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滅宋之戰

在當時戰國時期,宋國因為擁有的工商業大城陶,這就引起了齊國還有秦國等國家的覬覦之心。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最好的解釋了吧。

原本就是外患不止的情況下宋王偃殺死自己的君主自立為王,對外滅滕、薛,並楚淮北地,對內行暴政,使國內動盪不安,陷於困境。

齊滅宋之戰

在宋王偃如此自掘墳墓的行為下,給了齊國和秦國可乘之機。因此齊想要滅宋方便自己向中原擴張,卻遭到秦的干涉,齊湣王採納蘇秦的建議,去了帝號,並與趙會於阿地。

於周赧王二十七年一起攻宋,打下了宋勢力範圍內的淮北地區。第二年,又與韓、趙、魏、燕合縱攻秦,同時出兵攻宋平陵。二十九年,齊以主張聯秦的韓珉為相,蘇秦又赴秦為齊遊說。

齊隨即發動第三次攻宋,宋派臧子向楚求救,楚陽口頭上答應了,卻想在齊、宋兩敗俱傷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宋國百姓因為苦於宋王偃的暴政,民心潰散,所以連城池都守不住,齊國軍隊就順利的攻破了宋城。

齊滅宋之戰

宋王偃逃至魏,最後死在魏國的溫地,齊雖然佔據了宋地,但因連年用兵南方,造成北部防禦空虛,國力損耗過大,且諸侯不容齊國之強,以致危機四伏。

齊滅宋之戰可以說是齊國興盛的巔峰,但是之後則讓齊國近乎亡國。這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齊滅宋之戰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齊國因亡宋不僅加劇齊同秦、趙的矛盾,也對韓、魏、楚形成嚴重威脅,因此導致齊與各國矛盾異常尖銳。

齊滅宋之戰

燕國利用這種形勢,積極活動,終於和各國結成攻齊聯盟,前284年燕國上將軍樂毅統率燕、秦、楚、韓、趙、魏六國軍隊攻打齊國,在濟西之戰大敗齊軍主力, 攻取了齊國七十於城,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城,齊國近乎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