热血的岁月。

故事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讲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凄美爱情;暗线是描述贾府的衰落史。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文字,就是以下这段:

只见紫鹃雪雁进来伏侍梳洗。湘云洗了面,翠缕便拿残水要泼。宝玉道:“站着。我趁势洗了就完了,省得又过去费事。”说着,便走过来,弯着腰洗了两把。紫鹃递过香皂去。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再洗了两把,便要手巾。

这段文字说的是,宝玉拿史湘云和林黛玉两个女孩子洗脸的水用来给自己洗脸。是不是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对于青春年少的宝玉来说就是很正常很正常。说真的,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做的事就是疯狂的、怪怪的、不可思议的。

面对喧闹的世界,当静下心来看《红楼梦》,就会发现是一个非常有趣有料的小说。

《红楼梦》是章回小说,不用从头读到尾,只要有空,随手翻开一章,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在等着你阅读。

关注@风之壹把刀 与你同行,一起学习进步。


风之壹把刀


《三国演义》

其实这本书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但我还是想推荐这本书。

因为如果我们抛开书中各种精彩的故事,探索故事背后的东西,就会发现整本《三国演义》中体现的是一种:在乱世中的担当。

当西方的文化传入我国的这些年,我们越来越崇尚精致利己主义,讲究做一个利己的人。但这不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属于变相的刨咱们的精神祖坟。

即使最被罗贯中贬低的曹操,也会大胆的嘲笑王公大臣:“夜哭至明,明哭至夜,能哭死董卓吗”,奋起七星刀,刺杀董卓,在拥有大部分天下之后,依然做的是劝课农桑。

袁绍四世三公,本来固守本地就可以了,但还是勤王匡扶天下。

更不用提在乱世中漂泊半生的刘备,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它们代表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力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如这次疫情之中,无数的人涌到武汉,抗击疫情,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乱世之中,没人担当,我来担当。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最另外记忆深刻的话就是丞相临终时“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临终之时,依然是胸怀天下。


六爻寻梦


原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的散文《海燕》。这是一篇以娇小之驱博击狂风浪涛的作品,充满了不屈不挠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战争年代和最初的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对苏联对中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里面的一句话鼓舞了几代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怕牺牲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像闪电般翱翔,它看着呻吟的海鸭愚笨的企鹅,在雷鸣声中像战士一样高喊道: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