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實現貞觀之治的?

“朕觀古代創業撥亂之主,都超過四十始登大位,只有東漢光武帝在三十三歲就登位了。但是,朕年十八即舉兵經綸王業,二十四歲就平定天下,二十九歲即已升為天子。自謂古來英雄撥亂之主,還有誰人能比得上我!”

——唐太宗在即位後八九年間,曾兩次自豪地說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實現貞觀之治的?

大唐的開國戰略是北和東突厥,東連李密以牽制群雄,並阻止江都回流的叛亂政府軍(宇文化及的叛亂部隊當時要西還);然後則分向西、南兩線發展:一由世民統兵經略盤踞甘隴的薛舉、李軌兩大集團,以鞏固西線後方;一由宗室李孝恭經略長江流域以下,李靖後來輔助他完成任務。及至西線平定,世民才出兵經略山東,配合孝恭的南線同時並舉。

武德二年(619),秦王世民正式部署東進,這年他二十二歲,長孫氏為他誕下第一個男孩——後來的皇太子李承乾。自此以後,世民即連年東征西討,較少在京師主持大政。

迄至武德四年(621),大唐的戰略已漸收效果,李孝恭和李靖的南面軍平定了長江中游——也是江南最大的集團蕭銑(xiǎn)之梁朝,自後經略江東及嶺南即勢如破竹。

北面軍在世民指揮之下連連硬攻苦戰,同時擊滅了盤踞東都的鄭——王世充集團,和河北的夏——竇建德集團。這時足以與大唐抗衡的大集團,大體上已經被消滅,剩下若干小集團,其平定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大唐皇帝李淵,覺得秦王世民功勞甚大,現行官制無法封賞他,遂特創“天策上將”一官,位在王公之上,於此年十月拜世民為天策上將。這時世民一身兼數職,正式官銜為天策上將、司徒、尚書令、陝東道大行臺(管山東地區,大本營在洛陽)尚書令、西南行臺(管四川,大本營在成都)尚書令、涼州總管(即涼州軍區司令,大本營在甘肅武威)、左武侯大將軍(相當於憲兵部隊總司令)、上柱國、秦王。

太宗後來追述,說“二十四歲即平定天下”,蓋指此而言。

自此以後,世民的權力有增無減,至武德七年(624),他更以上述身份兼領左、右武侯大將軍(唐制憲兵分左、右兩個總司令部)、十二衛大將軍(全國武裝部隊分隸十二個總司令部),成為全國最高統帥,一身掌握軍政的實際大權,這時才行年二十七歲。後來他又兼為中書令(負責擬定最高命令的宰相),權勢更是如日中天。

秦王世民意志堅強,性格剛烈,從小就沒有服從大哥支配的習慣,這時權勢之大,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把身為皇太子的長兄放在眼裡。

武德四年(621)以前,世民長年在外征伐,以後則在朝時間較多,所以兄弟摩擦的機會也多了。

當初,皇帝李淵把開建國家的責任交給三個兒子,最初三兄弟的軍事責任是差不多的,後來建成因為升為太子,所以留京協助父皇處理政事,元吉也從太原回朝,或協助政事,或統兵出征。

建成瞧不慣二弟的態度,元吉也幫大哥的忙,兄弟三人除太子外,均兼任親王宰相(元吉也擔任侍中及行臺尚書令,封為齊王),這種家族事業牽涉國家和家庭的各種關係,遂引發重重糾紛。

唐高祖雖是雄才大略的人,但喪失了賢內助的幫忙,對此糾紛也莫能清理;兄弟三人各有集團,他們也互相協助其主鉤心鬥角,甚至建議用武力解決對方,因此糾紛愈來愈嚴重。

秦王曾一度想跑回洛陽,舉兵對抗太子;太子的重要助手魏徵等也曾建議殺掉秦王,免除後患。

武德九年(626),剛烈的秦王按捺不住,與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高士廉、侯君集等人,決意發動兵變以求解決。

該年六月四日清晨,事變爆發,太子及齊王兄弟在玄武門為秦王所弒,東宮及齊王府部隊反攻無望而解散,秦王掌握了監國權。同月七日,高祖立秦王為皇太子,事無大小均由太子處分。

延至八月九日,高祖以再當皇帝已沒有意思,下詔遜位,讓太子即位為皇帝,是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實現貞觀之治的?

(唐太宗畫像)

太宗這年二十九歲,翌年改年號為“貞觀”——這是歷史上威名赫赫的貞觀時代的開始。太宗同年即冊立長孫氏為皇后,李承乾為皇太子;皇后年二十六歲,太子年才八歲。

太宗當秦王時,王府中已有文學館的組織,用以招納文學之士,經常互相研討各種學問或政策等;登位之後,他又建立弘文館,性質、功能與目的和以前的秦王府文學館差不多。

換句話說,自從太宗當了首相和最高統帥之後,對先前的無師、不學深自後悔,因此招致學者,利用公暇力學補救。因為他深深知道,事業開創了還要守得住(這是本書多次討論到“守創孰難”此命題的原因),馬上打天下卻不可以馬上治天下,守成與文治的完成,實是大學問,不能靠武力和一時的勇氣計略來達成。

東突厥頡利和突利兩可汗,在太宗即位不久,突然統兵二十萬圍襲長安,逼使太宗訂下“渭水之盟”。對好勝的太宗來說,不啻是生平之恥,成為他發憤圖強的動機之一。

但是就整個發憤向善的過程來看,外在因素終究不如內在因素來得強。太宗的學識日漸增長,一方面足以使他了解前非,產生改過向善之決心。另一方面則是正面的,太宗本來志氣即極高,又基於彌補既往之失的意識,因此決志學習去做一個聖君——要做一個超越近代(指秦漢以來)所有君主、可上比美堯舜的聖君(參第一五二條,他要上比堯舜的言論頗多,不贅引)。

基於這種決心和認識,太宗略微收斂了自己過分沛盛的英武之氣,兢兢克己,以新的形象展現出來。

他決意以德治仁政為國策,施政以人民為本,優先內政諸問題。在政治上,他建立了良好的決策制度和諫諍制度,以適度制衡君權,格君之非;整頓了政府組織與編制,實行責任政治。

在人事行政方面,他以人才主義為基礎,選拔真正的賢能之士,各以其才來任用,並讓他們有充分發揮才幹的機會;這些人或來自秦王府系統,或來自原先的中立派,如李靖、李世勣、蕭瑀、陳叔達等,或來自原先的敵對派,如魏徵、王珪、韋挺、薛萬徹等。

他們之間的人格交往是以誠為本,政治行為則是以法為本;太宗剋制自己,努力效法聖君,而同時也要求臣僚為聖賢之臣(這方面的言論頗多,參第八十五條或可管窺全體)。

最難得的是,君臣雙方對此遠大的抱負,大體上都能始終貫徹,互相勉勵,秉持著憂患意識,惟恐不達。

在社會經濟方面,鑑於大亂之後,百業凋殘,太宗抱著“以民為心”的原則,全力發展民生經濟,尤其優先考慮“民以食為天”的農業。他的政策在與民休息、藏富於民,率先躬行節儉之風,並痛懲隋朝以來的奢侈貪汙的風氣。

他推行類似今日的法治——律令政治,讓社會迅速安定,大家皆守法;進而又推行風俗的統一和改革,揚棄一些固陋的習慣。

他的法律以慎刑、寬平、簡約、統一為主,從而建立了上訴、合議、死刑覆奏制、笞刑不可笞背及減少抽打數目等制度措施,一掃隋朝以來的嚴刑酷法。

在國防外交方面,除了東突厥、吐谷渾和高昌因為嚴重關係國家的戰略安全,所以用武力撻伐,甚至佔領之外,對外的考慮,大體是以“先中國而後四夷”的原則作為處理的基本態度。

尤其在貞觀四年(630)他成為“天可汗”以後,對此考慮得更是慎重。太宗是大唐皇帝,兼為世界皇帝,有責任維持世界秩序。

大體上他對外國的政策以羈縻懷柔為主,對一些倔強的國家如薛延陀、高麗等,才用武力干預的政策,這也是在懷柔不成之後才如此。

就戰略眼光看,國外世界的穩定才足以完成大唐的國家安全,太宗之所以文武並重,適當對外用兵的考慮在此;大唐國內太平,開以下國內百年不見兵戈的原因也在此。這種選擇無疑是對的,談不上窮兵黷武。

唐太宗與群臣經常討論各種問題,群臣之間的意見得到充分溝通,上述的政策措施也通常由此談論中產生,從討論中修正及檢討得失。

上自國策,下至私行,只要有涉及政治的可能,莫不討論研究,成為君臣的共識。由於這是一種共識,所以意志也是一致,貫徹的力量非常強大。

從太宗即位至平定東突厥的貞觀四年,國家已漸漸進入“貞觀之治”的盛世。原書曾對此加以描述:

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為災,米穀踴貴,突厥侵擾,州縣騷然,帝志在憂人,銳精為政,崇尚節儉,大布恩德。是時自京師及河東(黃河以東,山西省一帶)、河南(黃河以南,今陝西省一帶)、隴右饑饉尤甚,一匹絹才得一斗米,百姓雖東西逐食,未嘗嗟怨,莫不自安;至貞觀三年,關中豐熟,鹹自歸鄉,竟無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

加以從諫如流,雅好儒術,孜孜求士,務在擇官,改革舊弊,興復制度,每因一事,觸類為善。初,息隱、海陵(指建成、元吉)之黨,同謀害太宗者數百千人,事寧,復引居左右近侍,心術豁然,不有疑阻,時論以為能斷決大事,得帝王之體。

深惡官吏貪濁,有枉法受財者,必無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贓者,皆遣執奏,隨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戶外不閉。又頻致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嶺表(即嶺南),自山東至滄海,皆不齎(lài)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見卷一《政體》篇)

-end-

選摘自《貞觀政要:天可汗的時代》編撰:雷家驥,九州出版社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實現貞觀之治的?

內容簡介:

李世民,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剋制私慾、廣納雅言;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幾位公忠體國的大臣,不畏君威、廣進忠諫,營造了專制時代的民主氛圍,成就了歷史上輝煌的“貞觀之治”。

如何做一個統治者,論政治的重要原則,治理國家的實際問題,戰爭和國防建設,君臣相處之道,個人美德的建立。一個理想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

本書是改寫本,既有對《貞觀政要》原文精華的解析,也有改編者對當時人與事的歷史引述,使讀者對君臣所論之事的來龍去脈有大致的瞭解,更便於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