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活著?羅素的三個理由,成了藍湛活下去的動力

“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人,答案簡單又複雜。說其簡單,是因為有一部分人覺得“我就是為自己活著,隨心所欲地活著就可以了”;說其複雜,因為這個問題讓許多人感到困擾和茫然,得上升到哲學高度去思考,甚至百思不得其解。

人為什麼活著?羅素的三個理由,成了藍湛活下去的動力

羅素

英國思想家羅素曾在他的自傳《我為什麼而活著》中講述了他為什麼活著的三個理由:一是對愛情的渴望,二是對知識的追求,三是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羅素命運多舛,正是這三種純潔而濃烈的感情成為他奮鬥不息、摯愛生活的強大精神動力。

羅素認為,愛情給他帶來狂喜,為他解除孤寂,在愛情的結合中,他會看到聖徒和詩人們所想象的天空景象的神秘縮影。同樣,他認為追求知識可以瞭解人類心靈、浩瀚星辰等許多奇妙的事物。以上這些讓他的精神獲得了愉悅的慰藉。

如果說愛情和求知把他引向九天,那對人類困苦的同情心則是將他帶回世間。塵世各種痛苦的哀嚎始終在他心中盤桓,他渴望減輕人類的不幸,顯然,他一己之力是相當渺小的,但他仍孜孜不倦。

人為什麼活著?羅素的三個理由,成了藍湛活下去的動力

藍湛與魏嬰

風靡亞洲的《陳情令》劇中,雅正端方的含光君藍湛在他一直想守護的魏嬰跳崖自盡後,沒有哭天喊地,更沒有為愛殉情,而是活成了世人心目中“景行含光、逢亂必出”的澤世明珠。

藍湛不痛苦嗎?看過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那應該是蝕骨般的痛;藍湛不迷茫嗎?問靈十三載,“嬰在否?在何方?嬰安否?何時歸?”換來的都是無人應答。這種痛苦和迷茫如同颶風般將藍湛吹來吹去,甚至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但他還是堅強地活下來了。

人為什麼活著?羅素的三個理由,成了藍湛活下去的動力

不外乎羅素的三個理由吧。雖然心心念唸的魏嬰已經魂飛魄散,但藍湛對魏嬰的熾烈感情並不會就此消散,而是堅持問靈十三載。或許對藍湛而言,思念魏嬰,帶給他的也有歡喜,也能消減他寒燈素月、影隻形單的孤寂,他一直堅信魏嬰不是“不歸人”,一直憧憬著和魏嬰並肩而立、鋤奸扶弱的那一天。這是他活下去的動力之一。

情愛入了藍湛的眼,並未蒙了他的心。除了思念魏嬰、尋找魏嬰,他仍不忘修習琴譜、提升問靈術等。在劇中吃人堡那段問靈,魏嬰問藍湛請來的“靈”會不會說謊,藍湛回答“我在,不能。”短短四個字,便可知藍湛問靈術的精湛,也說明魏嬰不在的這幾年,藍湛並沒有頹廢不堪,自甘墮落,而是不斷地自我提升,最後才能成為仙督。對仙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及追求過程中獲得的精神滿足,是藍湛活下去的第二個理由。

人為什麼活著?羅素的三個理由,成了藍湛活下去的動力

藍湛與魏嬰曾共同許下“鋤奸扶弱,無愧於心”的諾言,所以在魏嬰死後,藍湛是逢亂必出,雖然有尋找魏嬰之意,但也不全是,藍湛本身就是富有正義感的,能擔天下大義的,不然江澄怎麼會說他有著“逢亂必出”的美名呢?鋤奸扶弱、匡扶正義是使藍湛活下去的堅定信念。

藍湛心中不僅有情愛,更有大愛,所以最終他是幸福的,江山美人盡在懷!


END / 靜室塵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