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要以安全有序作為前提!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要精準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當前各地都在安全有序、精準落實復工復產,城市活起來了、企業動起來了、員工忙起來了,經濟社會發展從“按住暫停”向“重啟恢復”轉變。按下復工復產的“播放鍵”,如何播放出“有序推進、有序恢復”的和諧旋律,安全是紅線、是底線、是前提。

在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重大歷史節點,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決不能再燒“一把火”,添堵又添亂。那麼如何做到防患於未“燃”呢?


精準研判


精準研判火災形勢

各級政府和部門不能被因按下“暫停鍵”而下降的火災數據表象所迷惑,要以區、街道(鄉鎮)、社區(村)等為單元,與應急、消防等專業部門一道,分析本地區的火災風險,全面梳理火災高風險單位、場所,掃清“躲藏”在城市邊邊角角的火災隱患。堆放可燃雜物等隱患要立行立改,電線未穿管保護等隱患要限期整改,電動自行車進樓充電等高致死率隱患要堅決消除。


精準研判復工復產

各申請或已經復工復產單位的負責人,要重新審視內部安全各責任環節。隨著“暫停鍵”切換“播放鍵”,生產、照明、辦公所需用電設備設施重新通電啟用,部分電工、安全員、巡查員等重要的“安全崗”人員因疫情尚未到崗或由其他員工頂替,錯峰彈性工作制導致“安全底線”缺失或使得“操作規程”存在“彈性”。諸如此類,均會為復工復產埋下事故的隱患,追悔莫及。


精準研判季節氣候

當前天乾物燥,少雨加之大風天氣,山林草木、垃圾雜物類火災風險增大。季節和氣候帶來的火災風險不容忽視,淺山區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將清明祭掃和春季踏青等帶來的人為因素納入視線和管控範圍,把握祭掃人員風俗習慣和踏青人員活動規律,各進山口要由護林員守住口,由此才能避免“家火上山”。


精準研判防疫形勢

因防疫需要增設的醫學觀察點、隔離點帶來了新情況、新問題,如:此類場所啟用以後,內部安全管理責任由誰負責,由誰落實內部的每日防火巡查、發生突發情況由誰處置又由誰來引導疏散。隨著隔離觀察人員數量的增多,被隔離人員構成複雜,不同的國家、民族、宗教、生活習性等帶來的火災風險隨之增加,安全提示、溝通交流的難度增大。


精準施策


要對涉疫場所精準施策

各醫學觀察點、隔離點的管理單位要將內部安全與人員收治放在同等位置上予以高度重視,觀察點、隔離點內的安全保障設施要靈敏好用,在眾多人員收治管理者中要有具體的“安全管事人”,做到風險隱患能提前消除,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第一時間有人能處置。


要對復課復學精準施策

各級各類學校均在積極籌備復課復學,各級各類學校要對學生公寓、食堂操作間、燃氣間、實驗室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排查,校園周邊經營性場所也要納入安全監管範疇,以避免產生放大、關聯等負面影響。各級教育部門也要將各類校外培訓機構納入安全監管範疇,督促落實安全責任。


要對復工復產精準

對於未提前排查隱患、安全崗人員不到位、未進行員工安全培訓等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堅決不予復工復產,對不服從安全管理、違規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危險品、違規頂風作案冒險作業等情況依法嚴肅處理,對於發生火災的單位一律依法嚴肅處理,追究事故責任。


要對長遠工作精準謀劃

區、街道(鄉鎮)、社區(村)要結合本轄區產業特點和近年來災情形勢,統籌處理好當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重點工作和長期困擾地區安全乃至形成瓶頸的問題,對消防車通道、電動自行車、文物消防安全、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農村消防治理等工作精準施策統籌推進,防止顧此失彼。


精準服務


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

各級消防機構要做好政府的“參謀助手”,主動擔當、主動作為,多為政府出好主意,充分利用“接訴即辦”機制,聚焦疫情焦點難點、及時回應百姓關切,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學校復課復學,全面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努力化解火災風險隱患,防患於未然。


適時轉為面對面服務

結合疫情形勢,適時將“屏對屏”服務轉換為“面對面”服務,通過實地查看了解企業真實情況,尤其對開工前開展各項安全評估、“安全崗”人員到位情況、應急措施準備到位等情況進行現場核查,對經營困難的企業要安全“扶上馬”、保駕“送一程”,助企渡難關。


全面深化宣傳培訓

將風險管控關口前移,深入宣傳“風險自知、隱患自查、問題自改”,將認知查改身邊火災風險的“三自行動”轉化為老百姓的行為自覺,適時重啟“敲門入戶”式防火檢查和宣傳提示,針對不同受眾定製化開展宣傳培訓,將隱患整改前置在事故之前。


前置備勤守住底線

開展“六熟悉”桌面推演、實地演練,在清明節等防火重點敏感時段,在火災防控重點地區前置消防車駐勤,科學調配車輛、人員,強化微型消防站調度,提高“秒”響應能力,確保快速到場、提高救援效能,切實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