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博格:投資中的九九八十一難(1)

望京博格:投資中的九九八十一難(1)

文|望京博格


小時候對世界充滿好奇與迷惑,

但是有《十萬個為什麼》可以讀一讀;

長大了對投資充滿好奇與迷惑,

但是這次沒有《投資世界的十萬個為什麼》了……


投資沒有絕對的正確,但是我們可以把別人走過的坑好好學習一下,但是聽別人講故事與自己親身經歷又是兩碼事,但是聽過總比沒有聽過的好。望京博格在市場不好的時候,羅列一下投資中那些認知誤區。


在投資的世界,即便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如果避開那些已知的坑,或許我們就可以提高投資回報,避開的坑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會越高。


如果你同意這個邏輯,我們就開始《投資中的九九八十一難》的第一集的兩個故事:


一、買便宜的基金?


我的小學同學老王,曾經諮詢我一個問題:

有兩個基金,

A基金淨值1.00元,

B基金淨值2.00元;

有兩萬塊錢可以投資,

A基金可以買2萬份,

B基金可以買1萬份,

如果A、B基金都漲5毛錢,

兩萬份A基金就可以賺1萬塊錢;

一萬分B基金才可以賺5千塊錢;

所以要買便宜的A基金,對不對?


聽了這個邏輯之後,短時間內你或許無法反駁老王。

但是仔細想想,你會發現同樣是漲5毛錢,對於A基金是漲50%,對於B基金是漲25%,你說能一樣嗎?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少有人以比例思維思考問題。例如,綠巨人目前淨值1.30+元,以這個價格買入的投資者就覺得自己相比起初1.00元的時候買貴了,但是過去沒有辦法改變了。但是並不代表淨值便宜的基金漲的就比淨值高的基金漲的多。


同樣,淨值高的基金因為過去業績好…… 但是,投資者更喜歡這個基金經理的新發基金,投資新發基金相比老基金而言,需要承擔更多的建倉成本。但是,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似乎買新基金更靠譜,因為倉位輕所以跌的少。


二、選對基金太重要了


例如,老王與老李從2016年開始分別定投滬深300與中證500,結果四年之後,定投滬深300的老王還是盈利的,但是定投中證500的老李是虧錢的。老李得出一個結論,選對基金太重要了。


望京博格曾經說過:

“過去業績好的基金,如果你沒有投資,那麼Ta的好業績跟你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投資就要選擇未來業績好的基金,但是未來哪個基金業績好,誰也不知道。

但是,我們可以投資費率低的基金,省到就是賺到……”


但是大家基本看不上每年節省出來的1-2%費率,因為當年業績好的基金,相比業績差的基金的回報要好50-60%,這個比節約的那一點費率多多了,所以選對基金太重要了。


我們引用專家的邏輯:


一個流行的挑選優秀基金經理的方法,是選擇前三個日曆年度每年同類排名前二分之一的基金,並以此作為起點。我做了一個粗略的統計,來驗證有效性。


全市場股票基金、偏股混合、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基金經理任職達到5年以上的一共240只。


2016年,同類排名前二分之一的,114只。

2017年,繼續保持前二分之一的,61只。

2018年,繼續保持前二分之一的,37只。


按照連續三年保持前二分之一的要求,我們選出了這37位佼佼者。如果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預測未來業績的好的方法,那麼他們大部分應該在第四年保持良好的業績。


這37只基金2019年的業績結果是:


前四分之一,6只;

四分之二,8只;

四分之三,12只;

後四分之一,11只。


雖然數據有限,但某種程度上可以驗證,該方法並不能對第四年的業績排名作出預測,幾乎是隨機分佈。


最近一個牛逼基金經理的三年封閉基金還有半年就要到期了,結果兩年半沒賺錢……並不是這個基金經理不努力,或許是Ta的運氣不好,因為Ta的投資風格與最近幾年的市場不匹配。所以說,選對基金這個件事本身就無解,但是選擇低費率的這件事長期是靠譜的。

大家有什麼問題歡迎在留言處提問,

望京博格會選出點贊最多兩個的問題,在下期解答!


歐耶,這次就聊到這裡!

別忘了點亮“在看”


望京博格:投資中的九九八十一難(1)

2018年,上證2600之下每日0.1個漢堡;

2020年,上證2800之下每日0.2個漢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