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疫情一天不结束,中国出口企业没订单![@裸嘢李 转]


欧美疫情一天不结束,中国出口企业没订单![@裸嘢李 转]

以下图文源自网络

欧美疫情一天不结束,中国出口企业没订单![@裸嘢李 转]

作者 | 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来源 | 经济学家圈

本文为许小年教授3月26日晚

在中欧校友总会上与校友的分享精要


1、欧美疫情一天不结束,中国出口企业没订单


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衰退时间会比较长。


中国防疫取得伟大成功,复工率其实没啥意思,订单在哪里呢。产能可开动了没有订单是没有用的。全球大家一起跟着走,防疫不那么紧张,经济形式还是一样严峻的。


现在的活是春节前的订单,四月份订单会马上锐减,经济活动进入半停滞,那作为第一大制造国,国内市场无法消化。


网上议论国际的很多说法是愚昧,他们的疫情一天不结束,我们就没订单,工人没有工资就没有消费。


后半段我们跑不了,要陪着全球走完防疫的全程。世界经济恢复正常,中国才能正常。


新冠疫情说明全球化一定要继续进行下去。再次证明全球化要继续推进,否则全球防不住疫情。


我们服务业遭受重挫,前两个月工业产出下降13.5%,消费品下降25%,服务业重灾区。一季度负增长是定局。我认为小于零,估计2季度也是负增长。


衰退周期一定超过2008年危机。


欧美疫情一天不结束,中国出口企业没订单![@裸嘢李 转]


2、 千方百计救中小企业


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收缩下面讲如何应对,其实我也没啥好办法。经济好转要看年底了。


本来随着复工经济恢复正常,但是几十年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我们已经绑在一起。我们要跟全世界一起经历下半场。


我们无法关起门来自己玩。我们不仅缺粮食缺石油,我们缺市场,我们缺订单。我们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5,欧洲的1/4,国内的购买力支撑不了我们如此庞大的制造能力。


我们还缺原材料,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基础原材料,必须从韩国从日本、德国进口。我们缺技术,关起门来技术无法快速发展。人均收入1万美元,劳动力成本已经不是40年前,必须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来支撑。


我们过去开放政策中迅速缩小技术差距,第一大功臣是开放政策。如果自己关门搞,没有希望。人均收入10000美元了,劳动力成本高了,需要高技术含量产品才能用得起。


不是用农民工的概念了,要用工程师。初级加工产品不能往下发展了。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是关起门来搞不出来。包括互联网有今天的成就,是靠开放。


在全球抗疫过程中,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收缩,救企业。企业还在就有希望。一旦倒闭了就会很困难,企业没有十几年功夫是站不住的。财政政策在这点上要学习别人救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占城镇就业80%,保住他们就是保住社会稳定。


欧美疫情一天不结束,中国出口企业没订单![@裸嘢李 转]


3、脚踏实地一点,不要画饼充饥


讲下新基建。


这是画饼充饥,不要提这个馊主意了,脚踏实地一点,不要谈不着边的事情。30万亿50万亿的钱从何而来啊?


目前财政要减税的,财政已经很紧张,地方工资都发不出去。各地方政府胡报,银行贷款有债务风险。


宏观经济总体负债率260%,2015年去杠杆虎头蛇尾。要坚定不移去杠杆,问题都在滥发货币,鸦片止疼,但上瘾就依赖。


有钱为什么不直接给企业和老百姓,而去搞短期不见效益的项目,逻辑有问题。


所谓新基建,不着边的事情,八仙过海,前四仙,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北斗导航。这需要多少投资?厂房?设备?全投资在智力上的,拉动不了需求和就业。


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有几个能干这些活的?这些创造不了就业。除了北斗导航,其他不是政府干的事情。


后四个,5G,特高压,充电桩,高铁都是老基建了。不要过高估计5G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活端5G还用不到。


欧美疫情一天不结束,中国出口企业没订单![@裸嘢李 转]


自动驾驶和工业互联网是关键应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业互联网不是投资能够砸出来的,和消费互联网完全不同。


充电桩就是个加油站的概念,特高压高铁都是四万亿的活,老基建。


说到底,怎么办。企业谨慎经营,国家层面来说,过去的方针政策是对的,改革要需求,改革要效率,从改革要GDP。去杠杆可以放下,供给侧改革要继续推进。企业发展是关键,就业,需求的关键。


再说一遍:“保护私有产权,国退民进,放松管制,全面减税”,反正我就这么几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