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軍魂:範子俠兌現身先士卒的諾言,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

範子俠(1908―1942)江蘇豐縣人。中學時期曾入天津隨營學校,後在國民黨陸軍中歷任連長、營長和團長等職。

太行山軍魂:範子俠兌現身先士卒的諾言,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所部被調往江西攻打中國工農紅軍,因不滿而憤然辭職。

1933年範子俠加入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並任某部團長,率部參加克復康保、多倫等地區對日軍作戰。

1936年11月,偽蒙軍在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直接指揮下,由田中吉隆率領,以“蒙古人的蒙古”為口號,進犯綏遠。範子俠所在金憲章旅進駐百靈廟一線。

太行山軍魂:範子俠兌現身先士卒的諾言,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

百靈廟在歸綏 (今呼和浩特)西北約100餘公里處,是烏蘭察布盟盟長雲端旺楚克的駐地,也是內蒙古西部的交通要道。11月24日,傅作義指揮下的綏遠駐防軍奮起抗戰,收復百靈廟,取得了紅格爾圖戰役的勝利。在戰鬥中,範子俠策動全營官兵起義,強迫偽旅長金憲章及全旅通電反正,將日軍指導官山濱大佐等20餘人全部處死,並將駐大廟的穆克登寶部予以解決。金旅反正對收復百靈廟、取得紅格爾圖戰役勝利,起到了積極作用。

綏東抗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中共中央來電,稱讚“百靈廟大捷是中國人民抗日的先聲”;全國各界、各階層人民紛紛捐款並組成慰問團前往慰問。國民黨政府也派了代表團前往慰問。但就在這時,國民黨卻以“思想左傾另有異圖”等罪名,將範子俠逮捕入獄,這使範子俠對國民黨政府假抗戰之名、行妥協退讓之實的面目,有了新的認識。

太行山軍魂:範子俠兌現身先士卒的諾言,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

全國抗戰爆發後,範子俠組織抗日義勇軍,在河北無極、藁城、新樂、行唐一帶打游擊。1938年春,範子俠自改番號為冀察遊擊第二師,率部由河北行唐南下,轉戰冀西、豫北一帶。

1938年,日軍山原大佐率部在反動道徒配合下進攻所部,並叫嚷:“範子俠,小小的!”聞其言,不為所怒,以少量兵力牽制道徒,率主力攻擊日軍,激戰竟日,擊斃山原大佐,打垮敵軍。

1939年6月,範子俠應邀在八路軍129師師部與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見面。同年11月,範子俠所部被改編為129師平漢遊擊縱隊,範子俠任司令員。同年底,範子俠加入中國共產黨。

太行山軍魂:範子俠兌現身先士卒的諾言,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

1942年2月,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軍和方面軍直屬部隊各一部共3萬餘人,對中共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所在的太行、太嶽和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先後發動春季大“掃蕩”。當時,第129師兼晉冀魯豫軍區政委鄧小平正帶領工作組在6分區視察工作。範子俠堅持自己留在前方指揮部隊,要分區其他領導帶著機關轉移並保護鄧小平等同志安全。

為了偵察敵情掩護機關行動,2月10日夜,範子俠親率1個連襲擊功德旺日軍據點,抓到一個“舌頭”,初步掌握了敵情部署。11日上午,日軍開始向6分區駐地進攻,範子俠根據掌握的情況,指揮部隊留在沙河縣城與6分區駐地間與敵周旋,或正面迎擊,或帶小部隊側擊、伏擊、穿插尾追襲擾,搞得敵人暈頭轉向,直到12日下午才得以撲進柴關,而沿途群眾和分區機關早已安全轉移。

太行山軍魂:範子俠兌現身先士卒的諾言,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

敵人氣急敗壞離開柴關,四處盲目搜索。範子俠帶著部隊又趕回柴關尾擊敵人,想把敵人誘至軍區機關轉移的相反方向。此時部隊已經連續作戰兩天兩夜,極度疲勞,決定在柴關做飯休息。不想敵騎兵失去追蹤目標又竄回柴關,範子俠指揮部隊搶佔村邊小河對岸山頭,與敵展開激戰。

敵人雖然被打退了,範子俠卻不幸連中3彈,一發子彈打在他左肩下的大動脈上,雖經包紮仍血流不止。

範子俠被抬進柴關村時,許多疏散的群眾聽說範司令受了傷,都自動回來救護,關切他的傷情。範子俠知道自己堅持不住了,一再囑咐要把敵情報告鄧小平政委。之後,他說冷,要烤火。

然而,當大家找來柴火生起火,範子俠已經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太行山軍魂:範子俠兌現身先士卒的諾言,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

為紀念範子俠,1998年豐縣人民政府將華山鎮大史樓小學更名為“子俠小學”,並列入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範子俠墓位於沙河西大安山腳下封巒寺旁。後傍青山,前臨流泉。墓室地上部分平面呈正方形,側面看下大上小,近似瑪雅人的金字塔。由巨大的青色條石砌成,基礎二層,最下層邊長約5米,第二層邊長約4米;主體為四層,其中正南面中間有正方形的石板,人稱無字碑;頂部三層,最上層邊長約1.5米。整個墓室顯得十分堅固大方,莊嚴肅穆。

太行山軍魂:範子俠兌現身先士卒的諾言,為抗日流盡最後一滴血

該墓1942年由邊區政府組織修建,1949年國家將範將軍遺體移至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但沙河人民對此墓地一直保護很好,沙河政府將其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在墓室前新立範子俠將軍紀念碑,並樹起四塊中央領導為紀念範子俠將軍犧牲五十週年的題詞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