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大家都知道,高脂、高熱量的飲食會導致肥胖。但身邊總會有一些人,讓我們感嘆老天有時候真的不公平:為什麼有人怎麼吃也不胖?!科學家們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

胖瘦體質跟我們的腸道微生物有關。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肥胖與腸道菌群不同有關


2006年,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傑弗裡·戈登(Jeffrey I. Gordon)教授與Peter J. Turnbaugh等在頂級《Nature》雜誌發表了革命性的論文:肥胖與腸道菌群有關


人類腸道中含量最豐富的兩類細菌是厚壁菌門(Firmicutes)和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戈登教授們發現,肥胖者比瘦者多出約20%的厚壁菌,同時又比瘦者少了約90%的擬桿菌。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左:厚壁菌 右:擬桿菌


之後,他們在一年的時間內對肥胖志願者給予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結果他們體重最多減少了約25%。在這段時間,肥胖者體內的厚壁菌比例有了下降,而擬桿菌的比例則上升了。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圖a:每個人(不同顏色)的糞便菌群16SrRNA基因序列UniFrac分析聚類,T0初始時間; T1第12周; T2第26周; T3第52周。

圖b:擬桿菌門及厚壁菌門的相對丰度(每個時間點為所有受試者減重後菌群數據的均值),苗條者的菌群數據作為對照。

圖c:受試者擬桿菌門相對丰度與減重的變化,CARB-R 組起點值為2%,FAT-R 組為6%。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腸道菌群如何引起肥胖?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證明肥胖與腸道菌群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的直接證據。直到2016年,耶魯大學醫學院Gerald I. Shulman教授團隊在《自然》雜誌刊登了研究,解決了「腸道菌群究竟是如何引起肥胖的?」這一困擾學界多年的問題。


Shulman教授證實,腸道菌群分解產生醋酸鹽(acetate)是導致肥胖的關鍵所在。


食物經過食道和胃到達腸道中後,被腸道菌群分解,產生大量的醋酸鹽。醋酸鹽被腸道吸收後,隨血液循環進入大腦,激活負交感神經系統,指揮胃釋放飢餓激素(ghrelin),造成“吃了還想吃”的效果。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腸道微生物導致肥胖示意圖


長此以往,腸道微生物失衡的小鼠會因此食量越來越大,開始變得肥胖,並出現胰島素抵抗這種前兆糖尿病現象。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期刊《自然》:原來,操縱我們胖瘦的會是它們

飲食可以改變腸道菌群


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衡,不光與肥胖有關,也是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和精神疾病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飲食對腸道菌群有一定影響。高脂飲食和高糖飲食,都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