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任何事物兼有兩面性,青苔也不例外!小編從事河蟹一線服務工作第8年,2013年調至興化至今,接下來就讓蟹工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青苔”問題到底該怎樣對待?

興化地區水棉被俗稱為“油苔”或“幼苔”;剛毛藻被俗稱為“老苔”或“棉花苔”,河蟹池塘常見青苔種類:水棉、剛毛藻、水網藻、雙星藻。

早期階段池塘裡生長的青苔大部分為水棉,且水棉生長速度非常快,5-7天的時間能夠長滿池塘,甚至會更快;

中後期池塘容易出現剛毛藻;水網藻和雙星藻在近兩年也時常會在河蟹池塘中發現。

對待“青苔”問題,蟹工認為就是“處理”或“不處理”兩種方式的最終選擇。

至於是選擇“處理青苔”,還是選擇“不處理青苔”,還需要根據不同時段“青苔”對養殖對象的危害程度而定,因為不同時段的“青苔”對養殖的危害程度是不一樣的。蟹工認為: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的危害更大。危害一:纏繞水草,抑制水草生長

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危害二:纏繞顆粒料,影響螃蟹攝食

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危害三:纏繞小螃蟹,影響小螃蟹蛻殼;

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危害四:難肥水,水體不穩定,影響蝦蟹成活率及螺螄產籽率。

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早期的青苔生長速度更快,因此在河蟹養殖早期(二殼前)需要對“青苔”做到沒有時提前預防,有時及時處理。針對早期青苔,最有效的預防方案:

將池塘土壤暴曬至乾裂;

避免外源性青苔進入池塘(如:種水草、螺螄帶進等);

提前做好肥水工作,有效提升藻類、菌類多樣化,穩定水體,降低水體透明度,控制青苔生長;

早期螺螄一次性不宜上太多(200-300斤/畝為宜)

| 成功案例分享 |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永豐鎮翟虎村張老闆63畝池塘,早期青苔處理前後效果對比圖:

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中後期:兩殼以後,青苔對螃蟹及水草的危害相對較小,高溫階段還能夠為伊樂藻起到遮擋陽光減少暴曬的作用,不僅幫助水草淨化水質,提高水體透明度,還可以減少水渾、間接控制藍藻的發生。

| 特別提醒 | 早期階段:有青苔的塘口,需要先處理,再肥水,否則青苔容易暴發。

早期青苔對河蟹養殖危害更大,螺螄一次性投放以200-300斤/畝為宜

直接肥水的池塘,最終青苔暴發。

中後期:在此階段青苔只要影響水草生長,也需要對其進行處理。高溫階段:如果有發黃、上浮的青苔需要及時將其撈出,避免其腐爛後惡化水質、底質,影響螃蟹蛻殼、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