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應該允許悼念王偉烈士和紀念張國榮的兩種聲音並存

又到了4月1日。

每年這個時候,網上都有一群張國榮的粉絲自發紀念他。

當然,熟悉中美撞機事件的人們,也都會在這一天表達對王偉的悼念。

這原本是兩個不同的群體。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互聯網上這2個群體之間產生了一些矛盾。

當然,主要是有一部分懷念王偉的人,對那些紀念張國榮的群體有點不太滿意。

互聯網應該允許悼念王偉烈士和紀念張國榮的兩種聲音並存

因為他們覺得和王偉這種為國捐軀的英雄相比,張國榮不配相提並論。

這種聲音由來已久。從2006年左右,網上就出現了這樣的議論。

然後幾乎每一年的4月1日到來,雙方都會再次因為互相看不順眼,而產生一些爭論。

甚至有的網友會發出一些比較極端的言論,比如著名的鐵血網論壇曾經有這樣一個帖子。質疑那些紀念張國榮的人,卻未看見悼念王偉。

互聯網應該允許悼念王偉烈士和紀念張國榮的兩種聲音並存

更有甚者,知乎上海曾經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將軍墓前無人問 戲子家事天下知”是病態社會的體現嗎?把王偉和張國榮放在一起比較。

互聯網應該允許悼念王偉烈士和紀念張國榮的兩種聲音並存

當然,這些帖子後來都被刪除了。

毫無疑問,這樣的帖子傳達出的想法,不利於和諧社會建設。這些針鋒相對的評論,也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某種撕裂。

所以,後來官方試圖讓雙方和解,提出王偉和張國榮都值得我們懷念。沒有必要非此即彼,為什麼不可以共存呢?

互聯網應該允許悼念王偉烈士和紀念張國榮的兩種聲音並存

互聯網應該允許悼念王偉烈士和紀念張國榮的兩種聲音並存

知乎上“共青團中央”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中說,雙方是因為各自偶像的忌日“撞車”,引發雙方互相嫌棄。

互聯網應該允許悼念王偉烈士和紀念張國榮的兩種聲音並存

這是典型的和稀泥做法。

實際上並不可取。

其實很多人看不慣張國榮的粉絲,是因為他們覺得這些人格局不夠,只顧娛樂至死,而不關心真正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過犧牲的那些英雄。

有這樣的情緒在,並不會只發生在王偉和張國榮的對比方面。

後來,又很湊巧的,張萬年和姚貝娜也是在同一天離世。對於大量媒體報道姚貝娜相關新聞的做法,也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他們覺得,媒體的聚光燈都聚焦在這些娛樂明星身上,娛樂至死,這個社會讓人悲哀。

總之,這是因為看不慣而產生的一種情緒。

可是,這個世界總有很多我們無法理解的現象。我們既無法阻止它的出現,也無法讓它消失。最好的態度就是視而不見。

因為理性的社會應該允許一部分人沉浸在自己的樂趣裡。只要他的這種樂趣沒有影響別人。

哪怕確實有一部分人,只關心娛樂新聞,不關心國家大事,也應該允許他們的存在。

這部分人,要和龍應臺之流的文人區分開。

龍應臺說“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這種思想非常錯誤。因為沒有大國崛起作為保障,就沒有小民的尊嚴。龍應臺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她這樣說,居心不良。

但我們應該允許一部分確實不懂大國崛起和小民尊嚴內在關係的人,只活在他們的世界裡。只要他們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這個社會並不需要每一個人都懂得家國情懷。

換句話說,你可以看不上他們的價值觀,但沒有必要和他們計較。

一個多元的社會,應該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存在。即使這種聲音很膚淺,很弱智,還是要允許有它存在的空間。

更何況懷念張國榮,和悼念王偉,這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衝突。

互聯網應該允許這兩種群體同時存在,大家各行其是,互不干擾即可。實在沒有必要大動肝火,指責對方,甚至上升到某種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