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在最新一期的《聲臨其境》總決賽上,劉琳請了胡軍來作為她的助陣嘉賓。“太陽軍團”再度攜手,共同為《一代宗師》裡的葉問和宮先生配音。兩人一襲黑衣,站在金棕色的燈光下。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的隱忍內斂,於靜默中得以表達。短短几分鐘的片段,令旁人紛紛為之動容。

在不參與配音的時候,胡軍總是坐在後臺演播室裡,靜靜地欣賞別人的作品,眼神炯炯,點頭頻頻。褪去影視劇中大俠和帝王的濾鏡,他顯得那麼的謙遜與平和。而知天命的年紀,甚至給他的眼神增添了些許慈祥和憨厚。

他笑起來了,眼角和額頭隆起了溝壑,眼睛眯成兩道彎彎的月牙。

印象裡那意氣風發的蕭峰、項羽和趙子龍都老了,唯有52歲的胡軍瀟灑依舊。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聲臨其境》節目現場(圖片來自網絡)

劉琳在節目中毫不掩飾自己對胡軍的仰慕:“他是一個能夠給我帶來很大安全感的人。”這大概說出了廣大女粉絲的心聲。

而關於這位“娛樂圈大總攻”的傳說,在江湖上一直絡繹不絕。別說女性了,就連一眾男明星都曾被胡軍強大的氣場所震懾:

陳道明曾在採訪中笑稱,希望能與胡軍合作一部“綠宇”;任達華坦言,如果自己是個女生,一定會選擇嫁給胡軍;劉德華為了歡迎胡軍來香港,曾經親手為他做了一個蛋糕;張震第一次在機場碰到胡軍,竟然緊張得不敢上前搭話......

從業29年,輾轉話劇、電視和電影大熒幕,沒有出過任何的負面新聞。胡軍對自我、工作和社會的認知,始終如一地保持著異常清醒的態度,或許這就是他在圈內混跡多年,卻始終屹立不倒的原因。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01、鋼鐵皮孩的成長故事:“我爸是軍人,我是在水深火熱之中長大的”

別看現在的胡軍在鏡頭前總是不驕不躁、處變不驚的樣子,小時候的他可以說是實打實的淘氣小子。沒少幹些“缺德”的壞事,也沒少捱過父親的棍棒。

每年冬天,運煤的三輪板車都會輪流給每家每戶運煤,有一年正好第一個就輪到胡軍他們家。正搬煤呢,運煤工人們就“梆梆”敲他們家門。

“胡老師,您出來一下吧......您看我這該怎麼辦?”

只見工人們指著被戳癟的兩個輪子,一臉無奈地對老胡說道。原來是小胡軍搗蛋,給人家車軲轆戳破以後,還往輪胎裡灌水,導致煤車沒有辦法移動了。

胡老師這氣是不打一處來。他抄起燒得通紅的火筷子,“騰”就朝胡軍打過去。大伯見狀,趕快抱緊老胡的腰,招呼胡軍趕緊逃跑。

那一整晚,胡軍都沒敢回家。

還有一回,胡軍正給自行車打著氣,突然靈機一動,把氣門芯給拔了,扭頭問妹妹:

“妹,你想飛嗎?”

妹妹天真地樂道:“想啊想啊,當然想啊!”

沒想到小胡軍竟然把氣門芯塞到了妹妹的鼻子裡,準備給妹妹打氣。邊準備著還邊想,給氣球打了氣,氣球就能昇天了,那要是給我妹打成一大氣球,她可不就飛天上去了嗎?!”

沒想到又被爹逮個正著,給胖揍了一頓。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由於常年遭受父親的“毒打”,胡軍對爸爸非常嫌棄,甚至可以說帶著“仇恨”。

19歲,已經長大成人的胡軍,花起錢來依舊是大手大腳。月頭父母給的零花錢一到手,就帶著一幫同學吃喝玩樂,往往沒過月半,手頭的錢就不夠生活了,不是到店裡賒賬,就是拿糧票跟女孩子們換方便麵吃,終於撐不下去了。

某個週末,胡軍偷偷回了趟家,對著正在廚房裡忙活的媽媽說:“媽,我實在沒錢吃飯了......”媽媽從兜裡遞出50塊錢,悄悄塞給胡軍。拿到錢的小毛孩正喜滋滋地準備回學校,哪想到一回身一扭頭,就跟一臉嚴肅的老爸撞個滿懷。

“把錢給我。”老胡一把沒收了小胡軍的鈔票。

“梆!”一下,緊接著在熊孩子的胳膊上滿滿給了一拳。

然而小時候常被責打的胡軍,非但沒有叛逆走上歪路,反倒成為一個大孝子。

父親患有比較嚴重的糖尿病,胡軍聽說了以後,遍地去抓蛇,拿回家來扒皮燉熟。蛇肉剜給爸爸吃,蛇皮則留下來夏天裝涼水用。長大後的胡軍,無論事業多麼輝煌,無論工作到多晚,都會按時趕到醫院陪伴爸爸。父親的病也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奇蹟般地好轉了。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胡軍也不例外。成家後,胡軍更加懂得了什麼叫做“養兒方知父母恩”。

在《爸爸去哪兒》中,兒子康康因為善解人意的性格,被網友親切地譽為“暖心總裁”,這就是父母言傳身教的作用。

節目裡的康康,樂於幫助其他小朋友和有困難的老人家,總是慷慨的付出而不計回報。他的真誠、溫暖、大度和坦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遺傳自父母。而胡軍在康康的教育問題上也直言,自己是在父親的嚴厲教導下長大的,所以希望康康也可以經受得住這些歷練。

只有越早明白生活的苦澀和艱難,才能越早開始獨立自主的人生。胡軍,這個集痞氣和儒雅於一身的男人,這兩種奇妙氣質的結合,正是獨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歷贈予他的禮物。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02、順其自然的藝術人生:“我不知道什麼叫藝術,我也不希望成為一個藝術家”

2017年5月,胡軍接到了記錄冼星海漂泊生活的電影劇本《音樂家》。

而以武戲出名的胡軍,卻在這部看似與他自身形象不搭界的影片中,貢獻了異常驚豔的表演。

拍攝小提琴演奏片段時,胡軍完全沒有使用替身,而是跟著一位小提琴老師苦練了很久,最終真實地還原了主角拉小提琴的場景。

導演之所以會找到胡軍,其實是因為他特殊的出身背景。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胡軍的父親胡寶善和大伯胡松華都是著名的歌唱家,母親王亦滿則是優秀的話劇表演藝術家。由於絕佳的音色條件,父親從小就希望胡軍能夠繼承家庭的衣缽,上音樂學院學美聲。

大夏天,爺倆都光著膀子。父親坐在鋼琴前,胡軍則站在父親旁邊,從早到晚,視唱練耳。地上兩大灘滑溜溜的水漬,全是從兩個人身上淌下來的汗水。

從小在古典音樂的薰陶中長大的胡軍,被父親照著音樂家的目標來培養。什麼小提琴、聲樂、探戈,十八般武藝樣樣都練。然而最終胡軍還是沒能愛上音樂:

“我大爺(胡松華老師)總上我們家來,調音啊練聲啊,屋子裡根本就呆不住人......我從小就聽他們,聽煩了都。”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家庭音樂會上演唱歌曲的胡軍(圖片來自網絡)

而對錶演藝術感到好奇的胡軍,則用震驚四座的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陽》和一段探戈舞,打動了面試老師,成功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成為了中戲87級表演系的學生。

進入中戲以後,胡軍在大學裡專心研習自己的專業。他在專業上優秀到什麼程度呢?

畢業前兩個月,胡軍的檔案就已經被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提前調走。他的畢業大戲《打野鴨》,半個影視圈的專業人士都來觀賞,而胡軍正是那個站在舞臺中央的男主角。

進入人藝以後,胡軍在話劇舞臺上生生打磨了十年。我們現在看到影視劇裡的胡軍,臺詞穩得就彷彿後期配音一般,一腔一勢都似乎發自丹田,這些其實都是靈活而生動的話劇舞臺賦予他的。

胡軍的老師徐曉鍾曾在一次課堂上這樣告誡學生:“一個演員,當你能自我把控的,那種跳進跳出的頻率,次數越多,你的成功率就越大,就會越自信。”

我所理解的這種“跳進跳出”的東西,就是任何行業的從業者都應該具備的“敬業之心”。

我們常說,好的演員是演什麼像什麼,這是因為,他/她在進入演戲狀態的時候,就能夠很快地“入戲”,把自己就當成那個角色,用心、用整個生命來演繹。

現在有很多明星式的演員,演什麼都只像他們自己,不同的角色之間都沒有區分,更不能把觀眾代入那個情境中。如此,也就不存在什麼“跳進跳出”了,因為他們眼裡沒有藝術,只有粉絲和流量。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年輕時的胡軍在話劇舞臺上(圖片來自網絡)

知乎裡有一條熱門,是這麼評價胡軍老師的:

《爸爸去哪兒》裡,胡軍對兒子康康說有聚就有散,你是個重感情的人,這很好。這幼教的高度,搞得我想在電視前跳起來跪下給喬幫主磕頭,倒一碗酒,喝一半,灑一半。

這版《天龍八部》,距當時綜藝開播已過去十二年。有黃日華前輩珠玉在前,大家卻始終忘不了胡軍的喬幫主。

可見一個演員把角色演繹到了極致,便令觀眾模糊了虛實,也不知是胡軍飾演了喬峰,還是喬峰穿越回了現代成了胡軍。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03、乾淨豁達的價值信仰:“我覺得擁有現在的所有東西,都應該感恩”

其實在考中戲之前,胡軍的心儀院校一直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聞系,他的人生目標就是當一名記者。誰承想,誤打誤撞進了娛樂圈。然而胡軍對自己的定位和要求,卻清醒得令人稱奇。

這一點,倒是與他渴望成為記者的志願,不謀而合。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在《魯豫有約》中,一身卡其色毛衫的胡軍,若無其事地敘述著他前半生的職業生涯:

“拍戲、排戲,是一種緣分。這種緣分,不是說你渴求就能渴求來的,或者說甩掉就能甩得掉的。”

人生當中的很多事情,好的也好,壞的也罷,沒什麼“活該”,也沒什麼“早知道”。你捱上這事,就是你的命。因為你並不知道,出門摔了那一跤,因此就躲過了什麼可怕的災禍。別抱怨,反倒應該感到高興,由衷的高興。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對生命的感恩和敬畏。

“有很多東西都可以扔掉,都可以不管,沒必要去爭,去搶。”

2001年金馬獎失利後,胡軍褪去了一身飄飄欲仙的浮毛。他終於明白,是自己涉世太淺,行走在這社會之中,沒有人會永遠捧著你。相反,命運會處處給你設限,讓你飛得愈高,就跌得越慘。

從此,他可以在大哥面前甘做小弟,也可以在小弟面前衝當大哥,能屈能伸,明明白白。

“我母親總是提醒我,有多大水過多大年,別好高騖遠,別急功近利。

人到一定份上,很容易變成兜裡揣著一把錢的乞丐跟窮鬼。這是最可怕的。”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魯豫有約》採訪片段(圖片來自網絡)

有了這樣清醒認知的胡老師,這些年接的角色,幾乎沒有一個出過車禍。

《天龍八部》的“喬幫主”自不必多言,金庸老先生90歲生日時,非得要跟“他的蕭峰”舉杯對飲;

《楚漢風雲》的“西楚霸王”策馬馳騁,一路戰無不勝;

《赤壁》中俠骨柔情的“趙子龍”浴血奮戰,聞者無不聞風喪膽;

《影》中的“楊蒼”鎮守境州、驍勇善戰,彷彿畫中走出的戰神大將;

《金婚風雨情》裡的“耿直”,從青年到老年縱跨50歲,眉目堅忍,令人感概;

《機器俠》裡的警察隊長“徐大春”,膽小、自戀甚至猥瑣,叫人大跌眼鏡;

《於無聲處》裡最憋屈的小保安“馬東”,接地氣、愛耍貧,沒有英雄之姿,卻令人大呼過癮。

胡軍從來不在乎自己的名氣能有多大,接的角色有多討喜,有沒有符合自己的“人設”,是主角還是配角......演一部戲歷盡一次生命,這就是胡軍的演員之道。

而恰恰是他這清白乾淨的態度,最終為他贏得了無數的掌聲、讚美,還有演藝圈的地位。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不管是以一票之差痛失金馬獎影帝,還是錯失一些絕佳的劇本和角色,胡軍始終都保持著一顆淡泊的心態。這個娛樂圈的大前輩,在面對鏡頭的時候是那麼的坦蕩:

“演藝圈其實非常非常單純,就是名利場。”

在許多人看來,娛樂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圈子,但從胡軍的口中說出來,竟是如此的雲淡風輕。

因為早在他決定進入這個圈子的時候,就已經看透了名利雙收的輝煌,看淡了日進斗金的刺激。一夜成名也好,默默無聞也罷,他知道自己該做的,不過是用心演好每一部戲,用優秀的作品不斷地去征服觀眾,去獲得同行的認可。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胡軍拍戲有個“三不”原則:

自己不喜歡的不演,沒把握的不演,對不起觀眾的不演。

2018年,胡軍暫別熒幕,重新回到了話劇舞臺,花費一年時間精心打磨,和妻子、女兒共同演繹《哈姆雷特》。

舞臺上黑色的幕布和泛黃的燈光,是胡軍青年時代最熟悉的場景。而在經歷了金錢和名利的洗刷之後,他毅然放棄了“來錢快”的電視行業,為的就是再一次磨練自己的演技。

知道在演藝圈裡怎麼樣賺快錢、怎麼討好觀眾、怎麼博名氣,卻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心中最真實的信仰,明確作為公眾人物的責任。這就是胡軍最令人佩服的地方。

我們身處任何一個行業,都必須時刻堅守自己的底線,維護內心的真實。學會無私的給予,然後才會有長久的回報;明白並堅持自己的初心,然後才能一往無前,向著遠方無畏前行。

胡軍:豁達的人生,就是隨波逐流在面,保持憤怒在心

有一回很偶然地在網上看到,一名攝影師曬出胡軍為他朋友圈評論的截圖,胡老師寫道:

“保持憤怒在心,隨波逐流在面。濃煙可以一時遮住你的光彩,大風一到煙塵散盡之時,最可貴的是光彩依舊......”

大概,這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現實寫照吧。我們所有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都活在不同的框架裡。無能者抱怨這世間的規則,而有為者懂得如何順勢而為,在規範中求得自由灑脫。

當一個人懂得了如何接受自我,不再給自己下定義,他就可以活得如魚得水。

胡軍這個男人,可以古板可以老土,可以隱忍可以沉默,可以不羈可以直白,還可以火爆可以大膽。

從調皮搗蛋的皮孩,成長為雙商皆高的名演員;從萬眾矚目的英雄,演到市井街坊的小人,胡軍活得坦蕩,活得真實,活得大氣,活得灑脫。他用自己濃郁的個人魅力,為中國演藝界書寫了一幅又一幅大氣磅礴的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