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穗轴褐枯病,如何看懂病症?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黄晓红在山城


东东在农村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葡萄穗轴褐枯病该病是一种兼性寄生菌侵染决定于寄主组织的幼嫩程度和抗病力。若早春花期低温多雨,幼嫩组织(穗轴)持续时间长,木质化缓慢,植株瘦弱,病菌扩展蔓延快,穗轴老化,病情渐趋稳定。

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症状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为害葡萄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发病初期,先在幼穗的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迅速扩展后导致穗轴变褐坏死,果粒失水萎蔫或脱落。有时病部表面生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该病一般很少向主穗轴扩展,发病后期干枯的小穗轴容易在分枝处被风折断脱落。幼小果粒染病仅在表皮上生出直径为2mm圆形深褐色小斑,随果粒不断膨大,病斑表面呈疮痂状。果粒长到中等大小时,病痂脱落,果穗也萎缩干枯。


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原因


称葡萄生链格孢霉,属真菌界无性型子囊菌链格孢属。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不分枝,褐色或暗褐色,端部色较淡。分生孢子单生或4~6个串生,个别9个串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链状。分生孢子倒棍棒状,外壁光滑,暗褐色或榄褐色,具1~7个横隔膜、0~4个纵膜,大小(20~47.5)um✘(7.5~17.5)um。


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枝蔓表皮或幼芽鳞片内越冬,翌春幼芽萌动至开花期分生孢子侵入,形成病斑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人工接种,病害潜伏期为2~4天。


老龄树一般比幼龄树容易发病,肥料不足或氮磷配比失调病情较重;地势低洼、通风透光差、环境郁闭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存有差异。


葡萄穗轴褐枯病农业以及药剂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2)结合修剪。搞好清园工作,清除越冬菌源。葡萄幼芽萌动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结晶30倍液、或0.3%五氯酚钠1~2次保护鳞芽。


(3)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氮肥量,增施磷钾肥,同时搞好果园通风透光、排涝降湿,有利于降低发病作用。


葡萄穗轴褐枯病药剂防治措施

葡萄开花前后喷洒30% 戍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1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10%笨醚甲环唑微乳剂或悬浮剂2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龙灯福连悬浮剂900倍液。

在萌发18天向枝上喷洒50%单氰胺15倍液,可加强穗轴木质化,减少发病,提早开花。




东东在农村


葡萄开花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对养分的需求量大,树势相对衰弱,会给许多病害以可乘之机,今天我们要谈到的葡萄穗轴褐枯病就在其中。

果农常形象的称穗轴褐枯病为“烂花”,感病后葡萄的花或幼果会大量干枯掉落,若防治不力,措施不当,对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极大。

为害症状图解

发病初期,幼穗的分枝、穗轴变为褐色,并逐渐枯死,不久即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在花朵开放时,也可侵染花冠。

天气潮湿时,在病部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一般很少向主穗轴扩展,发病后期,干枯的小穗轴易在分枝处被风折断脱落。

幼果受害后在其表面形成圆形斑点,呈褐色,但病斑仅仅局限在果实表皮,不深入果肉,随着果实发育膨大,病斑扩大、开裂,呈疮痂状,影响果实外观。

相似病害识别

除了穗轴褐枯病,还有一些病害同样会为害葡萄的穗轴,如房枯病、灰霉病、霜霉病等,除房枯病外,其他两种比较好辨识,下面简要说明一下。

房枯病——葡萄房枯病主要为害果梗、穗轴、叶片和果粒。

发病初期,小果梗基部呈深红黄色,边缘具褐色晕圈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色泽变褐。当病斑绕梗一周时,小果梗干枯缢缩。

穗轴发病初期表现为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变黑色而干缩,上面长有小黑点。穗轴僵化后,果粒全部变为黑色僵果,挂在蔓上不易脱落。

果梗、穗轴褐变、干燥枯死,长时间残留树上,这是葡萄房枯病的主要特征。

关于葡萄灰霉病与霜霉病的图谱与防治可点击以下图片查看。

左:葡萄霜霉病 右:葡萄灰霉病

▎发生规律探究

葡萄穗轴褐枯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枝蔓表皮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在葡萄开花前7天至开花期为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病菌的侵染途径以分生孢子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幼穗穗轴表皮组织。

● 病菌的侵入与果穗组织的老嫩程度有关,穗轴木质化程度越高发病率越低。

● 开花期遇低温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蔓延,高湿是葡萄穗轴褐枯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 地势低洼、浇水过多、偏施氮肥、通风透光不良、管理不善的果园以及老树、弱树发病重。

● 当果粒达到黄豆粒大小时,病害则停止蔓延。

▎主要防治方法

● 加强栽培管理

冬季修剪后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残枝、叶、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并把果园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清除干净,减少越冬菌源。

科学合理水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重视有机肥与菌肥的施入,加强水分管理,避免大水漫灌。

搞好果园通风透光、排涝降湿。适时摘心、摘须、整枝、控梢生长,使养分回流,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 药剂防治

针对葡萄穗轴褐枯病,一定要注意“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一旦发病,感染病害部分的危害是无论如何都挽救不回来了。花序分离至开花前后是葡萄穗轴褐枯病入侵的主要时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

常用的保护性防治药剂:嘧菌酯、唑醚·甲硫灵、唑醚.代森联、络合态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

内吸治疗性药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甲硫·己唑醇、甲基硫菌灵等。但要注意三唑类药剂虽然防效好,但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浓度的掌握。










火凤凰tt


你好,我是农家闫妞,来谈谈我的认识吧。葡萄穗轴褐枯病也叫轴枯病,在全国大部分葡萄产区有分布,尤其是在杂交种葡萄上发生更为严重。一般在多雨或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和年份发生的比较多。

要判断葡萄穗轴褐枯病的病症就要了解其发病特点。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时间一般较早,主要在开花前和开花后。其症状表现为:在发病初期,葡萄幼嫩的穗轴表皮上产生淡褐色、水浸状斑点,然后迅速向其他分支穗轴和主穗轴扩展,最后形成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黑色霉层,病斑进一步扩展后,使整个穗轴变褐坏死,不久失水干枯,果粒也随之萎缩脱落,干枯的花序轴易在分枝处被风折断脱落;在病害发生严重时,整个穗轴及其果柄全部变褐坏死,花蕾或花几乎全部落光,严重影响产量;幼果被害,在表皮形成黑褐色、圆形斑点,但一般不深入果肉组织中,对果实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那么该如何防治呢?如果是新栽种葡萄的话就要从选种开始,选用产量高、市场效益好、抗病性强的品种。一般来讲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防治。一是清除菌源。 在防寒前,结合修剪,尽量剥除树干老皮,清扫枯枝落叶及杂草,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 待春季,葡萄出土后至萌芽前,可在结果枝上喷洒 石硫合剂,或混加 五氯酚钠,必要时可喷洒所有枝蔓,可对防治病害具有良好的效果。二是做好田间管理。葡萄抽穗到幼果期前的管理十分重要,要特别注意及时绑蔓,清除多余副梢,防止架面郁闭,保持通风透光,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节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尽量控制园内湿度。三是药剂防治。由于该病是葡萄生产前期发生的主要病害,只危害幼嫩穗轴、果梗和花冠。因此,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是从葡萄抽生出果穗到果实迅速膨大之前,全树喷洒3%多抗霉素水剂500倍液+50%腐霉利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联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另外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有效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


农家闫妞


大家好我是阿官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希望阿官的回答对您有用。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幼穗的分枝、穗轴变为褐色,并逐渐枯死,不久即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在花朵开放时,也可侵染花冠。天气潮湿时,在病部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一般很少向主穗轴扩展,发病后期,干枯的小穗轴易在分枝处被风折断脱落。

  幼果受害后在其表面形成圆形斑点,呈褐色,但病斑仅仅局限在果实表皮,不深入果肉,随着果实发育膨大,病斑扩大、开裂,呈疮痂状,影响果实外观。

  发生规律:

  葡萄穗轴褐枯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枝蔓表皮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在葡萄开花前7天至开花期为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病菌的侵染途径以分生孢子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幼穗穗轴表皮组织。

  病菌的侵入与果穗组织的老嫩程度有关,穗轴木质化程度越高发病率越低。

  开花期遇低温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蔓延,高湿是葡萄穗轴褐枯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地势低洼、浇水过多、偏施氮肥、通风透光不良、管理不善的果园以及老树、弱树发病重。当果粒达到黄豆粒大小时,病害则停止蔓延。

  主要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冬季修剪后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残枝、叶、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并把果园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清除干净,减少越冬菌源。

  科学合理水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重视有机肥与菌肥的施入,加强水分管理,避免大水漫灌。

  搞好果园通风透光、排涝降湿。适时摘心、摘须、整枝、控梢生长,使养分回流,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

  针对葡萄穗轴褐枯病,一定要注意“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一旦发病,感染病害部分的危害是无论如何都挽救不回来了。花序分离至开花前后是葡萄穗轴褐枯病入侵的主要时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

  常用的保护性防治药剂:嘧菌酯、唑醚·甲硫灵、唑醚.代森联、络合态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

  内吸治疗性药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甲硫·己唑醇、甲基硫菌灵等。但要注意三唑类药剂虽然防效好,但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浓度的掌握。




渔哥阿官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葡萄常见病害有:葡萄穗轴褐枯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日灼病等多种病害,为大家介绍葡萄穗轴褐枯病是如何防治的。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幼嫩的花蕾、穗轴或幼果,使其萎缩、干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40%以上。

高湿是葡萄穗轴褐枯病流行的主要原因。5月上旬至6月上中旬出现低温多雨天气有利于病菌侵染,开花期遇低温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蔓延。地势低洼、浇水过多、通风透光差、田间管理粗放、肥力不足和树势较弱的葡萄园发病较重。巨峰是易感病品种,新玫瑰、龙眼、玫瑰露等品种较抗病。当果粒长到黄豆大小时,病害停止侵染。

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及时清园。清除病枝、病果,集中销毁,减少越冬菌源。

  二是抹芽整梢。及时抹芽、摘心、修剪果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三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四是清理沟系。开辟一套沟系,降低雨天田间湿度。

  五是农药防治。葡萄芽萌动后,用石硫合剂重点对结果母枝喷施,消灭越冬菌源。葡萄叶片充分展开后,选用25.5% 异菌脲叶面喷施稀释800-1000倍液,或40%嘧霉百菌清叶面喷施稀释800-1500倍液,每亩用量60-100毫升,或40%嘧霉百菌清叶面喷施稀释800-1500倍液,每亩用量60-100毫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巍风哥


要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应选用抗病品种,并做好清园工作,消灭越冬菌源,并加强果园田间管理。在葡萄开花前后喷施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者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可以有效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