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不用自責!那些健康飲食的人,也在偷吃垃圾食品

場景1

我:"我的標配是一次3杯DQ最大杯暴風雪"

減重夥伴:"哇。原來你也暴食"

場景2

我:"我們訓練老師,每天必喝大的伊利酸奶"

減重夥伴:"啊!不是酸奶不能喝嗎?你們原來也在吃這種"垃圾食品"

以上對話,小夥伴的過度反饋讓我出乎意料。我們很正常的行為,為什麼她會覺得我們在暴食、在吃垃圾食品?

場景1:在我看來,我喜歡DQ,吃的時候很快樂,我從來沒覺得這和“暴食”有什麼關係(現在真的戒了,和體重無關,因為一次吃很多冷飲對身體不好)

場景2:我們的訓練老師每天喝大瓶酸奶,健康飲食建議要避免大牌酸奶,喝成分比較少的。但這個老師,除這點,飲食非常苛刻,常年體脂在8%上下,非常自律。

經過觀察,我發現:暴食的人無法剋制自己的根源,不在“食”行為偏差,而在對“食”的理解偏差。

暴食?不用自責!那些健康飲食的人,也在偷吃垃圾食品

一些正常的自我滿足行為,被他們理解成“暴食”:!過度的苛求自己,讓他們陷入【我錯了——>我要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太苦了——>我滿足一下自己——>我又錯了】這樣的怪圈

減重最大的難題,不在於你不知道,而是在於你知道了,也做不到。減重話題裡缺的是把健康知識,真正運用在自己身上的方法。

以正確的理念理解自己的【所謂暴食行為】,理解食物和身體,是減重成功的基礎。針對暴食要建立2個理念:

①“食”行為沒有錯

②“食”的理解偏差,導致了暴食

暴食?不用自責!那些健康飲食的人,也在偷吃垃圾食品

①“食”行為沒有錯

聖誕老人和彌勒佛都告訴你——吃沒錯

聖誕老人和彌勒佛的身材,有助於我們理解食物和情緒的關係。要理解,有的吃、吃的很好,會讓我們開心,不僅僅我們這樣,我們的祖先也是這樣。他們甚至創造了神仙,用他們的外形寄託自己對食物富足的憧憬。

暴食?不用自責!那些健康飲食的人,也在偷吃垃圾食品

兩位神仙被創造的時間應該很久遠,遠到以現在的生活,無法想象祖先經歷著什麼。可能吃了上頓沒下頓,能吃到的食物,也沒油脂、沒很多糖。低熱量的飲食,還要做繁重的體力勞動。

暴食?不用自責!那些健康飲食的人,也在偷吃垃圾食品

想長胖是一些特定人群才有的特權——這些人往往生活優越、食物富足、衣食無憂,這是大多數人當時夢想的狀態。所以有很多虛擬人物的形象,是人們對理想生活的投射。

這裡不做文化探討,我們只要知道——吃好、吃飽、有好吃的就多攝取一些,並且對此感到開心,是人類應對環境自然產生的、共有的認知和感受。不只你,所有的人從古至今都有這樣的感受。

②“食”的理解偏差,導致了暴食

接受自己的現狀,是我們正確改變的開始和基礎。在減重暴食領域,一味的否定自己,會讓你沉浸在

我錯了,我怎麼吃了呢?——>

我要嚴格要求自己,我要嚴格禁食——>

非常不開心,還很焦慮——>

我太苦了,我放飛一下——>

我又錯了 的死循環。

大多數人暴食後,集中在倒數第2步和倒數第1步,陷入往復且不自知。實際解開循環是從開始幾步開始,認識到【有的吃,吃的很好】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就不會懲罰的給自己禁食,甚至可能主動的在飲食中滿足自己要快樂一些的需求和想法。

比如我和我的訓練老師,都把自己喜歡的飲食,納入到自己的飲食計劃裡。你的需求被【適當滿足】後,不會出現在一個節點因為“不開心、焦慮”爆發出來,讓你額外多攝入很多多餘的食物的情況。

食物有什麼功能,我們就利用它什麼功能。它能讓我們開心快樂,就發揮它,讓它和我們的目標之間達成一個平衡。

暴食?不用自責!那些健康飲食的人,也在偷吃垃圾食品

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生活中滿足自己、創造快樂的體驗。這樣改變才可以持續。希望下次你再覺得自己暴食的時候,沒那麼多壓力和負罪感。

疫情過去,外面春光明媚。無論是蛋糕、漢堡、牛排、燒烤,還是蘋果、西瓜、榴蓮、芒果,都是來自自然的禮物,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根本保證。輕鬆接受這些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真正開始從現在為起點,開心、快樂的長期讓自己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