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這注定是會被載入史冊的日子。

大喜,必有大宴。

宴席之上邀請來的無非不是各界代表的傑出人士,而演藝圈內也派出了最能實力派藝人壓軸。

說是壓軸,其實要求很簡單:他/她站出來能夠代表中國。

標題越短,事情越大。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導演組交出了7位壓軸藝人的名單。

內地是劉歡,鞏俐,那英,譚晶;香港是他,葉倩文,林子祥。

雖然是7個人壓軸沒錯,但是到了實際表演的時候就4個人。


那一年,那英,譚晶,林子祥是宴席表演上的背景板,是跟在後面合唱的。

有“詞”獨唱的是內地哥譚老大哥劉歡,代表中國面孔的女電影演員鞏俐,還有香港一代傳奇葉倩文。

還有他——張國榮。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香港

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依靠著廉價的勞動力和優良的海港運輸交通,經濟騰飛。

大家都忙著“撈錢”,香港的流行文化還沒有起來。

香港本土的唯一流行的粵劇,可長在新時期的年輕人們不喜歡那樣。

他們都把貓王和鮑勃·迪倫當成自己的偶像。


1956年,張國榮出生於香港。

在那個還沒流行“私人訂製”的年代,張國榮的父親靠著“定製”成為服裝產業的大王。

1969年,張國榮被父親送去英國留學唸書。

在那個工業化的年代,年輕人開始逐漸掌握話語權。

儘管他們與上代香港人拼搏努力,但他們也對文化品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在一片喧囂中崛起。

娛樂產業也隨著經濟的騰飛變得越發重要,處於叛逆期中的年輕人需要精神通道來避以現實。

許冠傑率先完成了流行音樂本土化;在時代的浪潮之中又把草根內容上升到了新臺階。

新的時代,人們都在期待著香港文化符號的代表。


張國榮在困惑之中醒悟。

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加入到了年輕人的娛樂圈中打拼。

那些年,張國榮並不好過,被排擠被打壓被針對,想混出頭太難。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歌手張國榮

1984年,他好不容易等到《Monica》幫他帶上了天王的位置。

他在紅場連開12場演唱會,和譚詠麟平分秋色。

只是可惜,那一年他只拿了一座金曲獎,而譚詠麟拿了三座。

那天張國榮登臺唱《有誰共鳴》的時候,得到的卻是臺下的一片噓聲。


此時張國榮已經在圈內混了8年,擺在面前的卻只有兩個選擇:

A:把一切的不公都給發洩回去,然後退出香港娛樂圈

B:忍下去

傲骨的張國榮選擇了後者,於是乎這也成了坊間流傳“連張國榮都要等待10年”的笑談。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那個時候,互聯網還不發達,也沒有這麼多的炒作包裝。

你想要紅就得靠自己紮紮實實的打拼。

他來自娛樂圈的底層,深知底層的不易,於是他願意在成名之後提攜更多的資源給努力的年輕人。

在過去底層的磕磕碰碰,便也成為了張國榮一生之中寶貴的財富、


1986年,張國榮和譚詠麟撐起了香港娛樂圈的兩邊天。

在他們下面的是劉德華,周星馳,周潤發,梅豔芳,張學友,林子祥...

那一年,香港還沒有迴歸,張國榮和成龍作為香港藝人的代表,參加了英女王的訪港會見。

成龍站在一組人的中間,而張國榮則站在成龍的旁邊。

那一年,張國榮30歲。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在此之前,張國榮已經在電影圈內展露尖角。

他曾憑藉著《胭脂扣》和《英雄本色》裡面,讓大眾記住了演員張國榮。

那時的張國榮還不會處理複雜的情緒,但是對於人物的肢體語言和臺詞呈現,他早已熟練於心。


1989年,張國榮宣佈退出歌壇。

那天他泣不成聲,他說:你們會不會很快就不記得我了,其實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我只希望呢,當以後別人問起七八十年代香港歌星裡面都有誰,你們能稍稍提起我的名字就好了。

他已經在自己的舒適圈活了太久。

他需要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年輕人,而他自己則要攀登人生的另一座高峰。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演員張國榮

張國榮做電影演員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這不是他演技不行,是他太較真了。

在與王家衛,梁朝偉聯手拍《阿飛正傳》中,一場戲中重拍了幾十次。

向來嚴苛的王家衛都覺得可以了,而張國榮卻覺得不行,非要自己演到滿意為止。

於是,我們這才看到了《阿飛正傳》裡面,那段精彩絕倫的“舞蹈”。


對於王王家衛的“敷衍”,張國榮沒少在公開場合點名“批評”他。

他就是這樣一個直白的人。

他說:“我是一個無take two的演員,我不是一個formation acting的演員,不會每個take都一模一樣,我喜歡自由發揮,令導演在剪片時多一些選擇。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1991年,《縱橫四海》上映。

這是由張國榮,周潤發,鐘楚紅主演的電影。

輪椅上的舞蹈,巴黎塞納河上的回眸一笑,早已淪為經典。

戲裡戲外亦真亦幻誰是英雄。


1993年,陳凱歌找上門來。

這是中國電影工業巔峰之作《霸王別姬》。

張國榮為了飾演程蝶衣這個角色,

他推掉了一切工作,專門跑去北京學了學了半年的京劇。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那天是他到北京,第一次見到自己的京劇指導老師張曼玲。

張曼玲當年見他的時候,心裡想著好歹他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演員和歌星,得去接他。

然而等張曼玲到大廳的時候,張國榮早已在大廳等候多時。

見到張曼玲的第一面,張國榮就上去擁抱她,說老師好。

從此他們亦師亦友,張國榮就是這樣隨和的一個人。


在《霸王別姬》上映之後,張國榮早已經是演員張國榮,與成龍平起平坐。

他在歌壇之上與譚詠麟平分秋色,在演技之上又絲毫不輸于成龍和一代老藝術家。

陳凱歌也曾如此評價道:

“沒有張國榮,就沒有《霸王別姬》,這部戲也是唯一一部(當時)在戛納、金球同時贏得歐洲和好萊塢認同的中國電影。”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文化代表

在那個燈紅酒綠的年代。

張國榮卻如同蓮花一般,在泥土中成長而又不帶一點淤泥。

他高貴,謙虛,有禮,風度翩翩,藐視世俗,

他是香港夢與香港年輕人的代表。


香港的七十年代,經濟與娛樂產業依舊繁榮。

可繁榮的背後卻總是隱藏著一絲不安與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1997年香港金融危機,西方文化,日韓偶像,好萊塢電影席捲而入。從此以後,四大天王久久屹立不倒,香港TVB也再難出新人。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就這樣在一片喧囂中黯然失色。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這場金融危機留給香港影壇兩個選擇:

A,倒戈好萊塢 B,北上去內地

但是張國榮沒走,他留在了香港,他見證了香港影壇的崛起,也陪著他一起走向暮年。


1995年,張國榮發佈新專輯《寵愛》,被稱為救世之作。

1997年,張國榮再度聯手梁朝偉出演《春光乍洩》,他是那個懶散的何寶榮。

2001年,張國榮是《槍王》裡面的Rick,

2002年,張國榮是《異度空間》有著內心陰暗面的心理醫生羅本良。

找遍整個香港,只有張國榮肯免費拍電影。”——導演張之亮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我是中國人

張國榮愛國是人之皆知的,可他卻自己從未說過自己多麼愛國。

可是他卻在對日本發行的寫真集《慶》中,整本都充滿了中國情懷。

雖然看起來是他個人的寫真,可是他總是把自己的放到照片的一角。

在他背後的是祖國一草一木的大好河山。



他曾在日本參加綜藝接受採訪時候的說道,

成龍都去了好萊塢,為何要多次拒絕好萊塢的邀請。

他說: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我的根就在中國。

後來他又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他有些“孩子氣”但很嚴肅的說:

“好萊塢拍不了中國的電影,中國的電影也不能請好萊塢的人,他們不懂中國的文化。”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好有一次,張國榮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國語這麼好是跟誰學的。

張國榮大方的回道:跟外省人學的。

這便是張國榮,即便到了今天我們都還在分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時候,張國榮卻直言不諱說“外省”。

在這點上,愛國的情懷是很多所謂的“優質偶像”和年輕人學不來的。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每年4月1日,人民日報都會發文懷念2個人。

一個是“81192收到,我已無法返航,請繼續前進”的民族英雄王偉;

另一個是坦蕩蕩地說出“我是中國人”的香港海歸卻因抑鬱症病逝的張國榮。

不在盛名時慕名而來,不在低谷時轉身離去。


我們現在身處一個太平盛世,太多的年輕人湧入“練習生”的行業,等待著一夜爆紅。

甚至還有些“外籍”華人演員還忙著在中國撈金,然而卻在“疫情”的最危難之際離開。

國籍問題不能代表中國心,但國籍卻能代表一個人的行為態度。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後張國榮時代

張國榮在香港繁華時期盛開,也伴隨著隕落時期的謝幕,

只是誰也不曾想到的是,張國榮的謝幕卻是如此的意外。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樓縱身一躍。

誰也不曾想到,老天爺就這樣一揮手,帶走了香港人最寵愛的張公子。


在此之前,張國榮甚至還一直努力為別人著想。

他出席了老友梅豔芳的告別演唱會,唱完他生命的最後兩首歌,

他出席了香港金像獎,給傑出青年導演周星馳頒獎,

他給家中女傭的賬號偷偷地存進了數倍的工資。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他參加了百事巨星頒獎典禮,那天他聲音嘶啞著說:

“今晚很開心,見到這麼多歡迎的朋友們一齊演出。我會用以愛心將你們融化。今天大會請來我,雖然我不會唱歌,但我會享受你的歡呼聲”

他明明自己正在和抑鬱症抗爭,卻還是不忘“自戀”調侃一下自己,然後溫暖他人。

梁文道曾說,張國榮離開後,就好像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香港的輝煌年代,一起跟著他走了。

可他在離開之後,留給後人的溫暖還在繼續。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胡軍說:“那種刻骨銘心的感受.....哥哥對我的那種好,給我過生日,他送我的生日禮物,我到現在都保存著。......特別好。”

孫鳳琴(張國榮的臺詞老師)說:哎你看,真是不錯啊。跟他接觸的人都是誇他”

周潤發談起張國榮的時候,滿臉都是對這個比自己小2歲弟弟的崇高。

狄龍也曾拒絕翻拍《英雄本色》,他說:“物是人非,你怎樣再去找一個張國榮給我呢?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2008年汶川大地震。榮迷會以張國榮的名義捐贈了180200.99元,

經過商業之後以“繼續張國榮歌影迷國際聯盟”的名義,向中國紅十字會再度捐款180569.12元。

2020年新冠肺炎,尹正以“張國榮粉絲”的名義捐贈9萬9999元馳援一線。

類型這樣的好事,還有著太多太多......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我們這個時代其實很忙。

回過頭來看:霍金死了,一個時代結束了;志村健死了,一個時代結束了;道格·拉斯死了,一個時代結束了;科比死了,一個時代結束了...

時間的力量摧枯拉朽,人類的記憶也總是習慣性的遺忘。

他病逝17年了!「人民日報」還在懷念他

有的人,現在是在娛樂圈的頂流,但是卻始終拿不出流傳於世的作品,即便是代表作也沒了。

有的人,他去世之後,作品卻還在流傳於世,美名也還在流傳,十七年過去了,還有人在懷念他。

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一種慶幸,還是一種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