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合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費在線公衛課程就要上線啦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飛鳥和魚的距離

而是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距離

臨床上的時候,很多同事(包括我自己)都對醫保政策有很多不滿,覺得醫保政策是在限制醫生手腳,經常要開這種藥,沒得開,要開那種藥,沒法開。

我們碰到很多都是重病人,卻因為醫保限額的問題,一邊救人,一邊還要算賬,你住院時間不能太長,你用藥不能用得太貴,否則,醫保經費就要超標。甚至,因為怕重病人吃醫保經費,所以連收入院都不敢收。

可另一方面,醫保那邊又說,你們這些醫生真是不懂政策,我手頭醫保經費就只有那麼多,不控費還得了?醫療服務是無底洞,是可以沒有上限的,我在這裡管錢,你在那裡花錢,花錢的怎麼就不懂管錢的苦呢?

醫保只是公衛的一部分,卻可以折射出臨床與公衛之間的裂痕究竟是怎樣的。

我們說,臨床與公衛都是在為了人類的健康福祉而奮鬥,它們的目標是完全一樣的,可為什麼它們之間的裂痕卻在不斷加大呢?

回想 100 年前臨床與公衛之間的距離還沒有那麼遙遠

可以說,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奠基與開拓,離不開一大批堅持公共衛生理想甚至投身公共衛生事業的臨床醫學家。

劉瑞恆,中國首位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協和醫院首位中國人院長,中國外科學奠基人,但他同時也與協和公衛教授蘭安生在北京建立了第一衛生事務所,開創了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先河。後來,他又擔任國民政府衛生部長,大搞鄉村衛生建設,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多級鄉村公共衛生體系,成為當時世界的典範。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伍連德,著名傳染病學家,1903 年在劍橋大學取得醫學博士,中華醫學會創始人。1910 年,東北鼠疫大流行,奪去了 6 萬人的生命。伍連德奉政府之命,馳援東北,領導那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在那裡建臨時醫院,隔離病患,趕製口罩,消滅傳染源,又將鐵路全部停運,同時設卡檢疫。經過兩個月努力,終於控制住了疫情。後來,他在中國主持召開「萬國鼠疫研究會」,向世界輸出中國抗擊鼠疫的經驗,得到世界認可。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顏福慶,第一位獲得耶魯大學醫學博士的亞洲人,後來又獲得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證書,先後創立了湘雅醫學院、上海醫學院及中華醫學會,但他高度重視預防醫學,他在上海醫學院親自組建了公共衛生科,同時認為醫學生應該學好公共衛生知識,他要求每個醫學生都要輪轉一個月公衛實習,這也促使當年上醫一大批醫學生將公共衛生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比如蘇德隆、張炳瑞、戴天右、喬樹民、顧學箕、鬱維、劉承義、劉寶珠、馬龍瑞、蓋寶璜、石茂年、胡克成、王兆俊、包允等等。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蘇德隆,我國流行病學奠基人,1935 年以年級第一畢業於上海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後來在顏福慶影響下進入預防醫學領域,先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牛津大學取得公共衛生碩士和哲學博士。新中國成立後,蘇德隆為我國血吸蟲防治工作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全面闡明瞭釘螺的分佈規律,堅持防治結合、預防為主、既治療又滅螺的綜合措施,同時還闡述了啟東、海門等地肝癌發病率高與飲水的關係。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湯飛凡,1921 年在湘雅醫學院取得醫學博士,後來又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但他始終堅持這樣的信條:「當一個醫生一輩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發明一種預防方法卻可以使億萬人不得傳染病。」於是,投身到了病毒研究及疫苗研製工作中。1943 年,他製造出了中國第一批臨床級青黴素。1955 年,他分離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沙眼衣原體,為了驗證沙眼衣原體與沙眼的關係,他還將分離出的衣原體接種到了自己眼睛裡。就是在這種極端艱苦的條件下,他開創了中國的病毒學研究。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翻閱中國百年衛生髮展史你會看到太多像他們這樣橫跨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的人

這裡所講到的幾位,還只是冰山一角。

他們也許工作的內容不太一樣,但卻都始終相信:

預防的重要性;

群體的重要性;宏觀視角的重要性;當然還有,為人群服務的重要性。

這些奠定了中國衛生事業基礎的前輩們,用今天的話說,就叫做「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複合型人才」,正是他們,為中國的衛生髮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12 年,時任衛生部部長的陳竺院士提出了「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複合型人才」這個概念。

陳院士當時指出:慢性病、傳染病等問題,正日益成為危及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對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而這次新冠疫情的出現,則更是將預防與治療結合、臨床與公衛結合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可另一方面,我們卻也注意到,「醫防脫節」現象在我國十分嚴重,「重臨床輕預防、重疾患輕人群」的問題也是普遍存在。

而且更糟糕的是,公共衛生與臨床機構長期缺乏溝通,以至於公共衛生人才不關注臨床,而臨床醫生則不重視公共衛生知識,重治療輕預防。

所以,陳院士才提出:中國亟待培養一批既懂臨床醫學、又懂公共衛生的跨界人才。

可是,正如我們在前面所看到的,在中國衛生事業剛起步的時候,對於很多臨床醫生或醫學生來說,公共衛生並不是那麼遙遠的東西,甚至很多人在後來的日子裡將公共衛生作為了自己的終生事業。

這些人裡甚至好多都是在世的,他們也許就是我們老師的老師,或是老師的老師的老師。

正如已故公共衛生學二級教授戴天右(戴尅戎院士的父親)在 2002 年一篇紀念顏福慶的文章裡寫到的:「今天大多數 70 歲以上的公共衛生教學、科研或行政骨幹力量都是當年醫學本科培養出來的畢業生。」

可像是這樣的臨床與公衛還沒有徹底分家的時代卻似乎已經悄然離我們遠去了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

在醫學院裡,臨床醫學院與公共衛生學院雖然只有一牆之隔,卻似乎又在兩個不同的平行宇宙裡。在唸書的時候,臨床醫學生與公共衛生學生的對話幾乎為零,臨床醫學生與公共衛生老師的對話(除了課堂上)也幾乎為零。在臨床醫學的講座上,很少會看到公共衛生的學生;而在公共衛生的講座上,臨床醫學的學生也同樣是寥寥無幾。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

許多醫學生也許很早就會進入實驗室,從事基礎科研,卻忘了在健康研究的光譜上,實驗室(bench)只是一端,中間是臨床(bedside)研究,而在這個光譜的另一端,還有一個更大的社會(community)或人群(population)。從實驗室,到臨床,再到社會,這才是一個完整的轉化醫學過程(from bench to bedside to community)。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雖然基於實驗室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可當所有(或至少是大部分)臨床醫學生都扎堆進了實驗室,而把臨床醫學研究以及社會醫學研究給忘了的時候,這樣的比例失衡是否也在竊竊私語?想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

我們所看到的是:

再也不像我們的前輩,會有那麼多醫學生將公共衛生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似乎現在,甚至有很多醫學生都不再能夠給出公共衛生的具體定義,告訴我們公共衛生是什麼,在做什麼,或者告訴我們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捫心自問,我自己又是在什麼時候才大概瞭解公共衛生的?那一直要等到臨床前階段的最後一學期,那是已經在醫學院度過了五年半時間了。

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都是在研究健康問題明明是那麼近的卻又為什麼會那麼遠?

我們究竟忘記了什麼?忽視了什麼?我們似乎都得了一種管狀視野的疾病。

我們看得到醫院,卻看不到醫院只是社會中的一個點。我們看得到患者,卻看不到患者是活在他/她的歷史、空間與關係中的。我們看得到疾病,卻看不到疾病在出現之前就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醞釀過程。

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裂痕,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系列人為因素所導致的。但在系統層面上,這兩者只有更好地結合,才能實現人群健康水平的提升。

它們就像是自行車的兩個輪子,一個在前面滾動,一個在後面滾動,一個在宏觀層面,一個在微觀層面,然而,只有兩個輪子一起滾起來,自行車才能動起來。

臨床醫生如果懂得公共衛生,那麼他/她可以:

(1)更好地進行臨床研究的設計(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

(2)更好地理解衛生政策的思考(衛生政策);

(3)更好地進行臨床決策(決策科學);

(4)為今後從事衛生管理做好準備(衛生管理);

(5)對於健康問題有更全面的認識(公共衛生各專業方向);

(6)將疾病扼殺在搖籃之中(預防醫學);

(7)更好地與公共衛生從業者進行對話(公共衛生各專業方向)。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而經歷此次新冠疫情我們更加看到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結合是有多麼重要

新冠疫情的控制,離不開「防治結合」這四個字,而這也就要求臨床醫生能夠掌握更多公共衛生知識與技能。

因此,中國醫師公益大會發起了「健康中國國際公共衛生管理培訓項目」,希望通過結合抗擊新冠疫情的經驗,與國際公共衛生專業理論學習,幫助廣大醫護工作者提升公共衛生的認知與技能。

該項目由中國患者援助聯盟發起,並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北京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共同主辦,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承辦。

是一個專門為一線臨床醫護工作者設計的公共衛生培訓項目,旨在及時總結新冠疫情經驗,結合國際公共衛生理念,通過有規劃、有引導的學習,幫助大家掌握實用的知識和技能,提升醫護工作者的整體公共衛生水平。

培訓課程將採用先進的線上授課形式,內容由四個模塊組成,分別為「公共衛生概述及院內感染防控」、「新科技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最新應用」、「醫學人文及醫患關係」、「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醫護的擔當及新媒體溝通管理」。

本次課程教師團隊非常強大,我們將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公衛及臨床專家,講述基礎知識、案例分析、討論熱門話題,爭取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集合,線上課堂互動充分。

同時,在每個模塊的課程結束後,還會安排線上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就相關話題進行思想的碰撞、前沿的探討,旨在為一線臨床醫護工作者提供國際化且具有前瞻性的參考。

而且更重要的是,本次課程是完全免費的,只要登錄中國醫師公益大會官方網站,註冊學籍,就可以開啟學習之旅。

培訓時間為 4 月 7 日至 5 月 30 日。

我們在 4 月 2 日將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召開「新冠疫情防控經驗國際分享會暨健康中國國際公共衛生管理培訓項目啟動會」,僅僅是啟動會的陣容就已經無比強大。

參會嘉賓有:

  • 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陳竺院士
  •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 高力博士
  • 國家衛生健康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主任 盧清君教授
  • 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鍾南山院士
  • 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李蘭娟院士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劉國恩教授
  • 日本國家全球健康與醫療中心 Dr. Norio Ohmagari
  •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院長 Prof. Soonman Kwon
  • 荷蘭政府新冠疫情顧問 Dr. Menno de Jong
  • 上海廣播電視臺首席主持人、醫學碩士 曹可凡先生
  • 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總經理 羅永慶先生
  • 洛克菲勒基金會高級副總裁 Dr. Naveen Rao
  • 騰訊醫療副總裁 吳文達先生
  • 京東健康CEO 辛利軍先生
  •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理事長 曹錫榮先生

此外,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形象大使曹可凡先生會擔任主持 。

歡迎觀看本次直播並報名參加公益培訓!

學習目標

  • 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瞭解疫情應對的關鍵環節和最新知識,提高疫情應對的知識與技能。

  • 幫助臨床工作者增加公共衛生知識儲備,促進對公共衛生話題的深度學習和交流,拓展公共衛生視野和醫學人文關懷,為更好地參與臨床工作、科學研究、政策對話奠定基礎。

  • 通過開展線上課程培訓,加強相關能力建設,推動臨床工作與公共衛生知識及人才整合工作,培養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複合型人才。

  • 搭建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的交流溝通平臺,增強與國際經驗分享,以研討的形式總結課程內容,延伸課程議題,拓展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 從更多維度探討熱門議題,啟發臨床醫務工作者的公共衛生思考,為解決公共衛生問題提供更多洞見。

  • 為臨床醫務工作者、醫療衛生政策管理者提供疫情前瞻,輔助公共衛生決策的制定,培養臨床醫務工作者在公共衛生領域的領導力。

面向人群

  • 臨床醫生與護士等臨床醫務工作者

  • 疾控系統等公共衛生相關從業人員

  • 臨床醫學專業、護理專業以及公共衛生等專業在校大學生

  • 中國以外國家和地區的醫療相關從業者和學生

課程表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觀看直播及課程報名方式:

  • 步驟一: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IHL2020),關注官方公眾號
  • 步驟二:關注公眾號後,首頁上會顯示課程邀請函,您可詳細閱讀本課程介紹
  • 步驟三:點擊公眾號菜單欄中央的「課程報名」,進行報名
  • 步驟四:在完成報名後,請務必加入課程微信群,點擊公眾號菜單欄右側的「學習社群」,根據自己的身份類別,加入相應微信群

我們的啟動會直播鏈接及後續課程信息,都會通過微信群的形式進行發佈,所以,在完成報名後,請務必記得入群哦!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最高段位的免费在线公卫课程就要上线啦 | 协和八

課程設計執行團隊

潘曉宇:北京大學骨外科學博士在讀,蘇州大學臨床醫學碩士(本碩連讀)

徐凌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八年制)博士

朱怡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全球衛生經濟碩士在讀,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博士在讀

翁惠玲: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博士,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實習生

田梁:密西根州立大學文學碩士(健康與風險傳播)

翟辛誼:美國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全球健康),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學士

姚灝(本文作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在讀,復旦大學臨床醫學(八年制)博士

參考文獻:

程光勝. 中國科學防疫第一人 ———伍連德.

侯楊方. 舊中國與公共衛生事業關係密切的人和事.

京虎子. 中國人不應遺忘的名字湯飛凡.

戴天右, 顧學箕, 陸培廉. 顏福慶的預防醫學教育思想.

戴天右, 顏志淵. 醫學教育家顏福慶.

黃辛, 楊靜. 陳竺院士:解決“醫防脫節”須加快複合型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