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肉真的好吃嗎?

藏犛牛肉哥


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我覺得犛牛肉真的很好吃,我吃過的犛牛肉是從甘孜阿壩地區運過來的,現在的犛牛是藏區飼養動物,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適應高海拔的生存環境,被譽為“高原之舟”。

犛牛肉非常好吃做法之一是燉,清洗乾淨的犛牛肉切成小塊,和土豆番茄放在一起燉出來,肉質滑嫩,肉湯紅亮酸甜,非常可口美味,還特別下飯。

而用犛牛肉製作成的牛肉乾是一道風味獨特美食,也是養犛牛地區的一大特色,有好幾種口味的,麻辣的,五香的,風乾的等等,吃起來肉質細膩酥脆,並且比較有嚼勁,非常適合辦公室或者家庭、外出的休閒健康零食。

當然個人認為是最好吃的食物,別人也會有覺得不好吃的,這和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以及口感有很大關係,想知道好不好吃,喜不喜歡吃,先買來品嚐一下就知道了。


我是王梅子


好吃😊不能多吃,太補,吃多了,晚上燥熱,睡不著覺,有的人吃多了晚上睡不著,一直喝涼水,站陽臺。。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thunder37


看見這個題目,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

我是一個70後,父親是戍邊的軍人。我小時候他全國各地的出差,基本一年難得在家幾天。

大家都知道以前家裡吃肉是“憑票供應”的,所以一年難得吃上幾次肉。一次年根的時候,父親從四川出差回來,揹回來一大塊肉。說是叫“高畜肉”!

當時家裡沒有高壓鍋,這個肉燉了能有三、四個小時。但是吃起來還是咬不動,而且肉絲極粗、聞著腥羶難聞,在不長吃肉的年代,這個肉都難以下嚥!基本都囫圇個的吞了,而且吃多了不好消化,肚子漲的痛。這個肉就是——犛牛肉。

犛牛肉真的好吃麼?

近幾年去九寨溝旅遊時,也吃到過當地的特產“犛牛肉”,還買過犛牛肉的牛肉乾。總體給我的感覺,犛牛肉的味道與我們常吃的牛肉,味道相去甚遠。我覺得可能是這幾種原因:


  1. 犛牛本身做為“高原之舟”,是一種勞動工具,並不具備食用性。也就是說:“犛牛肉不是肉食的”。而是做為勞動生產工具存在的。這個就像農村耕地的老黃牛一樣,味道自然不夠好。

  2. 大家都聽說過有“千斤豬沒有千斤牛”的說法。不過千斤的牛,牛肉才好吃。但是犛牛的重量好像不止千斤,而且比一般肉食性牛的生長年限長。味道上自然要差不少。

  3. 犛牛的生長環境相對於其它品種的牛“惡劣”,自然要經受很多的“風吹雨打”。導致犛牛的肉質粗糙、口感差、味道腥羶。這個也可能是犛牛肉質不夠美味的原因。
其實給我的感覺,雖然很多人宣傳犛牛肉的綠色、生態、營養價值高等特點。但是我覺得這是為了滿足,一部分人嚐鮮、嘗異的心理。犛牛肉屬實不夠好吃,不過勝在“高原之舟”的名號上!如果做為肉食牛來飼養,基本屬於被淘汰的品種。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73神牛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從營養價值上來說犛牛肉不光蛋白質要比黃牛肉和水牛肉高,它所含的獨特的三種氨基酸是人體無法合成的,所以它的綜合營養要比黃牛肉和水牛肉高得多。



但是,如果單純從口感來說,犛牛肉還真的比不上黃牛肉。不光不如黃牛肉,他甚至連水牛肉都比不上。因為犛牛屬於高原牛種,生長在高寒地區,所以體內脂肪儲存很少。



他不像黃牛肉,肉中往往都含有脂肪粒,這樣吃出來鮮嫩可口,油脂豐富。單純的蛋白質高導致了它的口感非常的柴,沒有好的牙口,還真的很難嚼動。

在四川很多地方,當地售賣的牛肉實際上都是從川西運到廣漢屠宰的犛牛肉。為什麼犛牛肉反而價格更低更實惠呢?就在於他一方面口感不好,另一方面養殖成本更低。

牧民養殖犛牛還能得到國家補貼,價格很低就賣給牛販子,牛販子即使稍稍抬高一點價格也有利可圖,這也就使得犛牛肉的市場在四川反而更加廣闊。



反正因為它養殖成本低,飼料中有90%都是青草。這就導致了犛牛肉羶味重,異味重。甚至帶有濃重的肉腥味。如果一般常規去腥的辦法就能去掉黃牛肉中的羶味的話,犛牛肉即使加入再多的去腥調料,也很難根除乾淨。這在燉和煮犛牛肉時尤其明顯。

所以犛牛肉更多的是在營養價值上壓倒平原的牛類表親,但是論起口感來,他只能當一個臭弟弟了。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


瀾饞食記


犛牛肉真的好吃嗎?

我家是四川一個小縣城的,在這邊可以很容易買到犛牛肉,在八九十年代,那時候物流還不是很便利的時候,我的父母就逢年過節把犛牛肉當做禮品寄給外地的親戚。那時候我外公在阿壩州的森林工作局做廚師,當地屬於川西北高原,也養了很多犛牛,時不時都會託人帶一些犛牛肉下來。可以說犛牛肉給人的感覺就是高大上。

犛牛主要的生活環境就是高海拔高寒地區,營養價值非常豐富,身上的肉纖維很粗,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都是把犛牛肉做成肉乾,方便儲存和運輸。

真正吃過犛牛肉的人都知道,犛牛肉很硬,很難燉得爛。特別是肉乾,牙口不好的根本就咬不動。

雖然犛牛肉羶味比較重,但是我們四川處理這種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五香味、香辣味、咖喱味等等。製作成成品以後,完全吃不到羶味,越嚼越香。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加上犛牛本身的營養價值很高,所以非常暢銷。

有一次我從老家來深圳,在超市裡帶了一包麻辣犛牛肉乾送給一個湖南的朋友。這個朋友平時喜歡嚼檳榔,估計牙口在嚼檳榔的時候受損了。當他吃犛牛肉乾的時候,根本就嚼不動。

所以平時有很多沒吃過犛牛肉的朋友很好奇,到底好不好吃,我只能說,吃是非常好吃,但是首先得看看牙口怎麼樣,如果牙不好,就真不建議去嘗試了。


我是【小吃貨筆記】記錄網紅美食,分享家常風味,喜歡吃的朋友請點擊收藏關注,謝謝觀看,下次再見。

小吃貨筆記


麥兜君去帕米爾高原旅遊之前,對犛牛肉的印象還停留在犛牛肉大多數都做成了牛肉乾,口感厚重,纖維粗,不好嚼,味道比一般牛肉重的印象。

但是,一路馳騁在帕米爾高原蜿蜒的盤山路上,看著一群群犛牛灑脫自由的在高山流水之間徜徉散步,初於天生對美食的敏銳度,我知道,生長在這樣環境下的犛牛肉肉質不會差。

犛牛生活在3000米高的高原上,即使到了炎熱的夏季,山上的氣溫也很低,在這樣寒冷的地方,犛牛為了適應生存,體內含有較高的血紅蛋白,且脂肪非常低。再加上不用做農活苦力,每天喝著農夫山泉,吃著川貝蟲草,可以說是無憂無慮的長大的。

這樣養尊處優生活的犛牛肉,具有“兩低一高”的特點,低脂肪,低熱量,高蛋白,而且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

當地居民介紹,食用犛牛肉可以幫助人們抵抗寒冷,加快血液循環,增加人體新陳代謝速度,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關於這個麥兜君有發言權,抵達帕米爾高原的當天下午,氣溫就開始下降,真的是很冷,吃了一頓犛牛肉火鍋之後,補充了大量能量,身體一直暖暖的,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夜晚。

要說犛牛肉到底好不好吃,麥兜君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到現在麥兜君都在懷念舌尖那青草般自由般的味道,纖維粗重卻格外有嚼勁的口感,和燉煮好濃郁鮮香的犛牛肉高湯,以及那個既寒冷有難忘溫暖的夜晚。

以上是麥兜君的分享,希望給大家有參考作用。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贊,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您的鼓勵就是麥兜君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分享美食美景,一路同行,謝謝喜歡,感謝觀看,感恩分享。


麥小麥逛吃逛吃


犛牛肉真的好吃。作為一個保持天然狀態比較好的品種,具有著純真牛肉的風味和口感。只是如今也有了飼料餵養,不敢再說都是純天然了。

犛牛生活在青藏高原,具有明顯的品質特點。和普通牛肉比,更高的蛋白含量,更低的脂肪。有數據顯示:

  1. 蛋白質%:23.18,日本雪花牛21.88,黃牛20.25;
  2. 脂肪%:1.45,雪花牛4.66,黃牛3.53;
  3. 氨基酸%:23.13,雪花牛18.75,黃牛18.21;
  4. 熟肉率%:69.79,雪花牛53.25,黃牛63.41。

僅此幾項指標可看出,犛牛肉要比其他牛肉質量好些,把日本和牛都比下去了。

但是很多人感到犛牛肉並不比普通牛肉好吃。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在於三點:

第一,犛牛的肉絲纖維粗。和普通牛肉比,犛牛的肉絲纖維粗很多,看絕對值,犛牛的62.65,雪花牛38.01,普通牛肉57.63,就像牛肉和豬肉的肉絲差別。肉絲粗了,口感有粗糙,不那麼細膩。

第二,犛牛肉是四年以上的老牛肉,普通牛肉基本都是一年的嫩牛肉。儘管牛肉質量好,還是口感,覺著不習慣,就認為犛牛肉不如普通牛肉那麼順滑。

第三,犛牛肉的牛肉味比普通牛肉重。還是個味道不習慣。再加上犛牛肉含水率比較低,保存和運輸等實際問題,一般的都做成幹牛肉。真正的犛牛肉乾又比較貴,好幾十到過百元一斤,買著也不習慣。

真正的犛牛肉,當地人吃著習慣,外地人吃的少,也不習慣,還貴。所以,買不買,吃不吃,先習慣了再說。


普濟


以一個去過雲南旅遊的經驗告訴你,犛牛肉挺好吃的!

去雲南旅遊自然會光顧一下地方小吃,先後去過昆明、麗江、大理等城市,特色小吃裡有犛牛肉乾和松茸醬是最讓我喜歡的。

犛牛肉在歐洲和澳洲市場上很有名氣,犛牛肉被推崇為“牛肉之冠”,因為它富含蛋白質而脂肪含量卻極低,有半天然綠色食品之稱。因為犛牛主要生活在高原上,高寒缺氧的環境造就了獨特的味道,而且肉色也呈現出獨特的高原紅,是一種非常稀有的肉類。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犛牛肉都產於中國雲南西藏等地,所以是非常稀有的。高原無汙染的環境出產的犛牛肉肉質緊實,肉質纖維豐富,吃法也比較多樣,最流行的吃法如下。

第一種:在雲南西藏等地多喜歡把犛牛肉製成牛肉乾,各種味道的,嚼起來非常的香。

第二種:將犛牛肉滷熟之後做涼拌犛牛肉,也很好吃。

第三種:石板烤犛牛肉,直接利用藏族特產的火山岩石板烤鮮牛肉,非常的好吃。

第四種:犛牛肉火鍋,多加辣熱氣騰騰,吃起來香辣過癮還祛溼,當地人很是喜愛。







山海美食閣


犛牛肉好吃嗎?我覺得應該把“嗎”去掉,好吃。畢竟我在西藏生活了三十餘年嘛,吃得最多的恐怕就是犛牛肉了。

也有不好吃的時候,那是當新兵。69年進藏,坐了半個月的汽車。中午在兵站吃飯,時不時的也有犛牛肉燉蘿蔔,可接兵幹部說,新兵不能吃犛牛肉,吃了要長大鬍子喲,新兵們一聽都不敢吃了,害怕長大鬍子呀,更害怕長了大鬍子不好談婆娘。這下接兵幹部可高興了,犛牛肉全被他們吃了。還說他們年紀大了,都有老婆孩子,不怕長大鬍子了。後來才知道上當了。

在西藏時間長了,才知道犛牛渾身都是寶,因藏族人就叫犛牛“諾”(nor),意思就是“寶”,人稱“高原之舟”。其肉脂肪低,精肉多,高蛋白,肉質細嫩,屬上等優質肉類。據《呂氏春秋》記載:“肉之美者,犛、象之肉。”港澳市場把犛牛肉譽為“肉牛之冠”,深受國際友人青睞。

西藏的“珠峰牌”犛牛肉乾,以新鮮犛牛肉為原料,製作工藝考究,既保持了犛牛肉的鮮美風味,又具有香氣馥郁的特點。不信麼?買來嚐嚐……


讀走西藏


個人和犛牛肉已經打了兩個月交道。經過北上廣深四地測試者重複測試,這些測試者每月會到高級牛排餐廳消費至少一次,定期到山姆量販購買進口牛排回家烹飪。得出顛覆性,一面倒的統一結論:草飼犛牛取出的菲力肋眼牛小排,經過中國目前還沒有問世的特殊處理,等級類似加拿大有機草飼牛。尤其是犛牛菲力品質等於或高於茹絲葵的美國菲力。某些犛牛肉部位在快炒,室溫生牛肉,半熟清湯牛肉,烤肉,漢堡肉五類表現上也遠高於市面上所以進口及國產牛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