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高熾反對鄭和下西洋?而且還謀害他?

大侃歷史


鄭和下西洋,是在中國古代明朝時期最早由明成祖朱棣所支持、由鄭和帶隊的一場浩大的航海之旅。這場航海之旅,使得亞非各國紛紛遣使與中國通好,進行貿易,就此增進了中國對亞非國家和地區人們生活、習俗等方面的瞭解,豐富了海外地理知識,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這場航海之旅可謂是我國古代航海歷史上的一大壯舉,然而,明仁宗朱高熾卻極力反對鄭和下西洋,並在自己即位以後立刻下詔停止了下西洋等一系列的活動,但題中所說明仁宗朱高熾謀害鄭和的一事只出現於電視劇中,並沒有確鑿的史實記載。那麼,筆者接下來就講講明仁宗朱高熾為何反對鄭和下西洋。

一、下西洋耗資巨大,勞民傷財。下西洋究竟有多大的耗資,我們從鄭和下西洋時船隊的規模就可以看出:全體人員27800人,船隊分為5種船: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共計208艘。據史書記載:“寶船共計63艘,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最大的寶船換算成現在的長度就是151.18米,寬61.6米。船高達四層,可容納乘員上千人。船上有9桅可以懸掛12張帆,鐵錨就有幾千斤重。如此巨大的艦船,在世界木船製造的歷史上已經是登峰造極的水平,在當時簡直就是航空母艦一般。

這樣大的陣仗和規模,對財力物力的耗費也是十分巨大,國家不可能不從中壓榨百姓補貼船隊開銷。我們知道,明仁宗朱高熾是一個關注民生、愛民如子的仁君,他深知這恢弘氣派的下西洋壯舉背後是多麼的勞民傷財,他出於對民生的角度考慮,叫停下西洋一事自然是作為一位關心民間疾苦的仁君應該做的。

二、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以前,鄭和已經六次下西洋,目的也已基本達成。鄭和下西洋最主要的一個目的便是為了揚威海外,宣揚大明朝的偉績。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時候,鄭和便已經六次下西洋,這一目的可以說在當時六次下西洋的過程中便已經基本達成。所以明仁宗朱高熾即位的時候,認為鄭和下西洋已經沒有那麼必要,於是便下令停止了這項活動。

三、明朝在鄭和下西洋這件事上一直做的是賠本的買賣,持續下去,明朝的財政將面臨危機。因為當時鄭和下西洋更多的是宣傳大明天朝上國的地位,雖說也進行了一些交易,但這些交易基本都是為了籠絡他國。鄭和也帶回了不少珍寶,但是真正帶回來能充盈國庫的少之又少。由此一來,可想而知在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情上明朝的財政一直都是出於入不敷出的狀態。若是長年累月的繼續下去,明朝的財政情況恐怕只會越來越不樂觀。

還有一點則是明朝官員的態度,雖說下西洋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強烈支持,但是朝中許多官員對這件事都持反對態度,朱棣去世後這些官員更是對鄭和下西洋這件事百般阻攔。明仁宗朱高熾自己本來就有叫停下西洋一事的想法,再有朝堂中和民間的這些反對之聲來堅定他的想法。於是在洪熙年間,鄭和下西洋這件事便就此被叫停了。


鄧海春


朱高熾確實反對鄭和下西洋,但是從沒有謀害過鄭和,這個想法可能是受電視劇《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但是電視劇只能當電視劇,不能當真。


《明史》記載,朱高熾是一個非常仁愛心善之人。他“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由於他的儒雅和仁愛,他的祖父朱元璋非常喜愛他。有一次朱元璋派少年朱高熾在破曉時去檢閱軍隊,他很快就向朱元璋彙報結果,朱元璋吃驚他為什麼這麼快,朱高熾解釋說,清晨太冷,他想在士兵們吃完早飯後再檢閱。他對待普通士兵尚且如此,又怎麼會因為下西洋一事去謀害鄭和呢?再說再明朝那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皇帝的話就是至高無上的誰也不敢違背,禁止下西洋只是他一句話的事,犯不著去謀害鄭和給自己在歷史上留下汙名。


(明成祖朱棣)

朱高熾謀害鄭和是假,但是禁止下西洋確實真,要想知道其中原因,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朱高熾禁止下西洋的歷史背景。

“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在《鄭和下西洋》這部電視劇中,導演為了一定的藝術效果和烘托主人公的形象,將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寫成開拓對外貿易,加強明朝與世界各地的交流。但藝術終究是藝術,我們不能把藝術當做現實,更不能把藝術當成歷史。

據《明史》記載,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真實動機為“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雖然為了找建文帝沒有必要這麼興師動眾,但向南洋諸國展示大明王朝的強盛以恢復萬國來朝的榮耀確實是值得的,從根本說鄭和下西洋的政治意義遠遠大於經濟利益。


明朝把蒙古人趕出中原後,他們從未放棄過重返中原的念頭。在靖難之役時,遠在如今中亞地區的成吉思汗的後代帖木兒在實力強大後打算遠征中國。朱棣得到消息後,決定採取迂迴路線派出鄭和下西洋聯合印度洋諸國對帖木兒進行包圍遏制,並且還邀請包括帖木兒帝國使臣在內的南洋各國使臣來到京城觀賞閱兵,其威懾心理不言而喻。雖然在鄭和奉命初始的同一年(1405年)帖木兒病逝,但是蒙古的壓力依然存在,因此仍有派鄭和出使南洋的需要。

總而言之,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是首位,並且遠遠大於其經濟目的。等政治目的達到後,勞民傷財的鄭和下西洋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性。

禁止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背景

在電視劇《鄭和下西洋》中講述鄭和下西洋給大明王朝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百姓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連營造北京城的開支和朱棣北征大漠的軍費都是鄭和下西洋帶來的,在現實歷史中也是如此。

雖然鄭和下西洋花費糜巨,但是帶來的收入也是十分可觀的。但這卻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先有高投資,然後才有高回報。作為皇帝的朱高熾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也知道遠航貿易帶來的好處,但是關鍵當時的大明王朝確實拿不出那個錢來繼續支持鄭和下西洋。

朱棣在位期間共五次北征蒙古,除了前三次取得了勝利外,後面兩次都因蒙古人遠遁,沒有抓住戰機,連個蒙古人的影子都見不到,結果只能無功而返。史書中評論這一段歷史時,也用“戰果寥寥,無功而返”來評價。雖然沒有打仗,但是軍隊的花費還是有的,五十萬大軍就算光吃糧食都要消耗不少,更何況在北方嚴寒地區下士兵的衣服和武器消耗,馬匹的消耗問題還沒有計算在內。鄭和下西洋的收穫和全國收入全都浪費在了北邊戰事上,根本無力再承擔一次新的遠航。這也是為什麼朱高熾一登基就下詔罷兵,削減冗官,減少皇室採買,讓百姓休養生息以補充國力的原因。


此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商人自古就遭到各階層的彼時,特別是掌握有大量田產並自命清高的士大夫階層,如果任由海外貿易發展,威脅的肯定是他們的利益。再加上朱元璋開國之初為了應付來自海上的威脅下令禁海,這群士大夫仗著祖訓逼迫皇帝禁止下西洋。在內憂外患下,明仁宗不得不妥協,下令廢除下西洋。


(明仁宗朱高熾)

可惜的是,明仁宗在位僅10個月就駕崩了,等到他的兒子明宣宗登基後,國力有所恢復依然下令繼續下西洋,我想如果明仁宗能多活幾年,他也會繼續他父親下西洋的壯舉的。後來鄭和在最後一次下西洋中不幸病逝,中國再無航海人才來擔此大任,再加上後來明朝國勢日衰,遠洋之事便逐漸不了了之。


青悠論史


向海洋要資源要財富可以說是現代人的共識,15世紀末由歐洲人開啟的大航海時代,更是讓資源貧瘠的歐洲發展迅速超越亞洲,奠定了歐洲數百年的繁榮。而早在大航海時代近百年前,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就已經率領規模空前的艦隊揚帆出海、連通世界,但這世界航海史的奇蹟沒能繼續下去,1424年明仁宗朱高熾在即位詔書中宣佈停止下西洋,明朝的海洋探索基本廢止。看朱高熾的廟號“仁宗”就能明白,凡是配得上這個稱呼的都是遵循儒家理念,甚至於對文官言聽計從的皇帝,而終止鄭和下西洋是明朝文官集團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推動的。

明朝文官提出停止鄭和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是說“支費浩繁,庫藏為虛”,說白了就是花錢太多,造成國庫空虛,但這是隻能忽悠身處皇宮、遠離民間的皇帝的假話。從南宋時開始,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發展進入高峰,南宋以遠小於明朝的國土面積,財政收入卻能達到明朝的25倍,海外貿易佔了大頭,宋朝對進口商品徵收7%-10%的關稅,每年僅是廣州、泉州、兩浙三個市舶司的稅收就達200萬貫(約等於200萬兩白銀),以此類推南宋全國海外貿易總額在2億貫以上。

如果說南宋的歷史離明朝較遠,那元朝同樣是海貿大國,裝滿瓷器的海船川流不息,東至日本,西達東南亞、波斯、阿拉伯、非洲,可以說一次海外貿易的利潤動輒十倍、百倍,海外貿易的暴利對於江南地區的官僚豪紳來說根本不是秘密,很多家族就是靠這個發的家。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解決倭寇以及張士誠、方國珍等人的殘餘勢力的侵擾,下達海禁令,撤銷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大市舶司,禁絕對外貿易,凡是私自建造海船、進行海外貿易的人一律處斬、家屬發配充軍。但是《資本論》中有一句名言“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

朱元璋的嚴令擋不住江南地區居民對於利益的追求,無權無勢的普通平民乾脆出海當海盜,身為特權階層的官僚豪紳乾脆幫助海盜銷贓,或者組織船隊進行走私貿易。而明朝偏偏沒有強大的海軍,對於海盜、走私行為無力制止,朱元璋的海禁令除了減少了朝廷的稅收之外,根本毫無用處,官僚豪紳趁機成為明朝海外貿易的主導者,牟取暴利,以明朝末期著名的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海上貿易集團為例,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

鄭和下西洋這件事的出現打破了江南地區官僚豪紳對於海貿的壟斷。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大小艦船200餘艘,其中主力寶船63艘,按照英國學者米爾斯推算每艘寶船可載重2500噸,每次出航之前明朝宦官們都會統一收購大量瓷器、茶葉、絲綢等貨物以便隨船出海在沿線國家展開貿易,而各國的貿易額每年是有限度的,鄭和船隊帶去了大批貨物,自然影響明朝走私商隊的銷量。

最重要的是原本大家明目張膽的違反海禁令,是因為皇帝抓不到,現在鄭和組建了當時堪稱無敵的艦隊,揚威海外、清剿海盜,抓個走私船隊不是輕鬆的。下西洋船隊管事的都是皇帝的親信宦官,他們只要忠心於皇帝就行了,可不用給官僚豪紳們面子,走私要是被抓,是死是活可就全看皇帝心情了。因此走私船隊在鄭和下西洋開始後大為減少,而在當時每年因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高達26萬公斤,白銀在明朝就是錢,財帛動人心,這一大幫利益集團不恨死鄭和船隊了。

明朝依靠科舉取士,而文化發達的江南地區長期壟斷錄取名額,1397年著名的“南北榜案”就是這一現象的集中體現,明朝官場大多被江南地區出身的官員把持,這幫官員或多或少都和海外貿易有關。即使本身不牽扯海外貿易的文官,每年下邊人孝敬的“冰敬”、“炭敬”,大筆銀子拿著,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也不得不為利益集團說話,而且打擊宦官勢力不是文官集團的政治正確麼。

一大幫文官集體諫言要求廢止下西洋,自然不能說影響到自己的私利了,要打出光明正大的口號就是“支費浩繁,庫藏為虛”。但明成祖朱棣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皇帝,對於文官基本上是不屑一顧,因此一直到1424年篤信文官的明仁宗朱高熾登基才廢止下西洋。到了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再次命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可惜鄭和已經老邁,中間還耽誤了多年的時間,很多為下西洋配套的人員、設施已經荒廢,明朝下西洋的壯舉已經難以為繼了。

鄭和下西洋到底賺不賺錢,只要看看明成祖朱棣做的事就知道了。鄭和前六次下西洋的時間從永樂三年至永樂二十二年,這段時間內朱棣先後五次親征蒙古,每次都出動十多萬兵馬;派成國公朱能、英國公張浦四次南征安南,又是十多萬兵馬的耗費;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擴建北平城,修建紫禁城,遷都北京等等,這裡面很多錢是從皇帝的內庫中出的,而皇帝的錢是鄭和等宦官們幫他賺來的,說白了下西洋賺的錢全到了皇帝自己的小金庫中。

明朝的官員們要是沒有私心,不想著不納稅、壟斷海外貿易,就不應該推動廢止下西洋,而是應該推動廢除海禁令,推動對外貿易的擴大,這種私心可以說毀滅了推遲明朝滅亡的唯一機會。明朝滅亡最大的原因就是兩條,一是國家財政崩潰,拿不出足夠的錢來平定遼東、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明朝皇帝要是能從海貿中弄錢,所謂的“三餉”根本就不是事,怎麼會缺錢花;二是小冰河期,明朝天災不斷,糧食連年歉收,饑荒不斷,而南洋的占城、暹羅、安南、真臘等國都是產糧大國,糧食一年兩熟或三熟,下西洋船隊要是一直存在,這些產糧地就會一直尊崇明朝的領導,不論是徵糧、借糧,還是買糧,都能解決明朝的缺糧問題,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當狗容易做人難


任宗皇帝朱高熾反對鄭和下西洋的原因:

1、永樂年間,多項工程並舉導致綜合國力消耗過大。

永樂時期的大工程包括南征北討、遷都建陵、營建武當山和南京大報恩寺、開通大運河以及下西洋等,這些工程幾乎是同時進行的,而且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部分工程甚至直到朱棣去世都還沒完成,這些工程極大的消耗了明朝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明朝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賦稅來源單一。

2、下西洋獲得的物資遠遠大於其消耗,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下西洋雖然讓明朝出現了萬國來朝的盛況,但是當時的明朝實施的“厚往薄來”的外貿政策,來朝貢的越多,那麼賞賜回去的更多。

3、朱高熾可以說完全是儒家的產物,其治國理念和朱棣是完全不同的,在位期間發展生產,與民休息。

4、群臣的反對

  • 下西洋所獲財務,絕大部分都進入了皇家的私人財產,並沒有歸為國庫。

  • 下西洋的同時,也催生了一部分的私人的海上貿易,而這些文官集團正是背後的受益者。但是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壟斷了海上貿易,觸犯了其本身利益。

  • 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使國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得以休養生息。

鄭和的死因

至於說謀害鄭和,並沒有找到相關記載。雖然對於鄭和的死因有一些爭議,但是其死亡時間卻在朱高熾之後。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劉魁


一、下西洋耗資巨大,勞民傷財。下西洋究竟有多大的耗資,我們從鄭和下西洋時船隊的規模就可以看出:全體人員27800人,船隊分為5種船: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共計208艘。據史書記載:“寶船共計63艘,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最大的寶船換算成現在的長度就是151.18米,寬61.6米。船高達四層,可容納乘員上千人。船上有9桅可以懸掛12張帆,鐵錨就有幾千斤重。如此巨大的艦船,在世界木船製造的歷史上已經是登峰造極的水平,在當時簡直就是航空母艦一般。

這樣大的陣仗和規模,對財力物力的耗費也是十分巨大,國家不可能不從中壓榨百姓補貼船隊開銷。我們知道,明仁宗朱高熾是一個關注民生、愛民如子的仁君,他深知這恢弘氣派的下西洋壯舉背後是多麼的勞民傷財,他出於對民生的角度考慮,叫停下西洋一事自然是作為一位關心民間疾苦的仁君應該做的。

二、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以前,鄭和已經六次下西洋,目的也已基本達成。鄭和下西洋最主要的一個目的便是為了揚威海外,宣揚大明朝的偉績。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時候,鄭和便已經六次下西洋,這一目的可以說在當時六次下西洋的過程中便已經基本達成。所以明仁宗朱高熾即位的時候,認為鄭和下西洋已經沒有那麼必要,於是便下令停止了這項活動。

三、明朝在鄭和下西洋這件事上一直做的是賠本的買賣,持續下去,明朝的財政將面臨危機。因為當時鄭和下西洋更多的是宣傳大明天朝上國的地位,雖說也進行了一些交易,但這些交易基本都是為了籠絡他國。鄭和也帶回了不少珍寶,但是真正帶回來能充盈國庫的少之又少。由此一來,可想而知在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情上明朝的財政一直都是出於入不敷出的狀態。若是長年累月的繼續下去,明朝的財政情況恐怕只會越來越不樂觀。

還有一點則是明朝官員的態度,雖說下西洋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強烈支持,但是朝中許多官員對這件事都持反對態度,朱棣去世後這些官員更是對鄭和下西洋這件事百般阻攔。明仁宗朱高熾自己本來就有叫停下西洋一事的想法,再有朝堂中和民間的這些反對之聲來堅定他的想法。於是在洪熙年間,鄭和下西洋這件事便就此被叫停了。


關河南望


我是農村俗人,我來回答。

鄭和世稱三保太監,是我國明朝初期偉大的航海家。曾率領一支來自大明王朝、由200多艘船隻和兩萬七八千人組成的巨大船隊,以當時各國航海者無法想象的恢弘氣勢,打通了東西方的海上航線。
可以說,鄭和下西洋對當今世界的交流產生的影響至今依舊存在,然而,那些航海的過程卻顯得撲朔迷離:鄭和是誰,他如何就成為了創造人類海上奇蹟的英雄?鄭和為什麼要七下西洋?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鄭和本來姓馬,雲南省昆陽人,幼年時期入宮後改姓鄭。明成祖選中他負責遠航是因為他既有能力,又是穆斯林。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船舶長44丈,寬18丈的就有60多艘,所載人員有2.7萬多人,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從1445年到1433年,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克服了重重困難,率船隊七次出海,進行大規摸的遠洋航行,途中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總共到過南洋、印度洋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南到達了爪哇,西北到了波斯灣和紅海、最西到達非洲東海岸,是歷史上人類征服海洋的空前壯舉。

  由於鄭和出使東西洋各國的詳細資料被燒燬,致使後人對鄭和下西洋知之不詳,對其下西洋的目的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猜測一:尋找建文帝?

  當年,燕王朱棣高擎“靖難”旗幟攻入京都應天(即南京)金川門時,建文帝見大勢已去。為了能順利地化裝潛逃,火焚皇后馬氏與太子朱文奎以製造假象。
建文帝這一瞞天過海的高招為自己一時躲避追殺贏得了有利時機,但隨後朱棣很快便從屍體手上的一枚戒指辨明瞭死者的身份。不過,精明的朱棣不但沒有馬上揭穿事實真相,反而借題發揮,特意發佈詔告,向全國宣佈建文帝已“闔宮自焚” 。此舉目的就是能名正言順地登上皇位。

  建文帝是死於自焚?還是逃亡在外?這一歷史懸案,在眾多人的杜撰下,後來演變出建文帝流亡西南等不少版本,致使幾百年來史學界始終爭論不休。

  隨著1991年,南京建鄴路拓寬工地發現規模宏大的地下水道;1998年,又發現建文帝出逃的涵洞,目前基本上可以蓋棺定論:時年,建文帝並沒有死。

  於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便顯而易見地與尋找建文帝聯繫在了一起。

  虎口脫險的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有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於是,鄭和下西洋是帶著皇帝使命的--尋找建文帝行蹤。

  而這一說法很快被學界推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範金民教授認為,把明成祖下決心派鄭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尋找建文帝這一說法過於牽強。

  其一,建文帝其人忠厚羸弱,被朱棣從帝位上趕下後,即使逃到國外也沒什麼能耐。這些情況朱棣應當明白,何必三番五次派鄭和率領二萬餘人的龐大船隊興師動眾出海尋找?

  其二,建文帝是否逃出南京城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不少跡象表明,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陷已經死於大火。

  其三,鄭和尋找建文帝缺乏充分的史實依據。《明史·鄭和傳》雖有記載,但即使《明史》也是處處矛盾。由於建文帝的下落無人知曉,《明史》的編撰者們就根據自己的看法來修正史。

  猜測二:耀威異域?

  《明史·鄭和傳》中曾有載: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耀兵異域”,這一說法也成了國外學者“鄭和侵略說”眾口一詞的觀點。但潘群經過反覆研究考證後得出結論:是“耀威異域”而非“耀兵異域”。
潘群強調,“威”與“兵”,前者是揚我國威,是中國傳統的思想;而後者則是用兵打仗,是指軍事行動。這一字之差,牽涉到不同的政治見解。“鄭和侵略說”為“中國威脅論”提供依據。但史實充分證明,中國在鄭和時代就沒有侵略,沒有威脅,明成祖主張“厚往薄來”、“宣教化”,他說過對待別國千萬不能用兵,用兵是下下策。

  其實,鄭和七下西洋28年間只有過三次戰役,而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行動僅一次,還是被迫自衛反擊戰。從這一點來看,潘群的“耀威異域”還是有理有據的。

  潘群在研究調查中還發現,鄭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國後,途經福建雪峰寺時曾拜望過建文帝。明朝遺民查繼佐所著,成書於康熙年間的《罪惟錄》中有驚人的記載,該書志卷三十二上的《建文逸記》說:“建文帝攜一子至浦江鄭氏家,後又納一妾,生四子……走住福州雷峰寺。三保下洋過之,泣拜於地,為之摩足。帝微囑三保舉事,泣對不能,別去。”

  無力迴天的建文帝削髮為僧,在幾個忠臣陪伴下從燕雀湖後宰門的一個涵洞口倉皇逃離京城。然後,被僧錄司左善世 (相當於今天的佛教協會會長)道衍和尚轉移到了一個最安全的地方。

  “這個安全的地方就是福建的雪峰寺。這段話記載了‘靖難’之後,逃出南京的建文帝的行蹤:他先後去了浙江浦江、福建福州,在這過程中,還娶妻生子,最後隱居在福建雪峰寺中。

  而巧合的是,鄭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來後,在寺中遇見了建文帝,在這位前任帝王面前,鄭和哭著拜倒在地。建文帝要求他起兵反對永樂帝,幫助自己奪回帝位,但鄭和哭著對建文帝說,自己不能夠這樣做!”

  一方是以前的皇帝,雖被推翻,但總歸是正統,一方是追隨征戰南北的永樂帝,到底如何抉擇?只好“泣對不能”,這也似乎說明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尋找建文帝。

  猜測三:迎取佛牙?

  潘群教授曾向相關媒體透露過他的新發現:即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迎取佛牙。據潘群介紹說,明成祖的重要謀士姚廣孝曾經隨鄭和下過一次西洋。編纂於民國二十年(即1931年)的《姚氏族譜》,記錄了姚廣孝這一明初名人的事蹟。族譜中說,永樂七年(1490年),姚廣孝全程參與了鄭和船隊的出航,經過今天的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
姚廣孝是何人?他是朱棣王朝“智囊團”中最重要的一位。據《明史》記載,自從永樂年間,姚廣孝被朱棣召到京城之後,就一直是朱棣最為倚重和信賴的謀士。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推翻建文帝,姚廣孝出謀劃策,居功至偉。

  朱棣即位之後論功行賞,姚廣孝排在所有功臣的第一位,權傾朝野。姚廣孝去世時,朱棣還親自給他撰寫了神道碑碑文。厚遇如此,可見姚廣孝是永樂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姚廣孝隨鄭和一起下西洋,足以說明船隊執行的是一項極為重要卻又萬分保密的使命。”潘教授說,很多古籍資料都記錄朱棣曾派人尋訪建文帝下落,由此許多人推理說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此事,甚至有些說鄭和在某次航海中找到過建文帝,只是向皇帝隱瞞了事實。

  雖然如此,潘群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是迎佛牙。這是因為姚廣孝是一位級別非常高的官員,派遣這樣的官員出行,說明朱棣對第三次下西洋進行過謹慎的策劃,而迎回佛牙的事實以及當時隆重非凡的景象記載,也說明這一趟出航不僅順利完成了使命,而且得到皇帝的高度重視。

  古書中對迎佛牙之事的記述極富傳奇色彩。《大唐西域記》則記載了佛牙迎回以後,朱棣專門派人“於皇城內莊嚴檀金剛寶座貯之”。由此推測,說遠航的主要目的是迎佛牙,更加貼切。

  猜測四:招藩來貢?

  其實,中國和海外國家的貿易關係,自張騫出使西域開始就從未間斷過。到了明朝,明成祖派遣鄭和大規模地進行海外出訪,重燃一度在洪武末期停止入貢的貿易活動。從1405年到1433年這28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所贏得的成果遠遠超出最初的預想。至此,明朝不僅在南洋、西亞地區盛名遠播,更加深了中國對南洋一帶的風土人情的瞭解,為中外交往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許多專家都認為,鄭和出使西洋以和平外交為主調,“和順萬邦”、“共事天下太平”,這點與西方的“鄭和侵略說 ”截然不同。儘管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但他沒有,也不想成為“海上霸主”,沒有侵佔、掠奪,始終只是充當溝通東西方的和平使者。每次返航時,都有外使隨船來華,多時達千人。可見,鄭和下西洋並不是為了尋找所謂的建文帝,更絕非“耀兵異域”。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在祖法兒(現為阿曼東岸),鄭和船隊以絲綢、瓷器等物資換得乳香、蘆薈等物。而在阿丹(現為也門亞丁)則換得色彩各異的寶石、珍珠,及高二尺的珊瑚樹。除此之外,還有讓中國人津津樂道並深感好奇的獅子、花福鹿(即斑馬)、豹、鴕雞(即鴕鳥)、麒麟(即長頸鹿)等各種熱帶地區動物。

  由於中國自古就視麒麟為瑞獸,所以當麻林國(現稱坦桑尼亞)贈送所謂的“麒麟”(即長頸鹿)時,引起明朝百官稽首稱賀,紛紛好奇於這種長頸的吉祥的動物。不管是動物、香料,還是其他特產,原本都只為了朝貢而進入中國境內,久而久之,卻成為中外通商的主要產品。

  鄭和船隊本著厚往薄來、睦鄰友好的原則,與各國既開展貿易,又結下友誼。在馬六甲,拜裡米蘇拉甚至同意他們的船隊在當地沿岸地區建造一個倉庫式的小城,四周欄柵包圍著,四角設有更鼓樓(類似敲鐘的塔樓),裡面設置倉庫,作為航行的補給與運輸的中途站。這也正是後人在調查研究時提出的有關“鄭和基地”的論點還原。

  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帶回許多珍貴的貢品,同時,許多諸藩更是慕名到訪中國。據相關資料的不完全統計,永樂一朝( 明成祖年號),僅是南洋地區就有九十餘個使團訪問中國。永樂和宣德三十數年間,外國使團更多達四百多批,每次到訪的少至六七十人,多則有五六百人。


濤哥觀歷史


國產神劇就是坑啊,那都是編劇瞎扯的,反對是真的,因為朱棣統一以後各種北伐修書下西洋這些國庫消耗的厲害,他出去打仗是威風,但是籌糧食運糧食都是要用民力的,是時候休養生息了,下西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海上去找建文帝,這個答案在朱棣晚年已經得到了,所以沒什麼意義就不用出航了,畢竟要用錢,另外下西洋主要還是炫耀國威,帶其他國家使臣朝貢說明白了就是人家給點不值錢的土特產,我們給點金銀表示自己很強大,不在乎這麼一點,要花不少錢。謀害就談不上了,朱高熾是個老好人,惹毛了他的人他都下不去手收拾人家還談謀害麼都是編劇瞎寫的。


鴨梨山大


鄭和七下西洋,開拓了全世界大航海的先河,規模要比西方早期達伽馬、哥倫布要大的多,又有國家全力支持,中國海軍的威懾力覆蓋整個南中國海和印度洋。結果,飽讀詩書的腐儒們,炸鍋了一個個跟死了親爹一樣,群起上書,參劾鄭和,要挾皇帝終止大航海。一個個理由冠冕堂皇,什麼狗屁勞師耗餉,靡費國帑,將華夏國情機密全部洩露給化外夷人,各種狗屁不通的理由,全部大帽子一樣扣在鄭和頭上。腐儒們一個個涕泗交流,屁股撅得老高,跪在皇帝面前,磕頭如搗蒜,以滅國為要挾,逼迫皇帝終止大航海。一代航海大家,在滿朝腐儒的圍攻之下,最後一次出海遠航,病死海上,自此,中國近代的大航海無疾而終。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紛紛漂洋過海發現新大陸,在美洲、非洲東西海岸、印度、東印度群島、鹿摩加建立殖民地,開始全球殖民的時候,中國的航海寶船被禁錮在近海任其腐爛,朝中珍藏的航海圖志、資料,也被腐儒們全部銷燬,甚至連提及出海遠航都成了奸臣。自此,明清中國在腐儒們的禁錮之下,徹底走向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