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選擇《哈佛商業評論》作為自己的第一本外刊讀物?

在我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繞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外刊雜誌的學習和閱讀。

高質量的外刊,吸引著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是因為它的好處顯而易見。嚴謹而又地道的英文文本,能夠讓人學習到純正而又地道的表達,同時鍛煉出不同於母語的語言思維。

重要的英語考試中,比如高考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雅思和託福,其閱讀題目的題源很多時候都是選自高質量的外文期刊。因此,閱讀外刊,能夠達到一個最為直接和功利的目標——獲得一個好的閱讀分數。

畢竟,在英語考試中,閱讀得分的可能性遠遠高於其他項目。

《Economists》、《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時代》、《大西洋月刊》等雜誌均是外刊推薦清單上的常客,尤其是《Economists》,以高質量的英文文本受到學習者的追捧。用詞精準,句子簡單,卻能做到精準表達,其寫作手法成為大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我為什麼選擇《哈佛商業評論》作為自己的第一本外刊讀物?

但處於榜單的東西未必就是適合自己的東西。我依舊還記得,第一次閱讀經濟學人時,那種崩潰的感覺。入眼的單詞,永遠那麼陌生,彷彿一個一個字母時不時就要化成令我恐懼崩潰的蟲子,吞噬我精神上的每一個空間。

更為糟糕的感覺時,當你知道單詞時,限於專業和知識積累,你無法理解這篇文章到底講什麼?

被考試培養出來的思維,還會隱隱出現。當你有問題時,還能猜測大體的思路和內容,但是拿起一份只有文本的雜誌,就是在真正考驗自己的閱讀能力。

於是,我對自己充滿了懷疑。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接觸到另外一本雜誌——《哈佛商業評論》。

為什麼選擇《哈佛商業評論》?

限於專業背景,我能夠讀懂。

《哈佛商業評論》也是一本老牌雜誌了。最早的出版日期可以追溯到1922年,是哈佛商學院的標杆讀物。

《哈佛商業評論》的內容偏向於是管理類,主要介紹學者和管理思想家對於企業管理和發展的相關理念。每一個管理案例、管理理念都有專門的背景、相關實驗和實際應用情況介紹,對於企業管理者、職場人士和從事管理類工作的人來說,這本雜誌可以當做枕邊書來讀。

英文本的《哈佛商業評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欄目:

1. From the editor:卷首語

2. Contributors:主創者

3. Experience: 介紹企業管理的經驗和創意想法

4. Features:特寫

5. Spotlight: 聚光燈

6. Idea watch:前沿觀察

內容涉及到企業管理中的領導力、自我管理、管理他人、運營、創新、風險管理、組織文化、市場營銷等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個人的職業規劃、團隊建設乃至面試和經驗積累,其實都有不少的幫助。

因為它是處於前沿類的東西,而且都有實際事例做背書。

《哈佛商業評論》的用詞難度比起《經濟學人》要簡單一些。在“experiences”中介紹的一些內容,即使是沒有專業背景的人理解起來,也不會有什麼障礙。

以2019年第一期為例,這一期的experience有以下內容:

《為什麼會議那麼煩人?》

《高層團隊的衝突》

《模範員工還是完美媽媽?》

我為什麼選擇《哈佛商業評論》作為自己的第一本外刊讀物?

這些文章涉及到的話題都是上班族的日常難題。為什麼要開那麼多的會議,影響自己正常的工作效率?高層團隊難道永遠是鐵板一塊?媽媽在工作和育兒角色上的衝突?可能閱讀這些內容,你能夠得到一些較為新鮮的觸動和觀點。

我個人感覺在用詞複雜度和精準上,《哈佛商業評論》比《經濟學人》更加簡單。但這並不代表它的用詞不夠地道。

比如這一期的內容上,我們很少就有人想到,bad blood可以用來表示“不和衝突”之意。我們大多數時候會用下一句中的firction,這種替代也能增加用詞的豐富度。

《為什麼會議那麼煩人?》這篇文章中,有個句子就能顯示出如何用小的詞彙,做出最好的表達。

So the goal should be not to kill all meetings but to eliminate the ineffective or unnecessary on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ose that remain.

大意是:(我們的)目的不是取消所有的會議,而是要取消無效或者沒有必要的會議,並且改進保留下來的會議的開會效果。

用kill替代“取消”或者“消除”之意,習慣了中文思維的學生,有幾個人能夠想到呢?

一本外刊的閱讀,如果僅僅限於查詞和閱讀,那麼就會陷入低效率的學習中,就好像入寶山,沒有帶夠寶物就回來。

最好的效果,不應該僅僅是雙手提滿東西回來,而是應該用馬馱滿貨物,滿載而歸。

除了詞彙和句型,閱讀外刊還應該汲取到以下內容。

1. 內容和觀點。

在有一期的《哈佛商業評論》中,就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人們常常說積極思考,但其實積極思考的效果和一個人的財務狀況掛鉤,並且用圖表的方式進行展示。

2. 寫作方式

閱讀這類文章,我們都會發現,大部分文章大部分都採用問題(problem)+原因(deep roots)+解決辦法(the solutions)的邏輯架構。這也是報告類郵件的一個常見邏輯架構。

3. 其他內容。

有段時間,在學習PPT的時候,看到一個博主說自己常常會從優秀雜誌上,摘取一些優秀的圖文排版,進行學習和模仿。這也可以拓展到文檔類的排版,這樣,也許你的報告排版,看上去就比別人專業。就好像一個有內涵的美女,外在和內在都贏了。

我為什麼選擇《哈佛商業評論》作為自己的第一本外刊讀物?

與其他外刊相比,《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本和中文版有一部分是對應的,比例大約在60%到70%。中文版為了落地,進行了一部分本地化,每一期中大約有30%的內容是外刊中沒有的。

不要被厚厚的雜誌嚇倒《哈佛商業評論》是月刊,每一期大約有80頁左右。但是除去廣告、目錄頁和圖片頁,其實閱讀量也沒有多大。一個月一本,是處於可以消化的範圍內。

拿起一本雜誌,最可怕的習慣是每一頁都要讀完。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都不想錯過。其實,最好的方式閱讀那些你喜歡的內容,這樣,才能在語言學習之外,找到外語閱讀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