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區五龍城郊森林公園

太原市五龍城郊森林公園項目位於我市中心城區東南部,西以太原市規劃東山大道為界,東與晉中市交界,北與規劃中的108國道接界,南至龍城大街東延段,面積約為13725畝。公園地質屬於土石質山區,是太行山支脈系舟山的延續。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山巒連綿,高差起伏較大。西部為丘陵,東部為低山,海拔800米至1160米之間,最大相對高差約360米,年降水量460毫米至480毫米。

小店區委、區政府秉承“建設東山生態屏障,造福太原城鄉人民”的宗旨,以負責任的態度,高標準建設五龍城郊森林公園。特別是以三晉文化為背景,充分利用太原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開展生態建設。完全建成後,該公園將作為傳承文化的載體,成為留給子孫最珍貴的遺產。

五龍城郊森林公園生態項目規劃沿兩條主線展開。其一是高標準生態植被修復規劃,公園規劃有“十林”,即:槐樹林、松樹林、桑樹林、樺樹林、椿樹林、欒樹林、柳樹林、楓樹林、楊樹林、火炬林。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原則,達到高比例成活、高標準綠化,實現東山綠化全覆蓋、增綠增色的目標。其二是景觀打造規劃,增加公園亮點、熱點,公園規劃有“五湖”“十園”“五龍登山道”“五龍山地自行車道”。五湖,即五個人工湖,分別是“潛龍湖”“見龍湖”“惕龍湖”“躍龍湖”“飛龍湖”,五湖是由五行學的卦象而得名,建設在公園不同區域,形成區域亮點;十園,即槐香園、桃園、梅園、柳園、丁香園、牡丹園、迎春園、月季園、百花園、木槿園,根據植物的季節特徵,分佈在公園不同的地點,達到公園處處有亮點的效果;五龍登山道,是以太原五千年的歷史進程為主題,全長9公里,沿途將五千年的太原史以不同的建築物、構築物等方式按時間順序表現出來,讓遊客在健身的同時重溫太原豐富的歷史故事;五龍山地自行車道,是以五行為設計背景,形成5種不同設計風格的賽道,即金、木、水、火、土,5個賽道風格充分體現五行學的文化內涵,在騎行的過程中多一份文化的體驗。

其中,惕龍湖和登山步道項目是省、市、區重點關注的公園重點景觀建設項目,也是小店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立行立改重點項目。小店區在公園建設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實施惕龍湖、登山步道等配套景點的建設,同時,區財政繼續預算投資1億餘元,實施路、水、電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6月17日,省委書記袁純清蒞臨公園,對公園各項建設,特別是惕龍湖和登山步道建設項目進行了調研指導,充分肯定了公園建設成果,並指出公園建設要統籌規劃、科學定位、錯位佈局,形成鮮明特色,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豐收,有力地推動公園建設深入發展。

今年的公園綠化全覆蓋工作,主要對黑駝、五龍溝村進行荒山綠化,對循環路沿線精雕細琢。目前,荒山綠化階段性任務順利完成,栽植油松、國槐、香花槐等各類樹木20餘萬株,完成綠化面積2035畝,剩餘部分將在秋季完成;循環路東西線加密加大栽植完成,分別栽植國槐560株、油松600株。

太原市小店區五龍城郊森林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