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之——葛姓

葛姓是當今常見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4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26位。葛姓在全國分佈甚廣,以江蘇、安徽、河南、河北最為集中。其中葛姓的第一大省為江蘇。

中華姓氏之——葛姓


起源始祖

源流一

葛氏源於葛天氏,出自遠古部落葛天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記載,遠古時期,有個部落居葛地,以居邑名稱為部族姓氏,稱葛天氏。

按史書記載,葛天氏起源非常古老,而且還在人文始祖伏羲氏之前。據傳,葛天氏的後裔子孫在後來省文簡化為單姓,稱葛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最古老的葛氏之始。

葛天氏下傳四十二世至伯益之時,當時屬於嬴姓之國。

商湯滅葛國和其他諸侯國並建立商朝後,商湯封葛伯後裔為商朝附庸國葛伯國。

葛國被滅後,葛伯的後世子孫多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葛氏。

源流二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賀葛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北魏時期,有戎狄民族的分支賀葛氏部落,後為鮮卑拓拔部吞併。據史籍《魏書·官氏志》的記載,賀葛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洛陽,在漢化改革過程中改為漢姓葛氏,是為河南葛氏的一支。

源流三

源於其他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回族、苗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葛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葛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清時期成吉思汗後裔脫歡,屬於避難漢化改姓為氏。

如今居住在江蘇泰州、興化兩地的葛氏居民一直認定是蒙古族後裔,是成吉思汗的後代。

江蘇如皋一帶冒氏已被當地民政部門確認為成吉思汗後代。

在泰州、興化的葛氏族人確為成吉思汗後代。

源流五

源於滿族,出自明、清時期女真各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遷徙傳播

先秦時期,葛姓一直生活在華北地區,東遷山東,南入河南。秦漢時期,葛姓已經南下江蘇,遷徙、江西、安徽。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板蕩,戰火連天,使得原居於河南之葛氏有遷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氏族人卻一直長盛不衰,並有東晉葛洪為煉丹,攜子侄至廣州。此際至隋唐,由於戰亂、自然災害、官職調遷等原因,今山東、山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均有葛氏族人。

唐宋時期,葛姓繼續南下,東部的浙江、西部的四川都有了葛姓的分佈。

明朝時期,葛姓15萬多,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排在第一百零三位。當時浙江、江蘇為葛姓比較集中的地區,大約佔葛姓總人口的48%。其次分佈於甘肅、安徽、山東等地。浙江為葛姓第一大省,大約佔葛姓總人口的27%。這一時期,葛姓人口的移動方向是東南和西北,最終形成了以東南江浙和西北甘肅為中心的葛姓聚集地。

姓氏名人

葛洪:(公元284~364年)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漢族,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

葛雲飛:字鵬起,又字凌召,號雨田,漢族,清代紹興府山陰縣天樂鄉人,清末統率一軍、鎮守一方的名將,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中華姓氏之——葛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