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要敢於“撕破臉”!一味的講情面,結果往往是一灘爛泥

在不該講情面的時候,很多管理者礙於人情世故,拉不下臉面。結果往往造成,團隊成員之間表面和諧,實際卻經受不住任何挑戰。

管理者要敢於“撕破臉”!一味的講情面,結果往往是一灘爛泥

這篇文章和你分享,做管理時,應該具備的2種心態:

1

真正的仁慈是成長

下屬犯錯時,很多管理者只是溫和地說幾句,不會嚴格糾錯。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以下3點原因:

第一,性格軟弱、缺乏鍛鍊、缺乏自我加壓的意識;

第二,斤斤計較,不願因為團隊利益做惡人;

第三,管理常識欠缺,分不清“仁慈”與“老好人”的區別。

而這些管理者最該謹記的是:

在職場,管理者的仁義,是高標準、嚴要求地管理員工,幫助員工改正錯誤,獲得進步和成長。

因為,管理者的角色責任,決定其不能沉陷於個人利益與情緒,應該從集體組織的大局出發,做一個目標感強、有原則的人。

這樣做,雖然很有壓力,但這是必須付出的一種管理成本,也只有這樣,才能領導團隊,實現目標、成就大事。

管理者要敢於“撕破臉”!一味的講情面,結果往往是一灘爛泥

2

敢於事前提要求

事中監督、事後撤換

真正對工作負責的管理者,敢於做以下3件事:

1、事先對下屬提出明確的目標、標準、要求,敢於說狠話,明確告知違紀與完不成任務的後果

就像部隊長官,在作戰指揮下令時常說的一句話,“完不成任務,提頭來見”,決不含糊其詞。

當然了,管理不同於作戰,管理者的措辭是剛硬是柔軟,可因人、因時、因管理風格而定。

2、敢於嚴格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問題,及時照章處罰,以免積重難返

古話說“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管理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

培養員工對制度的敬畏。

有些企業存在一些老問題,反覆出現,主要原因便是中低層幹部不願做“惡人”,該罰不罰。

這會導致,下屬既不敬畏制度規定,又不敬畏上級領導,管理就會失控。

管理者要敢於“撕破臉”!一味的講情面,結果往往是一灘爛泥

3、敢於及時撤換、辭退不合適的幹部與員工

張名是一位擁有多年管理經驗的總經理,下屬們經常稱讚他厲害,說他“殺伐果斷”。其實,早年做領導時,張名也是個一團和氣、抺不開臉面的人。

那時,曾有一名技術員,常常公私不分,把公司的東西據為己有,後果雖然不嚴重,但影響卻很壞。

但由於,張名和技術員私下關係不錯,他無法狠心辭退這位技術員。直到該員工自己提出辭職,這個問題才有了結果。

技術員離開公司時,張名正巧站在大門口,見技術員背個大挎包,猜想包裡肯定有公司的物品,張名想叫住他,辦理一個交接手續,但卻遲遲張不開口。

事後,新人技術員在清點物資時,發現少了一些值錢的物件,但由於沒有交接手續,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這件事發生後,張名改變了很多,在之後的十年管理工作中,他敢於及時撤換、辭退不合適的幹部與員工。

張名認為,對於公司和已被辭退的人來說,這種做法都是有益的。因為,讓不合適的員工重新尋找適合的機會,本質上就是公司對員工負責的一種表現。

管理者要敢於“撕破臉”!一味的講情面,結果往往是一灘爛泥

以上,就是管理者勇於撕破臉,應該具備的2種心態:

1、真正的仁慈是成長;

2、敢於事前提要求、事中監督、事後撤換。

作為管理者,必須要有“撕破臉”的魄力與能力。一味的講情面,結果換來的往往是一灘爛泥。這裡為您推薦一款管理成長定製課,涵蓋"領導力開發、團隊建設、員工激勵、人才視野"等多維度的高效方法和落地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