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昨天,妹妹在微信上跟我诉苦:“自打小汤上了幼儿园,我就开始为屎尿发愁

。”

细问下才知道,原来,三岁的小汤自从9月份入园后,午睡的时候总是尿裤子。这还是次要的,最让人费解的是,小汤每天都不肯在幼儿园大便,天天憋着回家拉,昨天妹妹接孩子有点晚了,结果小汤华丽丽地拉到裤子里了。

妹妹很苦恼:“我担心孩子会被其他小朋友笑话,或者被老师取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本以为孩子吃喝拉撒是件很随意的事情,有了娃才发现事事都是坎儿。躲过了分离焦虑,却败给了孩子的屎尿。

其实,孩子宁愿憋着也不愿在幼儿园拉大便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现象。

对门邻居家,就因为孩子不在幼儿园大便,无奈之下给孩子换了一间幼儿园。

据全国幼儿成长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

80%的孩子都不愿意在幼儿园内大便, 一家母婴杂志曾对50个从不在幼儿园大便的小朋友做过问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回答是:

我不会擦屁股;

臭,老师不喜欢;

我就是不想在幼儿园大便;

……

孩子长期憋便,会使体内毒素增加,大便干结,轻则便秘,重则导致肛裂。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该顺其自然的事情,变成了孩子天大的“痛苦呢”?

孩子不愿在幼儿园拉大便的原因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拉大便是因为孩子太胆小,或者孩子在学校贪玩。

当然这两个原因也存在,

但孩子不在幼儿园大便的原因却远远不止这两种:

1 丨 不适应新环境

2 丨 心理压力大

3 丨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影响

4 丨 老师的态度

1、不适应新环境

儿童心理学家表示:孩子出现尿裤子、憋大便,可能是环境改变造成的情绪问题。

本来在家如厕很顺利的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出现各种不适应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新环境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不安,当内心的安全感尚未得到建立时,他们只能用尽全力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从而忽略了身体的信号。

因此在幼儿园可能没感觉到便意,等爸爸妈妈来接时,放松下来才意识到自己要大便。

还有的孩子要拉便便或者尿尿时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不敢跟老师说,只能一直憋着。

再加上,在家中大多数的孩子都习惯用马桶,而幼儿园一般都是开放式的蹲便,孩子一时不习惯,甚至有的孩子害怕自己掉下去,而不敢在幼儿园大便。

邻居家的孩子就因为害怕掉进幼儿园的蹲便,从来不在学校大便,每天“规律”地选择早上或者放学回家拉粑粑,直到换了幼儿园才改善。

2、心理压力大

3岁之后的孩子已经有很强的自尊心,知道大小便是一件非常隐私、令人害羞的事情,只愿让最亲近的人给自己清理。

进入幼儿园后,面对不熟悉的老师来帮自己擦屁屁,孩子心里会非常抗拒。而且,很多幼儿园的厕所都是开放式的,往往几个孩子同时上厕所,毫无隐私性可言。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陌生人在场,对很多孩子、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而言,那绝对是巨大的心理挑战。

所以,他们宁愿憋到家里,也不愿在幼儿园拉粑粑。

3、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影响

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是三四个老师照顾二三十个孩子,为了维持秩序,很多活动都是集体性的,比如排队洗手、定时喝水、集体上厕所等。

孩子多,很容易混乱,老师难免因为维持秩序出现严厉的言行,孩子觉得害怕,不敢跟老师提出“额外”的要求。

所以,对于再加一碗饭、突然想上厕所等“单独行动”的要求,孩子则是能不提就会尽量不提。

4、老师的态度孩子的影响

平时宝宝大便时,如果家人或者老师对擦屁股这件事显露出“厌恶”,那么敏感的孩子会很快捕捉到这种情绪,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拉便便”。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每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想把自己的美好的一面留给老师。

自然就不想让自己的大便熏到“陌生而敬畏”的老师,不想麻烦老师给自己擦屁股,从而不愿意在幼儿园上厕所。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1 丨 借助绘本让孩子正视大便

2 丨 帮孩子适应多种排便环境

3 丨 多点耐心,不要给孩子额外的压力

4 丨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1、借助绘本让孩子正视大便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尽量淡化这件事,让孩子知道拉粑粑这件事,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再平常不过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父母在跟孩子解说 的时候,可以借助绘本,孩子就会更直观的感受到。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绘本《大家来大便》中,就讲述了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大便,这是件完全光明磊落的事情,不必躲躲藏藏憋来憋去。

通过绘本《我们的身体》, 让孩子明白,大便不是什么恶心的东西,排便也不是什么不好的行为,尽管确实臭臭的不太好闻。

孩子通过绘本《噼里啪啦益生菌来了》,就会知道为什么吃进去的食物是香的,拉出来的大便是臭的?因为好的东西都被我们的身体吸收了,废物才被排出体外。因此憋着便便对身体是有害的。

孩子们对屎尿屁的主题都很感兴趣,相信通过读绘本,能让孩子正视大便和排便,让孩子知道,当面对大便时,老师表情上的厌恶,并不是针对他,而是人们面对大便的正常反映。

2、帮孩子适应多种排便环境

很多孩子不在幼儿园排便,还是因为突然来到陌生的环境,孩子内心恐惧。

做到了正视大便之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在去超市购物,或者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尝试让孩子去公厕排便,几次之后,孩子就可以熟悉不同种类厕所的如厕环境,紧张感就会慢慢消除。

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要让孩子信任老师

,父母可以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多和老师交流,把孩子表达不出来的需求告诉老师,同时也教会孩子,一旦遇到问题,裤子尿湿了,想拉粑粑了……都可以告诉老师。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我家大宝刚上幼儿园时,性格比较慢热,我每次接送孩子的时候,都会跟老师聊一会儿。

孩子就问我:“妈妈,你跟老师是好朋友吗?”

我说:“是呀,老师也很喜欢你,所以有什么事尽量告诉老师,就像妈妈在一样。”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老师在学校的角色,就像爸爸妈妈一样帮助他,不会因为擦粑粑而厌恶他,所以完全不必要紧张。

3、多点耐心、不要给孩子额外的压力

不要每天都问“今天在幼儿园大便了吗?”,家长的焦虑情绪会传递给孩子,你对如厕的高度关注,无形之中增添孩子的压力。

当孩子表现出不愿在幼儿园上厕所时,也不要上纲上线,责备孩子胆小,连大便都不敢说。甚至人身攻击,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都会让他更加紧张和不安。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如果孩子一时没有控制住,拉在裤子里,也不要着急当众批评、指责, 可以在幼儿园多备几条裤子,并且平静温和的告诉孩子:“宝贝,你还小,这没什么,换上干净的裤子就好了。”

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家长都要及时给予肯定

4、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训练孩子独立吃饭、喝水和自己擦屁屁的能力,让孩子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尤其是自己擦屁屁的本领,会大大减少孩子的羞耻感。

孩子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时,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会增加很多,上幼儿园后也会更加从容。

关于如何教孩子擦屁屁,Twitter上曾有这样一个视频,获得了近20万的点赞

老师用两个气球作为“屁股”,教孩子们把纸折好,从下往上(从前往后)在两个气球之间擦一下: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她还教孩子,把纸巾对折,再擦一下:

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这些事情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不得不说,这位老师的做法真的很棒,很仔细而且不会暴露孩子的隐私

对于正在如厕训练的小朋友,我们可以按照老师的做法,在家让孩子学会如何自己擦粑粑。

孩子可能很难一下子掌握,需要反反复复示范,慢慢确保孩子能够做好。

写在最后

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人,不能永远待在轻松自在的家里,必须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陌生人打交道。

了解孩子的心理障碍,积极地去沟通、解决问题,才是明智家长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