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昨天是4月1日,愚人節。

很多人藉此機會逗弄親友、製造快樂。

也有不少人把握最佳時機,躲藏在玩笑背後吐露平時難以啟齒的感情。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愚人節告白。情人節告白。聖誕節告白。

眼下,好像大大小小的節日都成了大家開始一段戀情的契機。

但卻沒有一個節日,是專門用來分手、別離。

在這樣的世界中,我們都早已學會該如何開始,卻困擾於如何結束。

就在前些天的大阪亞洲電影節上,去年大火的《少年的你》拿下了觀眾選擇獎。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全場最佳影片大獎,卻被一部來自泰國的小清新電影奪去。

巧合的是,這部電影裡剛好探討了當代都市青年生活中的情感「斷舍離」

《時光機》

ฮาวทูทิ้ง..ทิ้งอย่างไรไม่ให้เหลือเธอ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令人吃驚是。

這部驚豔新片的導演、編劇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只是個84年出生的影壇年輕血液。

大學時自學短片創作獲得過泰國短片電影節大獎,還被邀請至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等大大小小的影展。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這些年他開始嘗試獨立導演長片,從商業片到藝術片都信手拈來。

探討著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關注著掩藏在都市中的人性與溫情。

之前一部形式新穎、話題敏感的《死於明日》,還在上海電影節上收穫了不少讚譽。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時光機》是他的第七部長片電影。

請來了在《死於明日》有過合作經驗的多名影星,其中包括知名演員茱蒂蒙·瓊查容蘇因

她曾因出演《天才槍手》中幫人作弊的高智商少女,拿下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人演員的殊榮。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在這部新片裡,她不再像《天才槍手》裡那般年輕氣盛、尖銳鋒利;

而是剪去了長髮、收起了鋒芒,變得寡淡又禁慾。

沒有印花、沒有裝飾的襯衣,再加上不施粉黛、清瘦素淨的臉龐。

活脫脫一個日本雜誌裡的性冷淡少女。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為何要如此打扮?

這是因為年輕的,剛剛從瑞典進修歸來。

三年的北歐學習生涯,讓她沉迷於極簡主義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而泰國的老家,自然是讓她難以適應。

這所舊宅,如今看上去雜亂而廉價

不夠現代,不夠年輕。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為了展開新的事業,琴需要改造出一個獨立的家居設計工作室,為僱主和客戶展示自己的極簡美學。

於是她準備重新規劃設計舊宅;

並進行一場徹底的「斷舍離」清理掉家中那些「沒用」的東西。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前衛的極簡理念,讓念舊愛囤積的母親十分不解。

就連表面上幫著她幹這幹那的哥哥,也開玩笑說琴就像滅霸

毫不留情地打個響指,就讓那些自己從小到大舍不得扔的物件通通消失。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即便如此,琴的清理大計依舊在推進。

她和家人不同,習慣了果斷決絕

看過的書籍、聽過的CD、用過的手機、寫滿評語的成績單、童年好友送的毛絨玩具……

所有舊東西,都像通向某個特定時刻的時光機,能瞬間將人拉回美好或苦澀的回憶。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但琴幾乎是冷漠無情的。

甚至不給它們喚起自己回憶的機會,通通塞進黑洞般的垃圾袋裡。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周圍的人越來越無法忍受她極端的清理行為。

包括一直幫著她設計工作室的好友。

因為她發現,琴把自己過去送她的生日禮物,也毫不留戀地扔掉了。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好友的憤怒、家人的不解,讓琴無法再按斷舍離接下來的步驟繼續執行。

她漸漸感受到了一絲愧疚。

於是決定,將那些承載了感情的物件一一歸還給它們的主人,為回憶畫上一個真正的句號。

只要把東西留給對方了,心中就再也不會自責了。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但是在這個家中,還有

兩樣東西很難物歸原主。

一樣是開音樂教室的父親曾經用過的鋼琴

在他拋妻棄子消失之後,這架留下的鋼琴時常會勾起全家人關於他的記憶。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琴和母親為此大吵過很多次,希望能儘快處理掉鋼琴。

可母親無論如何也不答應。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還有一樣是前男友送給自己的膠捲和相機

三年前,男友讓她帶著這臺相機去到瑞典,紀錄下自己的新生活。

但她壓根兒就沒有帶走它。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因為在選擇出國的那個瞬間,她已經下定決心離開他了。

到了瑞典之後,便直接人間蒸發、單方面和他斷了聯繫。

如今,又該怎樣找他歸還相機?

又該怎樣面對這段不辭而別、無疾而終的舊情?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東西說丟就丟,但回憶能輕易丟掉嗎?

拋棄者向被拋棄者請求原諒,對方是否一定要理解、釋懷?

在後半段故事裡,琴一直在嘗試靠捨棄、道歉去抹掉回憶中的汙點和遺憾。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這是一部有些反潮流、私人化的電影。

它敏感而遲緩,只有沉下心來慢慢體會,才能感受到其中細碎的情緒。

它會勾起觀眾的回憶,但只有拋棄和被拋棄過的人才會真正產生共鳴。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北歐風、斷舍離、極簡主義

,的確是當下年輕人追捧的生活方式。

因為在這個物慾橫流、擁擠不堪的社會中,放下對物質的執念,才能讓自己擁有一個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也才能以更好的狀態,去迎接未來的更多種可能性。

但在這個故事裡,執行著「斷舍離」的琴卻被演繹得格外冷血無情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它也不像其他關於回憶的作品。

通篇討論著人與人的回憶,卻極少出現關於過去的煽情閃回畫面。

那些帶著歲月痕跡的物品本身就是承載回憶的「時光機」。

有的回憶讓人微笑,但大多回憶都酸澀糟心。

然而捨棄這些物品,還是沒能讓琴解決過往的矛盾,獲得內心的安寧。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為什麼?

這大概是因為,琴的一切所為,都不過是打著極簡主義幌子的自私自利

自始至終,都在自我陶醉,利用他人拔高自己。

當她從垃圾袋裡翻出了自己小時候織給哥哥的那條圍巾時,明明清楚被他人輕易捨棄有多麼扎心。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但她依舊肆無忌憚地做著同樣的事。

不體恤媽媽的心情,一遍遍揭開她疼痛的傷疤。

揹著她,賣掉了父親留下的鋼琴。

騰出了更多改造空間,也換得了更多的裝修資金。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說是讓媽媽不要再沉湎於過去,走向更好的未來。

實際上只是因為自己無法接受那個拋棄家庭的父親,也曾留下過很多美好的回憶。

只要賣掉鋼琴、撕碎幸福的合影,父親就只是個絕對的惡人。

不會再讓自己留戀,也不會再讓自己惋惜。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她當然可以選擇忘記,但憑什麼要求別人也得為了她去忘記?

捨棄或者保留,極簡還是繁複,並沒有哪一個更高級。

留下回憶的人也並不比拋棄過去的人更卑微、更軟弱。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事實上,琴才是最懦弱也最無能的那個人。

沒有勇氣面對遺憾的過去,害怕解不開心底的死結,妨礙當下的自己繼續前進。

就強迫自己、麻痺自己通通放棄。

這才不是揮別執念、捨棄物慾的理性,而是無力解決但又自視甚高的逃避。

所以往往那些真正放不下舊情的人,才需要刪除對方的聯繫方式、拉黑對方的社交賬號。

就怕哪個夜深人靜的夜晚,鬼使神差地又陷入了揪心又痛苦的回憶。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想要逃避受傷、但無法忍受自己被視作「壞人」的人。

害怕應對關係中的問題,就會像琴這樣選擇冷暴力、冷處理

試圖靠自欺欺人、視而不見來回避關係中的矛盾、裂痕和負面情緒。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採取這樣的做法,才不是真的出於規避爭端、保持冷靜的目的。

只是因為他們高高在上、先入為主地將對方看得無法溝通、低於自己。

以為自己不去看、不去想,就能輕鬆一些,然後專注於更重要的事情。

就像離開泰國後的琴,一心撲向事業,便擅自將男友拉黑屏蔽。

這是因為她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對別人的感受負責。

一段感情結束了,這是對方的問題,而非自己的問題。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在忙碌的工作之中、在生活的壓力之下,我們似乎一直在與身邊的人飛快地相識、又飛快地別離。

很多人和琴一樣,認為告別一段關係,就像丟掉一件商品一樣容易。

反正節奏那麼快,世界那麼大,城市裡的人又那麼多。

這段關係不順心了,沒必要去診治,丟掉換下一段就行。

但他們卻忽視了這背後還牽扯著另一個人的回憶和感情。

大家都在迫不及待地奔向理性、簡明的未來主義生活方式,卻忘了:

正是這樣複雜而感性的特質,讓人類區別於機器。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如琴所預期的那樣,屋子終於空空如也。

無差別的拋棄、不留情的迴避,讓她擁有了理想中的工作室,離自己所謂的成功越來越近。

但這個空空蕩蕩的屋子,就像她此刻空洞無比的心。

再也沒有機會去真正告別那些愧疚和陰影。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別把自己逼成這樣按照指令和規則行事的機器。

開始時好好開始,過程中好好經營。

即使要道別,也要勇敢、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失敗和失去。

正因為沒有未來,我們也許更應該留存那些重要的回憶,別再去徒勞地抹掉它存在過的痕跡。

真正的情感「斷舍離」,也不是無法處理就一味逃避。

而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也尊重那些美好的回憶。

它憑什麼打敗我們的年度最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