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不好?别再埋怨态度不端正了,看看这篇你就明白了!

爸爸:“你就不能坐好,好好听课吗?”

儿子:“我已经坐得很好了,好吗?”

爸爸:“你看你这样怎么能听得好课?”

儿子:“怎么会?”

爸爸:“态度不好,写作业不好,要撕掉重写!”

孩子成绩不好?别再埋怨态度不端正了,看看这篇你就明白了!


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我时不时会听到老公和儿子之间这样的对话。其实,儿子不是态度不好,而是前庭和本体觉出现了点不协调。

我也是在儿子上小学时,参加了一个培训,才意识到孩子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他一直以来分不太清楚东西南北,我一直以为随我,后来才知道他是前庭失调导致的。

有一次他数学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儿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喜欢往窗外看,就像林海英在《城南旧事》中说的“爱呆症”。数学老师还说他上课不专心,手里经常转笔,喜欢做小动作,也不愿意回答问题…后来,我给孩子制定了一些训练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这些情况改变了很多。

孩子成绩不好?别再埋怨态度不端正了,看看这篇你就明白了!


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很多家庭也有这样的孩子。家长可能在对孩子进行早期训练的时候,更注重孩子的认字,算术,背儿歌,背古诗等,忽略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想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是不能够将教的知识给记住,也不可能好好坐下来听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注意力与大脑的前庭平衡能力有关。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它控制着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

我儿子小的时候,由于他奶奶身体不好,经常会把他一个人放在床上,让他看一些故事书之类或用点读笔点着听一些故事;后来由于我的无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他坐上了学步车,这些都导致了他的重力感和平衡感的不足。人对重力的感受,可以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以此来控制身体的平衡和方向感,距离感。

当一个孩子的前庭平衡功能失调了,它就会变得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再大一点,等到上学以后,在学校里就会表现的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还喜欢捉弄别人。

孩子成绩不好?别再埋怨态度不端正了,看看这篇你就明白了!


在老师家长看来,这些孩子就是故意这样做,他们态度不好,影响课堂秩序。其实,并不是他们态度不好而是他们的前庭功能出现了问题,他们也想学好。

有专家说,对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训练,应该从怀孕开始。那么胎儿在前三个月主要是发育大脑神经系统,这个时候如果准妈妈们身体无,最好要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在整个怀孕期间,孕妇更应该适当的活动,做一些家务、散步等。等宝宝出生以后,每天让孩子过做几秒钟的俯卧抬头头竖直等训练。

经常听很多的父母说孩子没有爬就会走,觉得孩子很了不起,经常会沾沾自喜。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充分的爬行训练与孩子的注意力、动作协调性、语言能力等关系非常密切,如果家长没有让孩子经过充分的爬行训练而直接走,将来就会留下前庭失调的隐患,上学之后就会变得专注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难提上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