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誅殺功臣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而且被小說、戲劇、評書等改編成無數個版本。從明朝歷史來看,的確有不少功臣在朱元璋執政時受到追究,本人和家族都受到了嚴厲懲治,下場悽慘。但這些案子都有其根本原因,也是有合理合法的地方,如藍玉案、胡惟庸案等等,所以不能單純的認為朱元璋因猜忌而誅殺功臣。而更多的民間傳說中,如徐達、常遇春、劉伯溫之死都蒙上了陰謀論的陰影,這就完全是牽強附會和子虛烏有。民間傳說認為他們的死亡是朱元璋誅殺功臣的結果,實際上並非如此。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過程中,功勳最為卓著的無疑是中山王徐達。無論是從軍事上的功績,還是建國後在政治上的作為,徐達都是毫無疑問的明初第一功臣。在朱元璋多次犒賞大封功臣的名單中,徐達都排名第一位,成為明初六王之首。可以說從這些地方看出,朱元璋是非常器重徐達的,給予其待遇遠遠超出了開國元勳的規格,使得徐家在勳貴階層中非常顯赫。朱元璋還主動提出與徐家聯姻,讓燕王朱棣娶了徐達的長女,使得兩家關係非常密切。而徐達又是負責設計明朝軍事制度中衛所制的核心人物,統領全國兵權,可見朱元璋對其的信任。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民間傳說中朱元璋對徐達猜忌,用燒鵝逼死徐達的說法完全是站不住腳的。從傳說來看,徐達當時在北平駐軍,統領所有北方軍隊應對蒙古北元的戰爭。因為得了背疽,朱元璋讓徐達的兒子徐輝祖把徐達接到南京養病。在北平時,徐達的病症已經好轉,但到了南京後卻加重,第二年初便去世了。

民間對於徐達之死有兩種說法,都是基於朱元璋殺害功臣的陰謀論。第一種是說背疽忌吃發物,而朱元璋卻賜給徐達吃燒鵝。這燒鵝是發物,徐達吃了舊病復發,便一命嗚呼。第二種說法是徐達看到燒鵝,知道朱元璋猜忌他,便自殺以保住家小。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這兩種說法最早都源於明朝中期的文人筆記,後來被清朝文人採納,在民間大量流傳。最早這些說法來自於明朝弘治年間的筆記小說《剪勝野聞》,作者是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禎卿。他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齊名,是小說中江南四大才子周文賓的原型。這部小說是他採集當時民間傳聞所著,因為他個人的名聲在文壇很卓著,所以流傳很廣。而這部筆記小說大量內容是民間流傳,並未有史料證實,卻因為徐禎卿的個人聲望使其具有了公信力。後來文人寫筆記也引用其中不少內容,也就使得徐達之死的陰謀論說法受到民間的支持。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在明朝嘉靖年間,也有一本叫做《龍興慈記》的文人筆記記載了徐達之死的事情,內容直接之處是吃了燒鵝死的。作者叫王文祿,在當時的文壇很有名氣,他在這部筆記中記錄了不少稗官野史。他寫這個筆記的初衷是紀念自己的母親,所以內容大多是他母親談話包含的稗官野史。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徐達被朱元璋謀害的說法在當時民間已經比較盛行了,就連老太太家長裡短的八卦,也包含了進去。但這些八卦內容如果屬實,明朝史書不可能沒有記載。明朝官方沒有任何記載,那說明至少明朝自己是不認的。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從徐達去世前後的明朝政治生態來看,朱元璋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猜忌徐家的舉動。說朱元璋猜忌徐達,支持者最主要說法除了上述兩個文人筆記外,便是徐達死於胡惟庸案和李善長案之間。這兩個案子遷延數年,牽扯出大量朝臣和勳貴,被認為是朱元璋猜忌功臣的典型操作。

但實際上,在這期間徐達仍舊掌管明朝兵權,帶領燕王朱棣與北元作戰。燕王朱棣的老婆正好是徐達女兒,所以在北平的是徐達為主,朱棣為輔,典型的翁婿配。如果朱元璋猜忌徐達,他哪裡敢把徐達放在北平掌握兵權?難道他不怕這對翁婿南下搶皇位?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而徐達去世後,朱元璋並沒有削減對徐家的封賜,反而重用了徐輝祖。以朱元璋動不動就殺人滿門的性子,這種做法完全不是猜忌該有的操作。從當時胡惟庸、李善長、宋濂、藍玉都是滿門受到牽連的狀態看,如果徐達是被賜死,那他的家族應該少不了一番災難。而實際上徐達去世後,徐輝祖官運亨通,很快成為軍隊中繼藍玉之後的勳貴將領。他先在北平帶兵,配合朱棣和北元作戰。後來又回到南京擔任掌管中軍都督府事務,被賦予了極高的軍權。朱元璋不可能猜忌徐家的同時,還給徐輝祖大權,這完全說不通。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朱元璋對徐輝祖的最高禮遇是讓他給皇太孫朱允炆當陪侍,一起學習治國和經義。這足以證明朱元璋對徐輝祖的重視,把他當作新朝的託孤大臣來培養的。朱允炆即位後,又把徐輝祖任命為太子太傅,命他監修《太祖高皇帝實錄》。這個活不是一般大臣能接到的,必須是朱元璋和朱允炆都非常信任的人。徐輝祖能幹這活,說明他和朱家沒有嫌隙,也從側面證明了徐達之死並無陰謀論的成分。所以不論是徐禎卿還是王文祿,他們的筆記上記載的事情都無法成立,倒是這種說法的來歷有些耐人尋味。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從歷史的大背景來看,弘治中興之後正是明朝士紳階層的權力膨脹的時期。在弘治之前,明朝士紳階層被打壓得很厲害。尤其是在朱元璋和朱棣兩朝,對士紳階層的管理是很嚴苛的。因為朱氏父子對於士紳階層又愛又恨,他們既需要士紳階層幫助管理國家,又對士紳階層控制國家資源後結黨營私表示憤怒。所以在弘治中興之前,士紳官員在朝中都得小心翼翼。弘治皇帝朱祐樘性格敦厚,走儒家治國路線,才逐步放開了對士紳的管制。而這些士紳對曾經壓迫他們的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怨言頗多,背後搞些小動作,潑髒水,也很正常。

徐達被猜忌賜死的說法不成立,朱元璋將徐輝祖當作託孤大臣培養

徐禎卿和王文祿都是江南士紳的代表,而江南士紳又是明朝士紳的代表。他們的文人筆記中出現這種內容的東西,說明當時江南士紳在言論管制放開後發洩怨恨的操作。而從朱祐樘之後的幾個皇帝,對民間士紳的言論管制也不如朱元璋和朱棣時期,所以這種陰謀論的段子便流傳下來。

清朝之後,很多稱讚明朝的文人筆記和小說都在文字獄中被焚燬,反倒是很多黑段子受到清朝權貴的推崇。這是一種政治鬥爭的延續,目的是與民間反清復明的思潮爭奪生存空間。朱元璋殺功臣的故事就是在那個時期高度爆發,然後渲染成無數版本,進行藝術表演和傳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