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斃鷹事件, 遠比《雍正王朝》精彩, 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為了突出九子奪嫡最後的瘋狂,編劇加入了死鷹來推動劇情發展,在康熙臨終之前,已經垂垂老矣,正是九子奪嫡的關鍵時期,各位阿哥各顯神通,其中最為得意的當屬剛被任命為大將軍王的老十四,率軍出征在外,為了能夠使康熙下定決心立自己為皇儲,老十四向康熙進獻了一塊刻有壽字的隕石,然而讓老十四沒有想到的是,表面上口口聲聲說要支持他的老八卻暗中將隕石換成了死鷹,氣得康熙是有火發不出。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 遠比《雍正王朝》精彩, 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老八希望利用這個死鷹事情扳倒老十四,並且趁機做爭奪皇位的最後一搏,只不過康熙老謀深算,最後沒有讓老八的計謀得逞。

其實,斃鷹事件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不像《雍正王朝》中那樣演的,精彩程度卻絲毫不差於電視劇。

電視劇為了凸顯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高潮,而將這個事件推遲到康熙臨終前,其實,這個時期早在康熙兩次廢立太子期間就已經產生了,為了讓讀者不產生混亂,下文中不再提及電視劇情,只講真實歷史。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 遠比《雍正王朝》精彩, 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斃鷹事件與康熙想要復立太子胤礽一事息息相關,太子胤礽在其出生後僅僅兩歲就被冊封為太子,然而當了四十七年太子後,在其他皇子的打壓下,康熙最終與胤礽決裂,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在廢太子不久,康熙搞了一個公推太子的活動,讓文武大臣從諸位阿哥中再推選一人為太子,按照康熙的想法,應該是想要再立胤礽為太子,結果讓康熙沒有想到的是,大臣們一致推舉老八胤禩為儲君,這讓康熙深感不安。

其實,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八阿哥胤禩影響力最大,胤禩聰明能幹,在朝中口碑也很好,人稱“八賢王”,是最有希望擔任儲君的人選。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 遠比《雍正王朝》精彩, 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然而,卻並不合康熙的想法,在康熙四十八年還將那些支持胤禩的大臣進行打壓,馬齊、佟國維等人都受到一定的波及,最後康熙還是復立胤礽為太子。

然而到了康熙五十一年,由於康熙與胤礽之間的矛盾並沒有解決,加上胤礽心智受到影響,康熙還是廢除了太子。

在此之後,老八胤禩自然又開始積極活動,然而讓老八沒有想到的是,卻因為斃鷹事件,徹底一蹶不振。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 遠比《雍正王朝》精彩, 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前往熱河巡視,胤禩也應該隨侍在旁,但是因為胤禩的生母良妃去世兩週年,康熙就讓他去祭祀母親,胤禩為了表示對康熙的敬愛,特意挑選了兩隻上等的海東青,送給康熙。

海東青是一種獵鷹,因為康熙喜歡打獵,滿族又是漁獵民族,所以養鷹成風,可以說,胤禩送康熙海東青是出於一片好意,希望康熙這次出行狩獵愉快。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 遠比《雍正王朝》精彩, 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誰知這海東青到了康熙手裡,竟然奄奄一息,康熙看到之後,雷霆大怒,認為這是胤禩對他的詛咒,當眾召集眾皇子表示“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 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經此打擊,胤禩此後雖然與康熙關係轉好,但是再無立嗣的可能,胤禩因此大病了一場,自此一蹶不振。

關於事件的真相不得而知,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這件事並不是胤禩所為,畢竟當時的康熙雖然年老,但是絕對沒有到了收拾不了胤禩的地步,以胤禩的精明程度,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 遠比《雍正王朝》精彩, 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我認為,可能是康熙壓根就不想傳位給胤禩,但是胤禩在朝中呼聲太高,為此,才在這個事情下小題大做,甚至可能是自導自演,最終讓出身低微的老八徹底無緣皇位繼承。

在清朝時期,大多數皇帝都不看重嫡庶之分,唯獨有兩個深受儒家思想的人比較重視,一個康熙,另一個是深受他影響的乾隆,可能是基於這一點,康熙之前一直想要傳位給胤礽,胤礽被廢除後,康熙想要選擇的儲君,就是在老四和老十四之間選擇,因為他們的母親德妃比胤禩的母親地位高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