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榮歸|“沂”無反顧赴荊楚 山高水長戰“疫”情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個人都在努力戰鬥。在危險時刻,他們義無反顧奔赴一線,在武漢夜以繼日與病毒戰鬥。在武漢,臨沂市第三批26名援鄂醫療隊員,與同仁們一起並肩作戰,他們是一起拼過命、流過汗的戰友。真到了說再見的時候,內心充滿著感動與不捨。

  最美“逆行者”回家了,1日凌晨5時,剛踏上歸程,26名醫療隊員們就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摘下口罩的模樣;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回到家鄉後的心聲。

英雄榮歸|“沂”無反顧赴荊楚 山高水長戰“疫”情王裕虎

  4月1日,臨沭縣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主治醫師王裕虎時隔兩個多月終於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人。他告訴記者,3月31日晚,他幾乎一宿沒睡,4月1日凌晨3點多就起床開始收拾行李。“激動得睡不著,心裡既高興又不捨。高興的是馬上就能見到家人了,不捨的是要和並肩作戰的戰友們分別了。”王裕虎說,在這場戰役中,山東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的成員們建立了堅如磐石的戰地情誼,從一開始的謹慎磨合,到後來的默契並肩,他們曾經在一個戰壕裡奮鬥,有過共同的回憶和同樣的自豪,這是值得每一個援鄂隊員銘記的寶貴財富。

  帶著不捨,在臨沂市首批援鄂返臨醫務人員歡迎儀式後,王裕虎與戰友們一一擁抱道別。他說,此次援鄂經歷讓他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強大,那種齊心協力抗疫情的決心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刻骨銘心,“春暖花開,疫情防控形勢一天天好起來,勝利可期。”

  在回家的路上,王裕虎告訴記者,回家後,他最想做的就是抱抱孩子。“我走的時候,家裡的二寶才剛滿月,他出生時B超顯示未見膽囊,被醫院告知疑似膽管閉鎖。家裡本打算孩子滿月時複查,但疫情任務緊急,出發前我也沒有向單位反映孩子的身體情況。”王裕虎說,瞭解這一情況後,我市緊急啟動關愛方案,迅速組建專家會診小組,3月13日,經過檢查,孩子身體健康,懸在王裕虎和家人心中許久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有了這次經歷,王裕虎和妻子陳樹娜決定為二寶起名“王援鄂”。希望以此記錄孩子特殊的人生經歷,也承載起臨沂和武漢的一份深情。

  “這段時間,我的家人付出了很多,尤其是我的愛人,正是因為他們的默默付出與支持,才能讓我在一線安心工作。”王裕虎說,由於平時的工作非常繁忙,能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如今,他想多抽出時間陪陪家人,彌補錯過的親子時光。

英雄榮歸|“沂”無反顧赴荊楚 山高水長戰“疫”情尹倩倩

  蘭陵縣人民醫院心內科護士長尹倩倩:“最想吃煎餅卷大蔥,最想見到家人”

  蘭陵縣人民醫院心內科護士長尹倩倩於2月9日晚抵達武漢,經過兩天密集培訓,於2月11日進入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開始收治患者。能夠身赴武漢大地與醫務同仁共同抗擊疫情,尹倩倩倍感自豪,並莊重地在黨旗下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當乘坐的大巴車從蘭陵下高速的那一刻,尹倩倩看到了家鄉的景象,聞到了家鄉的味道,“這次我是真的回家了。”作為土生土長的蘭陵人,尹倩倩認為只有腳踏蘭陵這方熱土,才能真正找到家的感覺。

  “最想吃煎餅卷大蔥,最想見到家人。”尹倩倩告訴記者,當她回到醫院向院領導彙報完工作走進家門的那一刻,爸爸、媽媽、兩個妹妹、小外甥,還有舅舅、舅媽等家人早已等候多時,她一下子見到了這麼多日夜想念的家人,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媽媽早就做好了一大桌子飯菜,然而,尹倩倩最想念的卻是煎餅卷大蔥。“從小到大吃習慣了煎餅,兩個月沒吃到特別想念。”尹倩倩笑著說,作為臨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出征湖北近倆月,這也是她參加工作後第一次離家這麼久。

  尹倩倩稱,回到臨沂,回到蘭陵,回到醫院和家,她內心深處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踏實”。回想出征湖北的38天時間,她負責艙內4個單元88張床位,對患者進行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治療,尹倩倩認為這是她從醫生涯中寶貴又難忘的經歷。

英雄榮歸|“沂”無反顧赴荊楚 山高水長戰“疫”情劉賢寶

  莒南中醫院醫務科主任劉賢寶:“想以遊客身份 再去看黃鶴樓和櫻花”

  49歲的劉賢寶是臨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在旁人看來,他本沒有必要親赴一線,可就像他在請戰書寫下的那樣:“首先我是一名黨員,為國家效力,為病人付出,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劉賢寶想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同其他的援鄂醫療隊員一樣,劉賢寶的防護服上寫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與別人不一樣的是,在他的袖子上還寫著“孫秀雲老公”。對於妻子孫秀雲,劉賢寶說,夫妻之間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多年來的默契,讓妻子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她理解我,支持我,也幫助了我。”劉賢寶說,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毫無怨言地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支持自己奔赴防控救治的最前線。

  3月17日凌晨1點,劉賢寶突然接到返程的消息,這讓他有些不太適應,看了一遍又一遍居住過的房子,他默默地收拾好衣物,把地面擦得乾乾淨淨。下樓在院子裡逛了兩圈,卻還是無法入眠。“在武漢,我們一起拼過命,流過汗,真到了離開的時候,太多感動和不捨。”劉賢寶在援鄂筆記中寫道:返程的路上,不斷有送行的人喊著“以後來吃小龍蝦、熱乾麵”;遠方的大屏幕上顯示著“逆行的白衣戰士,你們辛苦了!”這一切都讓人熱淚盈眶。

  很久之前,劉賢寶就有個心願,可以到武漢看一看黃鶴樓和櫻花。這一次,卻是以醫務人員的身份出現在武漢。“黃鶴樓是每一位詩人心馳嚮往的地方,以後要以遊客的身份去看一看。”劉賢寶告訴記者,回臨沂前的那一晚,他做了個夢,武漢的櫻花開了,大家都在櫻花中徜徉,訴說春天的故事……

  臨報融媒記者 王曉 褚菲菲 龐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