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去宅門村的開車路線為焦作影視城向西翻越紅砂嶺,向東過趙莊村後到宅門,然後沿下山的步道進入宅門村,宅門村位於峽谷之中。“駙馬谷”其實就是焦作市區群英河(閆河)的上游,窄門村邊群英河(閆河)道中那道狹窄的石門就是“駙馬谷”的起點。下圖就是狹窄的石門,宅門的名字由此而來。騎電動車在此留影非常有紀念意義。

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騎電動車進入的方式非常值得推薦,在群英河源頭山裡的峽谷中穿梭,穿越兩側奇峰峽谷的風光,20公里後到達宅門村。這個騎行路線為焦作市新華街北頭進入閆河村向北過洪河村繼續向東在西交口村高架水渠西側有一個向北的水泥路,沿水泥路向北就到了進入宅門村的峽谷中,在峽谷中穿梭20公里即可到達宅門。宅門村北邊的峽谷又名駙馬谷,更是奇峰險峻。非常壯觀,值得大家騎行進入宅門村。


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焦作中站區趙莊窄門自然村位於市區正北的太行山裡。志曰:距焦作市區十餘公里,有村名窄門,處太行深谷一隅,谷寬百丈有餘,綿延數里,山峰雄立,巨巖險峻,中突遇巨石夾岸對出,宛若一堵石門鎖蒼龍與谷底,窄門村依勢而建,由此得名。有村民告曰,適逢雨季,山洪順谷而下,浩浩蕩蕩,每至窄門,千流擁堵,湍急奔發,聲震數里,雷霆萬鈞,蔚為壯觀。村居山民數百口,皆以稼穡為業,男耕女織,民風淳厚。問其家世,只道世代耕織於此,不知先輩何以徙於此,蓋數百年矣。


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山上地屬修武縣的長嶺村與山下地屬焦作解放區上白作村兩村村民都以姬姓為主,都是源於武王伐紂時留下的一名看守草料的老軍士,原先姬姓人均住在山西高平大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時,先祖姬興讓遷居河南焦作上白作村,生四子,即容壽、容福、容康、容寧,《姬氏家譜》即以此分為四門。二門傳到七十二世,姬朝用升晉為太學生(明朝、清朝時太學即國子監的俗稱),姬朝用的次子姬滂娶王爺鄭府繁昌之女兒為妻,當地人因此稱他當了“駙馬”。


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而山西高平的姬氏本家人因在深山區居住不方便,就來到焦作上白作村投奔姬滂族親。姬滂在京城聞訊,念其是本家人,便將其太行山裡的封地——長嶺村贈給他們居住、生活,並負責看管山莊,長嶺村周圍至今還有跑馬場、飲馬坑等。“駙馬”——姬滂則每隔兩年回家祭祖,併到山上長嶺村狩獵、避暑、遊玩,拜訪宗親。姬滂每次上山都要穿越窄門到長嶺的峽谷上山,所以人們便把這個山谷稱作“駙馬谷”。


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在這乾旱的冬季裡,兩岸高崖聳立,峽谷寂靜空蕩,因前些年還有農戶在這裡耕種,所以尚有一條不足一米寬的山路可走,再往裡走,就是完全走在佈滿大小石頭的河灘了。


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正走著,一道高聳的懸崖橫在面前,可能是洪水長年衝擊的原因,懸崖下竟然被水涮出一個30多米長、10多米高的窩坎,讓人有站在避風擋雨的房簷下一般。同行的老姬說:這個石崖名叫駙馬避雨崖,據說是“駙馬”——姬滂一行上山時忽然遇著老天下雨,官袍轎馬盡溼,就躲在石頭簷崖下躲避風雨。

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而在山崖石縫裡,常年住著一隻老龜,聞聽外面人喚馬嘶,緩緩探出頭來,不看則已,一看便被這群穿金戴玉的官家隊伍所吸引,久久不願縮回頭去,不料被“駙馬”——姬滂發現了,老龜正要縮回頭,“駙馬”用御賜神筆往老龜頭上一指,老龜的頭一下子就化成了石頭。這塊石頭就被人們稱為神龜探馬石。


想不到的進焦作深山窄門村的方式!騎電動20公里!看駙馬穀風光!

沿駙馬谷向北可以到達長嶺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