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书粉”?

李容海


真正的书粉,是能静下心来慢慢阅读的人,是能对书籍反复研习的人,是勇于买书、善于买书的人。当然,你去图书馆借书读也不耽误事儿。但我总感觉这样有种“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感觉。不过这只是个人看法,不足以称道。而下面三项兼而有之,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书粉”。

“夫学须静也”,读书贵在心静而毁于浮躁

古今成大事者,没有不爱读书的。博览群书之后,胸襟自然宽广,事业必然成功。但是要想在这个花花世界一片喧哗之中,真正地静下心来读一本有深度的好书,实为不易。这份安静需要慢慢培养,平时学会自制,稳定情绪也是必须的。如若一个愣头青或者是整天处于声色犬马之中的人,是断然读不进去书的。所以,安静地读好书是一种本事。大家想成为“书粉”也不是一路顺畅的,这需要修炼良久甚至准备大半辈子。这是真正的“书粉”的第一个表征。

重复阅读书籍:孔子的“韦编三绝”值得大家学习

关于孔子有一个他的故事,正好与本文的相关度颇高。孔子一生起起伏伏,其风烛暮年之时喜欢《易经》这本书,简单来说就是爱不释手(当时的书籍还是用编好的绳子把竹制的书页固定起来的,“韦编”正是指捆书的绳子)。他日夜不停地看,看了很多遍。最终把固定书页的绳子翻坏了三次,由此便为“韦编三绝”。请各位想想,我们比孔子优秀吗?显然不是,那我们作为“书粉”,就必须反复参读书籍,才能真正吸收书海中的精髓。把好书反复研读定为“书粉”的必备条件之二很正确。

购书和善于购书,也是一种难度较高的技能

有些人物质世界很丰富,但精神世界很匮乏。和他提起购买书籍,他立即摇头不止。身为人类中的一员,不购书来读就像井底之蛙,终究跳不出他的一亩三分地。而购书也要讲究选择,即使你很有钱你也不要见书就买。节省资源,学会斟酌方为上策,笔者认为经典名著是人间值得。当然现代书籍我也不排除,选书要下一番功夫。这技巧修成后离成功晋级真正的“书粉”会更进一步。

书粉“养成攻略”我已经分享完毕,大家可以根据上文得知多读书、读好书很有必要。而真正的书粉应该满足以上的三个条件。书海无涯而人不可长生,但我们可以发奋图强,在看书学习这方面做到不枉此生。


我夏了夏天


由这本书你可以拓展写出万字读后心得,人物分析透彻,书中片段背诵熟练。

那种到处说XX是白月光的肯定不行,还有无时无刻不在玩梗的,到处和别的书比引战的,或者在翻拍剧的地方骂演员的。这不叫粉,这叫黑,最起码的招黑。

真的喜欢,会安安静静自己圈地自萌,不会要求所有人都接受安利,碰见同好可以聊到天昏地暗,绝对有自己的见解,观看次数不下三遍(我最多的一次看了二十多遍),重点是,有脑子。

我是红楼梦的真实书粉,那么以此举例吧:

第一,我买过纸质书籍(包括原书和脂评本),真金白银的付钱。从初中一直看到现在工作多年。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买书的,百分之八十的书我都是看电子版一遍了事的。

第二,各种专家点评我都翻来覆去看,一边看一边在书上用各种颜色标签标注过,附加做笔记好几大本。

第三,本科论文自选,我选了红楼梦,最后答辩通过。

第四,任何时候邀请我参加红楼梦讨论,我都能积极投入,完全不知疲倦。对书里的人物我都很谅解,甚至包括赵姨娘贾环这种纯反派,和贾政王夫人这种让一般人无感的,我都一样很有兴趣去深入探讨。无论谁被恶意中伤,我都会义无反顾为他/她解释说明。

第五,一有机会我就会强烈推荐这本书。有时候甚至不在乎是不是答非所问。

这是真正的书粉。



推文馆日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小报娱乐欢迎前来指导。

“书粉”一词通俗的说就是一本书或者一系列书的粉丝以及喜欢某个作者写的书。

在我看来作为“书粉”首先要足够充分的了解书内的内容以及这本书所要表达的内外含义。其次如果作为某个作者的“书粉”最起码你读过他写过大半的书籍。

作为一个“粉”也要有符合你作为“书粉”的品格,一个“书粉”的人品就是这本书或者书本作者最好的回报和宣传。

具体什么才是真正的的“书粉”没有模式化的标准,只要你喜欢、热爱和用心,我觉得就是真正的“书粉”。


小报娱乐


作为一个书粉,应该能理智的对待一部自己喜欢的作品,对待内容,而不仅仅只凭借着自己的观点去抨击一些改编。既要坚持自己读书时所理解的观点,也要能求同存异,即使不能接受别的人或者电视影片所表达的观点,也最好保持理智,不去恶意攻击。毕竟,一千个人就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别人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作为一个书粉应有的品质,也应该是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品质。


游牧者225


愿意花钱看正版,买正版支持作者的,就是真正的书粉,不愿意花钱,吹的再厉害也是假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