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中、小學“怪”象

在縣城中、小學校,普遍存在三種“怪”現象!

一、職稱晉升難

在縣城中小學,教師晉升職稱難情況普遍存在。

縣城中、小學“怪”象

縣城中小學教師在晉升職稱時,其身份是城市教師,相對鄉村教師,晉升職稱的條件更高。以優質課為例,鄉村教師晉升高級職稱時縣級優質課一等獎即可,但是縣城教師晉升高級職稱就必須是市級優質課一等獎,其它的單項榮譽最低要求也是市級檔次。

另外,縣城學校教師多,教師流動性差,一些老教師長時間在一個學校工作,學校晉升職稱考核條件會對這部分教師傾斜,新進城的年輕教師晉升職稱難度不是一般的難。還有一部分教師擔任小學科(地理、生物等)或者體、音、美的教學任務,在晉升職稱考核時比不過教語、數、外的主科教師,造成一些小學科教師四、五十歲,仍然是初級職稱的“怪”現象。

縣城中、小學“怪”象

2020《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而縣城教師沒有這樣的政策照顧,也是其職稱晉升難的原因之一。在縣城教師晉升職稱難的同時,每一年都有為數不少的鄉村教師想方設法調進縣城,可能正是大量鄉村教師的進城,加上縣城教師缺少流動性,讓縣城教師晉升職稱難上加難。

二、管理人員多

不論是縣城中學,還是小學,各個學校普遍存在管理人員多這一“怪”現象!學校規模越大,教師越多,這一現象就越突出。以身邊學校為例,一縣城中學,學校一共有教師200餘名,真正有一線教學任務的僅130多人,近70名教師沒有教學任務。在縣城小學,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縣城中、小學“怪”象

為什麼會這樣呢?

除了學校規模大,管理人員確實需要增多以外,出現縣城學校管理人員過多的情況,並非縣城學校中、小學校長能夠管控的。在縣城這個不大不小的地方,很多有“能量”的教師通過進入學校的各處室或後勤崗位,逃避一線教學任務,在這些教師背後,可能存在著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如何安排這一部分人的工作,學校校長可能也做不了主。

三、班額大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農民工進城等原因,在鄉村學校生源日趨減少的同時,縣城中、小學普遍存在生源過多,超大班額現象。

縣城中、小學“怪”象


​在一些縣城中小學校,甚至誇張到一個班級擠進100多名學生的現象,縣城學校不可能一時解決超大班額問題,只能讓孩子擠在一起,很多學校出現教師不夠用,聘用代課教師的情況。

鄉村學校無生源,縣城學校“擠破頭”的“怪”現象真實客觀存在!

以上三種“怪”現象在縣城中、小學校普遍存在,你認同筆者觀點嗎?歡迎您的看法。

我是教而育之,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關注、轉發、收藏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