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匠诀核雕——走进核雕人,深度了解核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百匠诀核雕——走进核雕人,深度了解核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雕刻是一门做减法的技术或艺术,要注意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特别是初学者,切忌一味猛雕,急躁冒进。在橄榄核这样细巧的物体上进行雕凿,必须细心观察,思考周全之后方可持刀施艺。一般而言,制作橄榄核雕有选料、整坯、构图、勒线、出坯(初雕)、细琢、开相、修饰、打磨、打眼、抛光、串珠等10余道工序。

一、选料

首先,橄榄核雕工艺家需要观察橄榄核的具体质形,思量可以做成何种艺术品,这就要求必须“成竹在胸”、“意在笔先”。然后,再用毛锉、光锉等工具对橄榄核进行初步的加工,做出初坯。选料对雕刻作品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在选料时,不但要选择质优色美的原料,而且还要在原料的形体方面加以考虑。一般讲原料的形状与作品形象大体形态相近似,雕刻起来就比较顺利,而另外对一些形状奇特的雕刻原料,应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能力,开阔视野,因材施艺,以便物尽其用,创作出新奇别致的艺术作品。

百匠诀核雕——走进核雕人,深度了解核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二、整坯

也叫“锉核”。材料选好后,先要整坯,用锉刀将果核两端进行初步加工,去掉两头尖角(视题材而定),按题材要求进行粗加工,修正橄桃核形状,使其达到雕刻要求,然后再画样。

三、构图

也叫“画样”或“设计”,即在初步整过形的核子上发挥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构思设计,充分利用核子的长短、胖瘦、纹理及色泽等特点,用笔在核面上构图布局。描绘图画时要注重作品的意境和气韵,这与中国画的创作是一样的道理。景物的层次一般不宜重叠过繁、交又过密,而要繁而不乱、简而有致,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熟练者可直接用平刀代笔勾图,但较复杂的图案则应先用笔画出图样,然后用平刀勾出线条。

百匠诀核雕——走进核雕人,深度了解核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四、勒线

勒线是屑平刀顺着构图的画样勾勒出流畅、利落干净的线条。勒线过程要求运力均匀,持刀要稳,锋线要生动流畅。刀痕要深浅适中。

五、初雕

也叫“出坯”,俗称“剔地”。初雕是整个作品的基础,以简练的几何形体勾勒出作品构思中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

百匠诀核雕——走进核雕人,深度了解核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六、细琢

细琢就是在初雕基础上仔细琢磨打造。刚才的初雕雕刻出了整件作品的大体轮廓,这一步骤被称为成型。这只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模糊的轮廓,更加细腻的东西还没有体现出来,需重新勾勒,进一步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我们要说的“细琢”。

七、开相

又称“开脸”。即对人物或动物的眼睛、鼻子鬓发等部分,用刻刀定型细化,精细修饰,要求运刀爽快、果断,粗细均匀,一鼓作气。

百匠诀核雕——走进核雕人,深度了解核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八、修饰

又称“修光”。运用精雕细刻修去雕刻时产生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修光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是圆转,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细枝末节及其质感表现出来。

九、打磨

根据作品的需要,将核雕的各个部位用粗细不同的专用砂纸搓磨,使其细润光滑。经反复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显示平滑、完整的质地,还要注意保持作品轮廓清晰、线条流畅。

百匠诀核雕——走进核雕人,深度了解核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十、打眼

不管单件还是手串(核舟等摆件除外),刻制完后都要用线穿起来。核的内部本来就是空的,两头只需有眼就可以穿线。古时打眼用手工钻作业,技术含量高。现在大多用电钻打眼,效率因此得以提高,但在操作时应注意钻头方向的垂直度。一粒核应分两次钻眼完成,打眼应钻在同一核囊内,以孔眼畅通为佳。

十一、抛光

严格地说,抛光其实不属于橄榄核雕的创作流程,而属于后期的装饰性处理。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采用这一处理方式,也就将其列为整个创作的过程之一。

百匠诀核雕——走进核雕人,深度了解核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十二、串珠

把雕刻完毕的单粒核子按序串联成念珠,或把单件的核雕配以装饰珠或流苏等。


小编寄语:请您在阅读文章时,点击一下文中小程序,您的一次点击就是我继续发文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