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城池"固若金湯"中的金湯源自道教,金湯的兩種用途頗為神祕

古代形容城池大多會用到固若金湯一詞。而金湯又在更多時候被用作堅固城池的省略用語。它是形容由金屬建造的城池,伴有沸水流淌的護城河。但人們並不知道,其實金湯一詞源自道教,它的兩種用途更是頗具神秘色彩。下面就請您聽編者詳細道來。

形容城池

道家所謂的金湯便是指煉丹時所產生的含有極強酸性的汞{水銀}。聰明的古代人將金湯運用到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守城,一個便是盜墓。古代戰爭,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守城一方的武器大多有床子弩,滾木雷石等物。而在守城戰中殺傷力最大的武器便是所謂的金湯汁。古人將糞便,尿液,油混合煮沸的東西,稱作金湯汁。守城方佔據至高點,從城頭上向攻城的敵人澆下金湯汁,這不但會讓敵人被燙的皮開肉爛,傷口長時間無法癒合,而且還能讓敵人產生畏懼的心理。

形容城池

守城一方利用金湯汁的酸性,令攻城的敵人皮膚潰爛感染。這樣攻城的敵人便會大量減員,城池自然就能守住。所以金湯汁的第一種用途便是用來幫助守城,殺傷敵人。而金湯汁的第二種用法卻和守城的效果截然相反,第二種用法是用於進攻,古人利用金湯汁進攻的對象便是那些存在了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帝王陵墓。

形容城池

古代陵墓的修建大多會用到巨石,但巨石與巨石相連,之間必然會有縫隙存在。古人為了添堵巨石間存在的縫隙,便會先用粘度極強的糯米汁液和金屬條粘連巨石。當巨石彼此相連以後,古人還會對拼接的縫隙處,澆築一層融化的銅鐵汁液。這樣結構的帝王陵墓可以說是如銅牆鐵壁一般。

形容城池

但有防守方就會有進攻的一方,也正應了那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話。千年古墓畢竟是防守一方。盜墓賊為了打開銅牆鐵壁一樣的千年帝王陵墓,便又利用到了由道家而來的金湯汁。這次金湯汁不再被用作防守,而是被用作向古墓發起進攻。

形容城池

盜墓賊會每天利用酸性很強的金湯汁,來澆灌巨石間被銅鐵汁液澆築的縫隙。經過若干天的酸性腐蝕,這樣的古墓自然就會被盜墓賊打開。在道教金湯是指煉丹時所產生的汞{水銀}汁液,更早以前其實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種境界。身安神安,心思空明,心靈纖塵不染自然便會固若金湯。

撰稿者:月光下的懷草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