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組合運行報告和後市展望

一季度組合運行報告和後市展望

季度是長期投資中最小的時間單位(因為月和周時間過短,隨機性太強),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會對實盤組合每季一小結,每年大總結,主要是記錄得失和反思,同時讓大家瞭解組合的運行情況,讓投資不再迷茫!


一、業績回顧

組合對比:


一季度組合運行報告和後市展望

如上圖所示:兩個實盤組合在一季度都跑贏了參考標的和大盤指數,其中穩中求進小幅正收益,同期滬深300指數-10%,表現良好。

出奇制勝-2.5%,雖然戰勝了參考標的和指數,但是整體還是表現一般,需繼續努力,二季度有望提升。


一季度組合運行報告和後市展望

上圖是組合成立以來的總收益,一季度震盪回到原點,目前收益依然在2019年最高點。



二、調倉思路

一季度調倉比較多,先後減倉了工銀金融、安信價值、興全精選、博時、交銀等基金,減倉的前三隻基金均有效減少了回撤,特別金融、興全精選在近期表現比較落後。


另外增加了富國、建材、嘉實、信達等基金,增加的前兩個在近期回撤中表現較好,嘉實中規中矩,不過信達在最近一個月回撤比較大,增加的時機不太好。另外穩中求進增加了交銀成長和少量債券基金,也降低了回撤。


整體來說,調倉尚可,讓組合減少了損失。老鐵們會知道,在市場大波動時期組合調倉比平時要高一點,主要是基金變動大,需要調整相應的攻防配置。 不過在一季度的調倉頻率確實偏高了,後期要降低頻率。


三、小結

一季度是強勢震盪的3個月,特別是科技股從瘋漲到猛跌,像芯片題材最大跌幅達35%,追高的人損失慘重,中途補倉的損失也不小。


市場情緒方面,前兩個月都很歡喜,成交量連續多日達到萬億級別,大家的熱情也被調動起來,當時有人對分批加倉不淡定了,想直接加滿倉。


甚至有人嫌交銀和債券基金漲的太慢,要換成中小創科技基金,現在結果也知道了,他們用貪心加大了自己的損失。


針對這些,我在2月24號發出預警:《科技股持續大漲,但還需保持冷靜!》,文章發出後次日科技股見頂,但當時並沒有多少人重視。


隨著近一個月的快速下跌,投資人又開始由喜轉悲,在2月份還被人極度看好的科技,芯片,在近期成了人人喊打、看空的板塊,相關基金吧裡也是怨聲不斷。


我們不禁反思,同樣的板塊和題材,下跌打折本是好事,成本降低了20-30%,買點比以前更好了。但是更多人是因為漲了就看好,跌了就看空,投資情緒完全受市場和消息面的影響,缺乏自主判斷能力,這就是長期收益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你也是其中一位,希望能夠重視,借這個時機好好反思一下,理性思考。雖然虧了錢,但一定要得到經驗,否則以後還要不斷循環。


另外,以後要看淡短期漲跌,不以漲喜,不以跌悲,資產配置要合理,再看好的板塊也不要集中投資和押寶式投資,如果換作我自己滿倉科技,最近也會不淡定的。


四、展望

國際疫情正在高峰時段,很多國家也開始重視疫情了,大約二季度會有所好轉,正常來說股市底部會早於疫情高峰,4-5月份市場容易出現階段性底部,目前我也在密切關注中。


只是海外國家眾多,疫情比我們之前更復雜,持續性還有對經濟的影響更無法準確判斷,所以投資上不宜太激進,一定要做好最壞打算。
總體而言,這波下跌已經過了大半,後續還要一段時間的磨底過程,目前我們組合配置合理,抗風險能力較強,只要市場稍有喘息,組合也一定會繼續領先市場,建議大家不要輕言放棄。


當前,一方面是疫情不可準確預測,一個是市場已處於較低位置,有很強的配置價值,所以輕倉的還可以用分批買入,重倉的繼續持有。


兩年之後你一定會覺得2700點附近是多麼低的點位,會後悔當時沒重視這個位置。


如果近期再大跌,我也會追加資金到實盤組合,無論市場多艱難,都和大家一起風雨同舟!


最後送上一句投資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前行,在歡樂中結束!

每次大底部都是建立在大部分人的痛苦之上,抓住機會,逆向思考,你就是贏家!


主理人:東方財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