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繼集團:特高壓加速裝備製造領域創新發展

許繼集團:特高壓加速裝備製造領域創新發展

許繼集團:特高壓加速裝備製造領域創新發展

許繼集團特高壓絕緣試驗大廳

新基建與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思路、新舉措。特高壓是全球技術含量最高的輸電技術,與新興技術融合空間巨大,符合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需求。對於特高壓的產業帶動及投資帶動能力,新基建為特高壓打開的市場空間,以及特高壓仍然面臨的技術產品挑戰,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四全、樊佔峰接受了《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

投資及產業拉動力突出

對於特高壓的產業驅動能力,胡四全為記者列了幾項數據。許繼集團在2月10日復工以來,僅換流閥製造就帶動260多家原材料供應商復工復產,拉動產值4.5億元。按照許繼每年預計實現1~2條特高壓工程的訂貨量,互感器設備製造將直接帶動光學器件、絕緣材料、電力傳感器基礎元件等產業鏈的發展,拉動產值近1億元。同時,控制保護系統業務將帶動170多家供應商復工復產。

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需求的同時,特高壓還具有工程投資規模大、投資帶動能力強的特點。國家電網明確2020年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整體規模近5411億元。

许继集团:特高压加速装备制造领域创新发展

許繼集團生產的柔直換流閥應用於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豐寧站

以2月28日宣佈開工的國家電網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為例,工程總投資185億元,計劃2021年建成投運。工程建設將帶動設備生產規模約12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超過4萬個。

“特高壓工程投資規模大、就業崗位多,對於穩增長與惠民生作用十足。”樊佔峰表示,“特高壓的建設可以拉動裝備製造、技術服務、建設安裝等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與新基建有著極高的契合度。”

市場增量空間大 挑戰猶存

國家電網公司印發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指出,年內將核准南陽-荊門-長沙、南昌-長沙、荊門-武漢、駐馬店-武漢、武漢-南昌,以及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等7條特高壓工程。若按照每條特高壓約200億元投資測算,7條特高壓線路將帶來約1500億元左右的市場增量空間。

國家層面將特高壓列入新基建,必定會拉動整個特高壓輸電行業的全面復甦,在國內繼續擴大聯網面積,對外也可能獲得更多訂單和市場機會。疫情防控期間,許繼搶抓復工生產,為確保工程按期投運爭取時間。據胡四全介紹,在特高壓直流領域,許繼今年承擔換流閥供貨的青海-河南、烏東德等特高壓工程合同額累計超20億元。2月10日首批覆工以來,許繼已陸續完成駐馬店站和昆北站換流閥生產任務,每天產值達1200萬元。開展完成龍門站和昆北站換流閥出廠試驗。

5G、AI等都是用電大戶,新基建為特高壓打開市場空間的同時,也對特高壓的核心技術突破及材料設備創新提出了更多挑戰。許繼通過建立特高壓系統的參數模型並進行仿真分析,攻克了特高壓輸電線路暫態電容電流識別與精確故障定位、特高壓變壓器勵磁湧流識別等核心技術。近期,許繼搭建了白鶴灘-江蘇特高壓混合直流的仿真系統,針對一系列關鍵技術進行大量的仿真試驗研究,為國內首個特高壓混合級聯直流輸電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隨著特高壓快速推進,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將被提到新的高度,電網的安全穩定控制系統、PMU寬頻測量等將迎來新的市場需求。”樊佔峰向記者指出,“但是,特高壓輸電容量大,對系統的穩定影響也大,故障時工況複雜,變電站電磁環境更復雜惡劣,這些都對特高壓保護控制系統的設計和製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將在國家電網的統一部署下,共同推進電網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