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相傳在春秋時期,陵川縣境是晉國大夫鐸遏寇的封地。當時,晉悼公為恢復晉國霸主地位,成功地選任了一批賢能,如使祁奚為中軍尉,鐸遏寇為上軍尉等,讓他們訓練軍隊,加強國防,為晉國復霸提供了軍事保證。鐸遏寇是這一歷史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據說,陵川縣南70裡有村名鐸壑(今名奪火),即其封處。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 陵川縣王莽嶺

西漢初,今陵川縣屬於泫氏縣的東境。北魏永安二年(公元前529年),劃出泫氏縣部分區域設置高平縣後,這裡又成為高平縣的一部分。隋開皇十六年(公元前596年),又劃出高平縣東部區域置陵川縣。這是陵川立縣之始,也是境內第一次置縣。金代狀元李俊民在《澤州圖經》中闡述了當時設立陵川縣的兩大原因:第一是“戶口滋息”,隋統一全國後,社會稍得安寧,人口迅速增長,高平縣境地廣人蕃;第二是“山川修阻”,高平東境為太行深處,其間交通阻隔,鞭長莫及,故亟待設縣治之。於是陵川縣應運而生。

然而在立縣命名後一個疑問隨之產生。原來,陵川縣本是以境內有陵陽水而取名,可是後人逐漸發現陵陽水並不在縣境,而在今河南省的林州市境內,問題到底在哪裡呢?一個與之毫無關聯的自然地理實體名稱竟能成為一縣命名之本,曾引起很多有心人的猜測。最終人們在地理名著《水經注》中找到了答案,原來這個錯誤是從酈道元本人開始的。在《水經注·洹水》中他這樣說:“洹水出上黨泫氏縣,水出洹山,山在長子縣也”,這實際上是把泫水當成了洹水,而洹水乃源於河南省林州市境。後人又踵其錯誤,將發源於陵川縣的浙水當成洹水上游的支流陵陽水,其實真正的陵陽水是河南省林州市境的葦泉水與黃花水匯流後形成的,它與陵川縣遠不相涉。但在隋代置縣時,命名者也未詳核,只是根據記載徑取“陵川”之名加之此地,以致“移東就西,竟成虛稱”。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 陵川縣武家灣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 陵川縣馬圪當大峽谷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 陵川縣白陘古道

陵川命名致誤原因發現後,人們又以陵川縣境內河流與《水經注》記載相核對,果然沒有一處能吻合。之後,地方人士便對其縣名含義重作了詮釋:“陵川,以縣境陵阜環列,故名”,這種說法還載入了《大明一統志》中。當地甚至出現另一種解釋,認為陵川應得名於崇安寺旁的石勒陵墓。史載,石勒死後夜葬于山谷,世人莫知其所,於是傳說石勒葬於陵川縣城西北角處的崇安寺門東側,又有人說葬在崇安寺的佛座之下。陵川籍的文學家郝經有詩道:“都門長嘯氣憑陵,瓜割中原霸業興。夜葬山間人不見,至今猶有守墳僧。”當地群眾也有“先有崇安,後有陵川”的謠語。

對於《水經注》這樣一部取材宏富的歷史地理名著,僅以酈道元一人一生之精力,又在當時南北分裂戰亂的條件下完成,其中出現錯誤之處自然瑕不掩瑜。儘管隋人也誤將浙水當成陵陽水,但陵川縣以陵陽河得名卻是不爭的事實。後為糾正酈氏的錯誤,又重把陵川定義為“陵阜”、“陵墓”,反倒又形成地名含義上的混亂和誤解。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 陵川縣紅豆杉大峽谷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古陵歲月】關於陵川縣名字的由來,有這麼多說法

█ 陵川縣抱犢溝

唐武德元年(公元前618年),在今高平市米山村置蓋州。同時劃出陵川縣西南部及高平、丹川兩縣部分區域組建蓋城縣,縣治即今陵川縣蓋城村,這是陵川縣境內第二次置縣。蓋城縣僅存9年時間,到武德九年便被撤銷,第二年蓋州也隨之撤廢。蓋州和蓋城縣名均源自高平與長子交界處的傘蓋山,據方誌雲:“以山形似傘蓋而名。而清初畢振姬在《四州文獻》中提出:“傘蓋”應作“商蓋”,商蓋是殷商古地名,舊址在高平,蓋州、蓋城縣乃取名於此。畢氏之說惜無確據,不宜盡信,僅供參考而已。

1943年,為適應當時抗日戰爭形勢,曾劃出陵川縣西、南部和高平縣東部組建陵高縣,縣抗日政府駐陵川縣大槲樹村,後遷高平縣侯莊。1945年抗戰勝利後,撤銷陵高縣,恢復陵川縣原行政區域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