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随着大家对自闭症的关注与了解增多后,有些父母容易把孩子某些方面的表现跟自闭症“对号入座”。


说话比其他孩子晚?不喜欢跟别人接触?摔倒了也不怎么哭?......孩子的这些“疑似自闭症”的表现是否就是自闭症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真相”。


一:“爱看电视”的宝宝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很多孩子都喜欢看电视,而且一看就停不下来,连吃饭、玩玩具都顾不上了。孩子们“偏爱电视”的背后却有着老母亲们深深的担忧:电视看多了容易近视不说,更怕的是孩子一天到晚只想看电视,看多了电视会不会得自闭症呀?


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

看电视和自闭症没有半毛钱关系,电视看多了并不会得自闭症。


自闭症目前没有确切的病因,但遗传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目前并没有后天形成自闭症的案例,看电视得自闭症就更不可能了。而且孩子如果喜欢看动画片并能记住里面的人物故事,也基本不用担心会是自闭症了。


高度疑似自闭症的情况:

喜欢反复观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而对有情节的动画片、儿童节目、动漫电影则反应冷淡、毫无兴趣。


二:“贵人语迟”的宝宝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尽早开口说话,成为能言善辩的宝宝。但有些家长却会有这样的困扰和忧愁:

“宝宝都两岁多了,每天都给他放儿歌,还只会单个蹦字,真担心是不是自闭症呢”

“我的孩子什么话都能听懂,就是不说话,急死我了”

“宝宝怎么说话口齿不清啊”......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当孩子在说话上出现问题时,父母们难免感到担忧:自闭症的孩子就是不怎么说话的,孩子的这种情况会是自闭症吗?


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

不是所有说话晚或不太会用语言交流的孩子都是自闭症。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语言发育落后,比如孩子除了说话晚,在与人交流方面没有问题,听到有人叫他会回应、会用表情和肢体与人交流,也不排斥社会交往,愿意与同伴玩耍,那应该不是自闭症。


高度疑似自闭症的情况:

1.说话晚、有口吃,或者表达不连贯、词汇贫乏,一直重复几个词语,会说话也不愿意说话宁可用手势替代;

2.同时他们通常不会与人保持眼神交流,或者眼神交流时间很短;

3.因为无法理解,会对父母发出的指令充耳不闻,如:喊他的名字、让他看过来等。


有家长会问,孩子不喜欢说话是自闭症,那是不是总是在说话,一直和大家交流的孩子,就能排除自闭症了?

不是的,如果交流不到点子上,建立不了情感,那也是自闭症哦。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所以与别人的交流往往不太顺畅。


三:“害羞敏感”的宝宝


孩子特别害羞只会小声说话;不敢主动找同龄人玩耍;害怕跟人打招呼,哪怕是认识的人,没有爸妈在身边都不肯主动去问好......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当遇上一个“害羞敏感”的宝宝,这些情况应该经常发生在你身边。孩子的内向也让父母们十分着急:孩子都不怎么跟人交流,不会得自闭症吧?


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

害羞胆小、不敢跟人交流的孩子不一定是自闭症。


这类孩子可能是属于“慢热”型,他们比较害羞、敏感,害怕被别人拒绝,成败感较为强烈。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但是如果他们比较依赖父母、常对父母撒娇,并有想要跟人交流、玩耍的倾向,只是性格原因害怕接触,这种情况也不是自闭症哦。


高度疑似自闭症的正确认识:

1.不管是陌生人还是家里人,在与人交往时面部表情少、主动言语表达少;

2.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娱自乐;

3.强度和专注程度异常的狭隘兴趣,比如拿个线头可以玩一天等。


四:“高冷坚强”的宝宝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带宝宝去打疫苗往往是妈妈们头疼的事,孩子们一般都是“逢打必哭”,怎么哄都哄不住,但也有些宝宝打针的时候比较安静,不哭也不闹,这让有些宝妈们暗自心惊:听说自闭症的孩子对疼痛不太敏感,孩子这种情况会不会是自闭症呢?


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

孩子对疼痛不敏感但是能与人正常交流不是自闭症,可能是触觉迟钝。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神经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的反应会相对比较慢和迟钝,因此刚出生一个月的宝宝,打针不哭或者过一会儿再哭是正常现象。而一些感官比较迟钝或敏感的娃,会容易导致其感官发育滞后的问题,如触觉感官发育滞后就会出现“不怕疼”的情况。


高度疑似自闭症的情况:

1.容易烦躁不安、对疼痛不敏感;

2.普通人觉得再正常不过的环境,却可能引起自闭症孩子的异常反应:放声尖叫、或四处疯跑,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比如抓人、打人等)。


五:“有强迫症”的宝宝


有些孩子年纪不大,强迫症可不少:出门坐电梯必须由他来按电梯;饼干碎了要粘起来;鞋子要先穿左脚再穿右脚......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家里有一枚“强迫症”的娃真是让父母困恼不已,偏偏不满足他们的“强迫症”就同你又哭又闹的,真让人没办法。这些固执、“有强迫症”的宝宝会跟自闭症有关系吗?


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

宝宝在2岁左右行为方式比较固执、强迫某些事物达到他想要的结果,可能是秩序敏感期到了,并不是自闭症。


在这个时期内,他们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包括对物品摆放的位置、生活起居习惯、动作发生顺序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在这个阶段,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培养一些好习惯,如整理玩具、阅读绘本书籍、饭前便后洗手等等,更利于孩子后期良好秩序意识的建立哦!


高度疑似自闭症的情况:

1.喜欢转圈、来回奔跑、撕纸、玩开关等单调重复的游戏;

2.喜画同一幅画、写同几个字;

3.坚持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坚持走固定路线、摆放物品在固定位置;

4.喜欢反复闻物品或摸光滑的表面,重复蹦跳、拍手、将手放在眼前扑动和凝视;用脚尖走路,有独特的记忆或计算能力。


六:“挑食”的宝宝


孩子的吃饭问题一直是父母们非常关心的,但是很多宝宝都有挑食的小毛病,让父母们非常抓狂。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自闭症孩子的症状中就有挑食这一点,他们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一旦改变了就会大哭大闹。“挑食”的宝宝是不是容易得自闭症呢?


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

如果孩子挑食只是“不喜欢吃某样东西”,就不太可能是自闭症,而自闭症的孩子挑食是“只吃某一样或某几样特定的东西”。


挑食是很多宝宝都有的情况,他们不喜欢吃蔬菜,有可能是蔬菜不好咀嚼,宝宝无法吞咽,这样在宝宝心理就形成蔬菜是不能吃的东西,这就出现了宝宝挑食的情况。


高度疑似自闭症的情况:

1.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2.难以适应新环境,喜欢单调地动作,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

3.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睡前哭闹、睡不安稳,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较为明显。




高冷、坚持、摔倒不哭,孩子的这些“优点”可能是自闭症

最后,希望我们能更多地关注到自闭症,减少对自闭症的一些“误解”,同时对自闭症孩子们报以更多的关心与爱护。


愿那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们能真正融入这个世界,与我们所有人一样健康成长、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