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清代教育家申居郧曾在《西岩赘语》中写道读不能行,所谓两足书橱。

他那时倡导的理念和现代所差无几,读书在于身体力行而不是死记硬背。

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当他们开始学习识字,死记硬背只会成为他们学习之路上的绊脚石。其实孩子识字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每天10分钟,就能培养出汉字小达人。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孩子多大识字比较好?

有的孩子从咿呀学语开始,很多家长就想教他们认字,这未免有些拔苗助长了。过于“越级”的教育,不但效果不好,还会过早地给孩子增添心理负担。要等孩子处于社交发展的黄金时期,才是教孩子识字的关键阶段。一般在学龄期,也就是4-5岁的孩子最合适。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识字不仅仅是简单的认知过程,更是孩子形象知觉的发展过程,而4-5岁的孩子正处于该阶段的敏感期。家长和老师合理的运用此年龄阶段的思维发展特征去教孩子识字,效果将超出预期目标。

只要方法用对了,想要孩子识字量过千并不难,学习的过程也会越来越有自信,对往后社交中的同伴关系也大有帮助。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每天3个“10分钟”,让娃成为汉字小达人

1、利用图像、实物和文字结合

一般4岁左右的孩子对活灵活现的东西都毫无抵抗力,所以幼儿园很多老师都是采用图文或者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去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孩子摆脱死记硬背,真正做到联想记忆和理解记忆。

孩子在认识不同的字,也代表这些不仅仅是枯燥的课本知识,更容易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比如孩子对实物感兴趣,那么在教会他们认识“黄瓜”“苹果”“西红柿”等这样的水果时,尽可能地拿出实物。让孩子对应实物去读和写,不仅快速地记住了词义也增加了认知。

这样实物结合的场景还可以增加疑问,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造句,训练他们对知识的扩展能力。每天这样训练10分钟,孩子一个月就能积累不少词汇,孩子也能对词语养成会写会读会运用的习惯。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2、教孩子唱识字歌

这个十分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记忆,尤其是那些唱起来朗朗上口,但读起来又很绕口的字。

比如有很多读音相近但意思完全不同,或者字形相近拼音又不相同的字。十分钟教会他们唱一首识字歌,比父母煞费苦心去教这些容易混淆的字,效果要好上很多倍!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比如说有名的“进门歌”,里面的词汇量就是像“闲间闭闯”这种形比较类似的字;也可以是“清请睛睛”这类既读法相近,字形也相近的字。不会家长可以购买这些识字歌的光碟和孩子一起学习,每天十分钟花在学习这类歌曲上,孩子再也不会搞混淆了。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3、指读绘本,让孩子复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尹建莉老师大大提倡让孩子指读。

为什么提倡这种方法呢?

指读是很多孩子识字的必修课程,每天不用花费大量时间。此过程虽然看起来死板没有什么趣味性,但是对于孩子认识字形有很大帮助。

不过指读的绘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喜欢听故事,父母给他拿本其它的书籍,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指读时,父母要根据情景把握合适的语调和速度,再让孩子跟着读。也可以将绘本故事编成情景剧,父母和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朗读台词。这种方式更能增加指读的趣味性。识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要强迫孩子识字,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并不难。


每天利用好3个“识字10分钟”,4岁孩子不用硬背,就能认识1000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